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曹世功:尹锡悦访美之行投下“新冷战”阴影
发表时间:2023-05-05 17:36 来源:国际网
半岛安全困境加剧、地缘政治形势恶化,总根源是美国的霸权战略和基于冷战思维的霸道、霸凌主义;韩国现政权追求一己私利,误判形势,“一边倒”亲美从美,鲁莽追风“新冷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韩国这样做或许会得到一些甜头,但最终难免落入自噬的陷阱。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不可分割的伙伴。建交30年双方关系发展突飞猛进,既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也贡献于地区与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以史为鉴,两国应坚决反对和阻止“新冷战”逆流滋长、泛滥,真正维护半岛、东北亚与世界的正义、和平与繁荣。

4月30日,尹锡悦总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收场。韩国官宣宣称此访取得“拓展韩美世界同盟概念”“构建韩国型延伸遏制”“深化韩美日三方合作”等“重大成果”,渲染此访的“成功”。

与当局自夸相反,韩国进步政党、媒体和头脑冷静的专家学者普遍担忧尹锡悦访美可能“加剧半岛和地区紧张局势”并“危害韩国”。他们批评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停留在冷战时代”,尖锐指出美国试图将韩国纳入“新冷战”格局,而韩国则充当“新冷战推动者”。这些批评十分尖锐,切中要害。

尹锡悦美国之行高举“自由、民主”大旗,高喊“正义”“和平”“繁荣”口号,但事实表明,这次访问鲜有“正义”,结果也很难带来什么“和平”与“繁荣”。正如韩国舆论所指,它投下的是“新冷战”阴影。从这一视角观察,可以妥切解释尹锡悦政府的外交路线为何那么“偏执”、“鲁莽”和“冒险”。

一、基于意识形态对立的“价值外交”

推动韩美同盟升级是尹锡悦访美的核心课题。韩官方宣称,通过访问,实现了“同盟概念多边化”,即在既往军事安保同盟的基础上,大幅扩展同盟范畴,发展“尖端技术同盟”、“经济安全同盟”、“网络安全同盟”等,以此实现构建韩美“全球综合战略同盟”的目标。而居于这些同盟之上的是所谓韩美“价值观同盟”,也就是所谓以“自由、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和制度标签为基础的“神圣同盟”。

在尹锡悦及其政策参谋眼中,当今世界已出现“自由、民主”与“反自由、民主”两个阵营,韩国要坚定站在以美国为旗手的“自由、民主”阵营一边,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尹锡悦上台后,抛弃前任政府“不选边”政策,被称为韩国历来“最亲美”政权,其中固然有依靠美国获取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发挥“全球中枢国家”作用的需求和考虑,但深层次根源还在于对国际局势的基本判断。

尹锡悦的政策参谋认为,当前是“复合危机时代”,“新冷战”出现是其基本特征和趋势。正是出自“新冷战”的形势判断,尹锡悦为了韩国“国益”和执政利益,才做出了必须“选边”、抱紧美国的战略决策。“价值同盟”则是拉紧韩美纽带、拓展全方位合作的强力“粘合剂”和“推进器”。

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是冷战时代的“标配”,也是“新冷战”的一个重要表征。正是在这一点上,尹锡悦政府同“新冷战”结下了不解之缘。

尹锡悦访美过程中极力凸显韩美“共同价值”,“新冷战”的气味浓烈。尹宣称要同美国一道,“发挥捍卫、扩大世界自由的指南针作用”;誓言要同“威胁自由、民主的独裁、专制势力”进行斗争。尹攻击朝鲜“无视自由、实行独裁专制”,宣布要强化对朝“人权攻势”。除了点名朝鲜以外,尹锡悦所说的“独裁、专制势力”,当然还包括那些他未言明的国家。

尹锡悦上台后言必称、行必护韩美“共同价值”,竟然连被美国窃听都说成是“没有恶意”,生怕韩美“价值观同盟”受到损伤。访美前夕,尹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触怒俄罗斯,妄言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海问题是“国际问题”,公然宣称反对中国“以武力改变现状”,受到中方坚决反对和批驳。4月26日发表的韩美“联合声明”,强调“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调门虽有所放缓,但实质依然如故。“联合声明”还在南中国海领土主权问题上大放厥词。虽迫于压力未敢点名,但矛头所指不言自明。

