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郑永年:中国如何给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发表时间:2023-04-04 20:05 来源:国际网
“开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开放就很难发展。只有自己一个国家发展起来,其他国家发展不起来不能叫普惠。所以,要用开放来解决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动力和安全,这两者就是中国为区域和国际秩序提供的最大和最核心的公共产品。亚洲经济是有韧性的,新冠疫情三年,亚洲内部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基本上没受什么大的影响。只要亚洲国家不发生像现在欧洲那样的战争冲突,前景无限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者互相关联。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没有安全,哪有发展?没有发展,哪有安全?另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更加重要。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实际上是互学互鉴的结果,这也是我们中国所提倡的。

导读

3月28日至3月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行。本次年会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契合当前形势和各方关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变局中,人们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来推动世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3月31日,郑永年教授与IPP外交团队就博鳌论坛主题进行了对话,探讨了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发挥的作用。

1.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在议题设置上,聚焦“发展与普惠”“治理与安全”“区域与全球”“当下与未来”四大议题。您认为中国在这四大议题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具备哪些优势?

郑永年:现在不仅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个经济体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发展遭遇瓶颈之后,对各国来说,“开放”依然最重要。历史地看,“开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开放就很难发展。

很多年来,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开始,因为经济不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盛行。现在西方把这种现象叫做“经济民粹主义”。此前40年的“超级全球化”尽管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国内的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平,社会越来越分化,中产阶级萎缩,所以导致大家都想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在世界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怎么办?亚洲怎么办?整个世界怎么办?

“开放”是对特朗普以来美西方一些国家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民粹主义的一个有效回答。多数国家都面临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分化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说关起门来就能解决,而是要在真正开放的状态下解决。

我们强调的“发展与普惠”“治理与安全”“区域与全球”“当下与未来”,这些主题和都我们一直提倡的“包容性多边主义”有关。只有自己一个国家发展起来,其他国家发展不起来不能叫普惠。亚洲这个平台是向世界各个国家开放的,博鳌论坛本来是开放给亚洲国家的,但是现在也对欧美开放。博鳌论坛本身就是开放中国的一个象征,开放亚洲的象征。

我们现在面临挑战,如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正如李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所强调的,中国自己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博鳌论坛本来就是开放的一个结果,用开放来解决世界所面临的信心问题。

2.请您简要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

郑永年:中国的角色很重要,现在各个国际组织都在调高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评估,因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欧美今年即使没有出现大的经济萧条,也很难去对世界经济起到引领作用。

中国的引领作用变得很重要,中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可能达到30%。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开放本身早已经就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公共品。

除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我们还要避免冲突和战争。亚洲不能生战生乱。现在美国和一些国家挑衅我们的亚洲秩序,面对外来力量,我们亚洲国家之间如何团结呢?避免卷入冲突,发生战争,我们今年还是面临很多的挑战。

3.当前世界发展面临通胀、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冲突和全球贸易等问题。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用“喜忧参半的格局”来形容当前世界的不确定性。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也认为,世界变乱交织,发展与安全两大赤字更加凸显。您认为在稳定世界秩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提供更多信心方面,中国能做什么?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怎样为世界提供更多好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郑永年:发展与安全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概念,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证。今天,世界的发展与安全两个都出现了问题。中国当然面临一些挑战,亚洲也面临一些挑战,但主要还是现在的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展出了问题。因为西方一直是发达经济体,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内发展出现了问题,欧洲国内的发展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反映到国际层面,演变成国际问题。

很显然,有两个因素造成了今天的发展和安全赤字。第一个因素就是美国。比起欧美,我们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因为我们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是在开放状态下发展起来的,所以美国和西方的发展问题也对我们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美国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带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地缘政治问题又演变成安全问题。当然,对亚洲来说,安全问题还没有像欧洲那样爆发出来,其中,中国在稳定亚洲局势方面扮演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动力和安全,这两者就是中国为区域和国际秩序提供的最大和最核心的公共产品。二十大提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表明我们现在要用制度来保证开放,也就是用制度来保证中国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品。从维护区域和全球秩序的角度来看,大国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品,中国就是这样。我们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金砖银行等都是好的公共品。

4.亚洲博鳌论坛3月28日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3年度报告预测,亚洲经济体2023年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5%,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由此可见,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您看来,未来亚洲经济的动力核心在哪里?亚洲经济的优势在哪里?更进一步说,亚洲是否可以或者应该如何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郑永年:第一点当然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曾经是欧洲的增长动力,也在当代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发展动力。

第二点是融合,体现在自由贸易和共同市场的建设,亚洲国家之间互相开放。比如,中国提倡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东盟提倡区域内共同市场的建设,还有东北亚的自由贸易区等。

第三点是劳动力红利。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力红利很大,印度和东盟国家的劳动力红利也还很大,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才。

第四点是亚洲的消费市场和中产阶级。亚洲国家的中产阶级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第五点还有基础设施投资,中国投资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这些都是在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建设。

