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徐长文:加拿大将欲扩大对亚洲地区的天然气出口 2019-07-12 20:07
    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及全球的能源危机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能源消费和进口最多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深感忧虑。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的能源生产及出口供应大国,也在谋划新的能源生产及出口战略,以便在未来的全球能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利益。
  • 傅莹:多边主义可以视为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 2019-07-11 19:45
    从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到成立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多边主义代表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外交层面的价值取向。而现如今,比选择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更为严峻的考验则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避免退回过去的阵营对立、集团隔离、零和游戏的状态。
  • 徐长文:美国与俄罗斯正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展开激烈争夺 2019-07-11 19:39
    目前,世界两大能源生产和出口国美国与俄罗斯,为垄断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展开激烈争夺。俄罗斯的能源战略非常明显:在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亚洲地区加大出口力度的同时,对页岩气产量持续增产和不断扩大能源出口的美国展开对抗。而美国为了增加LNG出口,要求各有关国家控制与俄合作,并将加大对“不听话”国家的制裁范围与力度。
  • 苏浩:东亚经济合作从“雁阵”变成“平轴” 2019-07-10 19:10
    目前东亚经济正从“雁阵模式”转向“平轴模式”,东亚各经济体间的各种产业要素,以东亚大陆为平台,通过闭合性内在流动而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将整个东亚整合为一个庞大的区域性经济体。在此过程中,地处东亚大陆而将东北亚和东南亚聚合在一起的中国发挥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最终推动整个东亚建成一个共生存共繁荣的经济共同体。
  • 朱启超:冷战时期美国是如何进行科技遏制的 2019-07-05 19:38
    尽管美国不同时期出口管制范围和力度有所变化,但在高新技术转让限制上却是越来越严。可以断言,中国将长期面对美国刻意施加的科技遏制压力。回顾美国科技遏制的历史,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抛弃幻想,加快提高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发展强大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 埃伯施塔特:人口因素与大国竞争 2019-07-05 19:26
    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目前美国有许多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有利的人口结构。然而,美国的实力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如果美国能够开始修复其人力资本基础,并为21世纪打造新的联盟,那么美国就能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继续巩固“美国治下的和平”。
  • 沈建光:G20后,中美关系走向何方 2019-07-03 19:11
    中美之间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在科技领域,均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广阔的市场亦对外资有着其他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与吸引力。对于中美关系,应警惕被当前鹰派把持的美国政府所左右,求同存异、争取在谈判中解决分歧并达成协议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倘若未来中美经贸谈判可以更进一步,中国亦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加大开放,则有助于化解分歧,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 庞中英:G20大阪峰会预示着全球经济治理将经历重大转变 2019-07-02 18:25
    G20大阪峰会预示全球经济治理将经历重大转变。目前尽管国际社会中的很多国家行动者和非国家行动者对全球治理的需求强烈。可在许多全球议题上,取得全球一致的国际协议和国际行动几乎不可能,但是,具有同样目标、价值、利益的行动者却可以结合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推动和支持全球治理。
  • 梁国勇:贸易战决定中美未来,两国需重寻平衡点 2019-07-02 18:21
    贸易战的爆发和升级意味着中美之间旧的均衡已经打破,而寻找新的平衡点并非易事。这里所说的平衡点,从短期看是贸易协定的平衡,从中期看是经贸关系的平衡,从长期看则是经济体系和国际地位的平衡。
  • 赵明昊:如何让美国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 2019-06-28 19:52
    提升美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的参与,既有助于体现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有助于分散其经济风险,增强其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为缓解中美经贸摩擦提供有益助力。第一,可向美国商界提供有关“一带一路”以及如何参与的高质量信息。第二,为中美企业在基建等领域的既有合作提供更大支持,用更多的合作成果吸引美国商业界的参与。第三,更好地发掘和利用美国企业在“软性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推动中美两国企业深化合作。第四,通过日、德等美盟国企业,调动美国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以多边合作方式减少美国企业的顾虑。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