尹锡悦的谬言妄行意在讨好美国以从中取利,但这还不算全部实质。尹的举动本身实际上就是有形的政治宣言,用以表明忠于韩美“价值同盟”的心迹,凸显韩国隶属于美国阵营的立场。

尹锡悦政府坚持“价值观同盟”理念,把自己划到了坚持“冷战思维”的美国一边,甘愿充当美国霸权的仆从,把帮助美国重拾冷战旧梦当成使命。这就不难理解,尹锡悦为何如此大胆和顽固,不惜冒损伤中韩关系政治基础的危险,在台海、南中国海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替美国站台和帮腔。

二、搞乱东亚、危害世界的“阵营对抗”

美国“印太战略”基本目标是遏制中国、维护其霸权地位,而其基本实施手段则是拉帮结伙的“同盟合作”,这是典型的冷战借尸还魂。

事实表明,尹锡悦政府试图在美国“印太战略”上凸显自己的积极角色。尹锡悦访美“联合声明”指出,为了“维护印太地区安全、繁荣”,两国要“强化在本地区相互合作”,并“在履行各自印太战略上加强合作”。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尹锡悦强调“为强化印太地区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将全面、多层次地扩大同主要伙伴国家的合作”。尹锡悦在韩美“联合声明”中还对美英澳加四方安全同盟(AUKUS)表明支持立场。国际观察认为,尹锡悦政府“实际上已经正式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

拼凑美日韩战略“铁三角”,是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美国处心积虑地推动韩日和解,根本目的就是要打造冷战时代未能实现的完整版“美日韩三角军事同盟”。尹锡悦恰恰在这一点上要帮美国大忙。

访美之前,尹锡悦罔顾历史正义,采用“第三方赔偿”的屈辱方式解决“强制征用悬案”,实现同日本拉近关系。拜登对尹锡悦的“勇气”大加赞赏。访问中,韩美继续强化共识、加紧协调,韩美“联合声明”指出,双方今后将继续“深化美日韩三方合作”。

韩国防长李钟燮表示韩国不会搞“韩美日军事同盟”,但事态发展却令人担忧。5月7日岸田将访问首尔,这表明韩日“穿梭外交”正式重启。与此同时,已中断的“韩日安全保障对话”以及韩日副部级“战略对话”也将相继恢复,双方还将新建“经济安全保障磋商机制”。尤其是,随着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复位,美日韩军事情报共享机制将全面加强;韩美日在应对朝鲜“核导弹威胁”名义下的三方海空联合军演,在原有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增强联动性。“美日韩三方合作”走向何方,不能不引起关注。

三、倒行逆施、加剧危机的“延伸遏制”

发表《华盛顿宣言》,构建“韩国型延伸遏制”,被称为尹锡悦访美的“最重要成果”。但是,冷战思维支配下产生的这一“成果”,带来的不是缓和、和平与稳定,而是紧张对立升级,甚至不排除冲突和战争。“韩国型延伸遏制”打着鲜明的“新冷战”印记。

首先,“延伸遏制”本身就是在冷战时代“遏制”概念延长线上产生的,它根本违背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正确原则,执意要搞“实力为基础的和平”,试图通过“压倒性”武力威慑,应对、压制朝鲜的“核导弹威胁”,迫使朝放弃核武装。

其次,“韩国型延伸遏制”的主要架构“核咨询小组(NCG)”是参照美国同北约之间的“核企划小组(NPG)”建立起来的。北约“核企划小组”建立于冷战时代的1966年,其基本使命是通过美国与盟国之间的“核共享”机制,遏制苏联的核威胁。如今,美韩以冷战时代的对苏核遏制机制为样板,如法炮制“韩国版”对朝核遏制机制,实质就是“遏制”这一冷战工具在新形势下的复活和延伸。

客观地看,由于美国不可能放松对核武的“最终决策权”,同时,美宣布不在韩国部署核武器以及韩国承诺放弃“自主拥核”,因此,韩美“核咨询小组”很难达到北约“核企划小组”的“核共享”水平。但是,美国的“核保护伞”承诺由口头变为书面,双方核运用磋商实体由无到有,这毕竟是一个重大变化。伴随而来的韩美核情报共享、围绕核武运用的磋商、企划以及应对核武的演习、训练,也意味着“韩国型延伸遏制”并非纯粹一纸空文。尹锡悦说,韩美“以常规武器为基础的相互防御条约”,“已经升级为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相互防御条约”。韩国防长李钟燮则进一步发挥,将《华盛顿宣言》称作“第二个韩美相互防御协定”。虽然相当夸张,但所透露出的意涵值得注意。