比起其他地区,亚洲国家这几块的动力都很强大。只要亚洲国家之间不发生像现在欧洲那样的战争冲突,我们可以说是前景无限好。

要看到亚洲的韧性和经济能力。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在快速崛起,东盟的中产阶级也在崛起。亚洲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亚洲现在可以说是在整体崛起。不仅是大国的经济在崛起,像越南这样的中等国家的经济也在崛起。

亚洲经济是有韧性的,新冠疫情三年,亚洲内部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基本上没受什么大的影响。亚洲的经济能力、消费能力、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都在那里。亚洲还有开放精神。亚洲经济体拥有开放的能力和意志。在亚洲,中国在讲开放,印度在讲开放,东盟最想开放,没有几个国家说我们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这些都是我们亚洲继续崛起的条件。

5.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当双边和区域性问题难免发生时,确保经贸关系的正常化至关重要。在维持稳定可行的双边关系方面,中国应该如何加强与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在国家间竞争越来越剧烈、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如何确保亚洲和世界之间的经贸往来还能正常和有序进行?

郑永年:李显龙主要提了三点:对于亚洲国家,第一个方面就要加强跟中国的经济关系,第二个方面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加强亚洲和区域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新加坡自身的国家经验来说,经济的核心概念是“开放”,向中国开放,向其他亚洲国家开放,向欧美和印度开放,开放是新加坡的特点。

在这个时间点,坚持开放很重要。我觉得不仅仅要有稳定的双边关系,还要强调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双边的开放还是要以多边的开放为基础,经贸往往都是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只是多边关系的一部分。如果光是强调双边关系,比如美国跟新加坡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其他双边关系,那就会导致一个国家依附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小国要极力避免的,整个东南亚都在努力避免这样的情况。

东盟是一个开放平台,向中国开放,向美国开放,向印度开放,它绝对不会被另外一个经济体所主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对新加坡和东盟国家来说,维护跟中国的关系,跟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跟域外国家的关系,都很重要。

对开放型的经济体来说,外贸非常重要,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包括我们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开放的经济体,都是通过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经济困难的时候,仍然要保持继续开放。

经济合作是一个系统,传统的自由贸易概念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需要了。中国现在跟东盟开始了自由贸易3.0版谈判。不过,事实上,3.0版这个概念已经不够用了,我们现在要提出“共同市场”的概念。世界的进一步全球化,就是推动世界的一体化,所以我们对任何开放的政策都欢迎。东盟向我们开放、向美国和欧洲开放,这是有效推动全球化的一个抓手。

6.李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您怎么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国际新秩序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外交思想内涵对于世界的积极意义?

郑永年:“开放”对我们自己有利,对其他国家也有利。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包括最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倡议是互相关联的。

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没有安全,哪有发展?没有发展,哪有安全?对任何国家来说,发展是最大的安全,大家都要发展。对区域和国家来说,不发展是不安全的,但是发展不见得一定会带来安全,因为收入差异和社会不公平经常引发民粹主义的崛起。

所以,安全和发展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国内层面,一个是国际层面。从国内看,既要发展,又要有有效政府,能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国家才会安全。从国际层面,在开放状态下,要保证共同的发展。共同发展是人类命运体的一部分,这本身有它内在的经济逻辑在这里面,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另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更加重要。现在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还有我们东方文明,好像进入了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的阶段。我们现在为什么提出文明倡议呢?文明倡议就是文明对话、文明交流和互学互鉴。西方近代文明的崛起实际上也是互学互鉴的结果,它并不是简单的古希腊文明的复兴。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把古希腊文明的价值找出来,从阿拉伯文明里面把科学以及数学找出来,把世俗精神和理性主义从东方文明里找出来。

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实际上是互学互鉴的结果,这也是我们中国所提倡的。我们为什么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西方通过互学互鉴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西方文明。但近代西方强大了,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适者生存”来论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先进”,我们要做这样的文明吗?

我们中华文明复兴是追求和平发展的,我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说东方文明要取代西方文明,而是我们不想走西方文明所走过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道路。

我们的现代化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现代化,而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对外我们要追求和平发展,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避免西方文明以前的扩张过程中对其他非西方文明所造成的损害和毁灭性的结果。

我们中国是世俗文明,世俗文明的本质就是开放包容,这是世界所需要的。中国的“包容性多边主义”现在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同。在中国文明崛起和复兴的过程中,不仅中国让自己本身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整个世界都要变得更加开放包容。

7.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先生提出,后疫情时代应巩固“一带一路”合作势头。亚洲和世界各国应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携手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正义,全面提高生活水平。“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正是团结合作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在推动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包容发展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中国还能在推进国际合作上做出哪些努力,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受惠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已经有一百几十个国家加入了,它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公共品。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现代化,这和西方以前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本质区别。

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主要是帮助当地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就发展不起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把好的发展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们现在在非洲和亚洲修公路、高铁、海港、航空港、医院、学校和体育馆,这些设施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也希望这些国家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当地国家的支付能力,有一些交换,但这不是西方污蔑中国的“新帝国主义”。

我们要有信心,当地国家欢迎我们,那“一带一路”就是可持续的。我们还是要有积极性。现在经过很多年的努力,中老铁路和中欧班列都是成果,这些都是我们向世界各个国家提供的优质的国际公共品。

(文章转自公众号“IPP评论”)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