再次,“韩国型延伸遏制”有关加强在半岛部署美国战略资产的方案,更是试图复制冷战的集中体现。一是美国决定向半岛派遣战略核潜艇,明显提高了向半岛出动战略资产的等级。冷战时代,1976年至1981年期间,美国的核潜艇先后35次进入韩国港口,极力显示其“遏制能力”。此次美国决定派战略核潜艇重入半岛是40年来的首次,迈出了回归冷战的危险一步。二是向半岛投入战略资产的方式由不定期“随机部署”,改变为延长时限的“机动部署”,进一步逼近冷战时代的“长期部署”。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今后随着形势变化,美国会不会以应对危机升级为借口,恢复在半岛部署核武?这是由美国战略利益和判断决定的问题,谁也不能打保票。

“韩国型延伸遏制”打破半岛和东北亚战略平衡,严重威胁半岛无核化和地区安全,结果对韩国也绝非福音。

美国战略核潜艇对韩国“定期机动访问”,虽然形式上有别于“长期固定部署”,但将核武器搬入韩国行使对“核袭击”进行反制、报复的使命,在基本性质上显然属于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美韩一方面要求朝鲜“弃核”,另一方面又向半岛派遣核武,这种“双标”做法不能不严重损伤其无核化主张的道义基础,危及半岛无核化的前途。

同时,美韩的倒行逆施必然刺激朝鲜,加重其安全忧虑,深化朝对美韩“敌视政策本质”和“反朝战争策动危险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其不信任和敌忾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重启对话的障碍将大大升高,半岛无核化目标只会渐行渐远。朝方指出,新的安全形势为朝鲜提供了“采取更有决定性应对措施的环境”。无人不晓,“更有决定性的应对措施”就是指不断增强“核遏制力”。

普遍担忧韩美《华盛顿宣言》将把半岛和地区形势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韩美违背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对朝实行“压倒性遏制”;朝鲜为确保“绝对安全”,针锋相对实行“以超强硬对强硬”方针,将继续大力培育、积蓄“压倒性反制力量”,这就有可能蹭出冲突以至战争的火花。

须特别引起注意的是,美国对韩“核保护伞”升级,将半岛军事对抗进一步推升到了“核对抗”的层次。当然,由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韩美和朝鲜谁都不会轻率启动核按钮,核武一般不会轻易偏离“威慑”的属性。但谁都无法断言核武器百分之百不会付诸应用。朝鲜规定在美韩发起“斩首行动”、朝核心战略设施遭到攻击等几种情况下将果断实施核“先制打击”。这也就是朝所说的“核遏制力的第二项任务”。朝最近宣布,今后“要做好完善准备”,完成这一任务。拜登则扬言,在朝发动核袭击情况下,将“终结朝鲜政权”。可以肯定,在“核对抗”的大背景下,半岛紧张对立必然会“水涨船高”式地升级。

总之,半岛安全困境加剧、地缘政治形势恶化,总根源是美国的霸权战略和基于冷战思维的霸道、霸凌主义;韩国现政权追求一己私利,误判形势,“一边倒”亲美从美,鲁莽追风“新冷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韩国为美国火中取栗或许会得到一些甜头,但最终难免惹火烧身,落入自噬的陷阱。韩美国际地位和战略利益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是要利用韩国服务于自己的战略棋局,不可能牺牲自身利益去帮助、成全韩国。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新冷战”,搞集团对抗,把自己彻底绑在美国身上,不符合韩国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如不及时醒悟,最终难免引火烧身和吃大亏。

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不可分割的伙伴。建交30年双方关系发展突飞猛进,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贡献于地区与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冷战坚冰消融,为中韩建交和关系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以史为鉴,两国应当以历史的睿智、高度负责和担当,坚决反对和阻止“新冷战”逆流滋长、泛滥,真正维护半岛、东北亚与世界的正义、和平与繁荣。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