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王文:2023年,大国博弈“持久战”继续深化
发表时间:2023-01-12 18:40 来源:国际网
2023年,从世界政治的角度看,非西方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迹象呈现群体性崛起。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各国发展“去西方化”的速度正加速推进。从全球观念的角度看,西方理念遭到全球批判而呈现“去神话化”进程。2023年对中国而言,面临的大国兴衰“持久战”仍在拉锯中,需提防三方面的斗争形势:一是政治安全领域对中国的“诱战”、“骗战”陷阱。二是经济金融领域对中国的“压制”、“衰败”阴招。三是思想观念领域对中国的“渗透”、“歪曲”企图。2023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的有效发展经验与对外交往传统应继续坚持。第一,继续聚焦发展。第二,继续敢于与试图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敌对势力做斗争。第三,继续扩大开放,弥合国际裂化。

2023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过去10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变革,经历激烈的大国博弈进程,越来越具有战略定力与政策耐心。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这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洞察21世纪第3个十年提供了新的长时段视角。百年变局正在持续演进,大国博弈“持久战”正在深化,持续保持战略定力与政策耐心对中国来说变得尤其重要。

百年变局持续演进

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只是宏大叙事与国力兴衰层面上的东升西降,更是嵌入世界政治、国际经济与全球观念等各个领域而产生20世纪初甚至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之深刻变化。2022年的诸多事件,深刻印证了百年变局的持续演进,而2023年世界局势将巩固这一不可逆的百年变局大势。

第一,从世界政治的角度看,非西方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迹象呈现出群体性崛起的独立自主之势头。

俄罗斯以激进的军事方式试图打破美国霸权主导下的二战后国际秩序,在顶住西方上万次制裁之后,加速推进俄罗斯“东向”政策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整合;2022年底左翼领导人卢拉重新赢得巴西总统大选,继墨西哥、阿根廷、秘鲁、智利、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左翼政府执政之后,占据拉美地区人口80%以上的国家近年来先后“左转”,均主张与美国保持距离,推动拉美独立自主与一体化进程。

东盟国家在2022年底先后成功举办东盟峰会、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中美两国保持同等距离,通过区域团结与经济活力不断强化长期追求的“中心地位”;印度则怀揣大国梦,不断寻找东西方的平衡点,经受住西方拉拢其联合制裁俄罗斯的诱惑,又与中俄保持相对合作的独立外交政策,更是在2022年底连续接棒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G20轮值主席国,面临全球大国影响力提升的巨大机遇。

2022年中亚国家则不断夯实元首协商机制,签署了《21世纪中亚发展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持谨慎的中立立场,与俄罗斯、美欧等国均保持等距离,标志着中亚国家区域一体化合作将迈入新阶段;伊朗、土耳其这两个中东区域强国,也借2022年俄乌冲突局势进行纵横捭阖,全面提升本国的全球影响力。

阿拉伯世界22个国家群体在21世纪前二十年经历了美式反恐战争和“阿拉伯之春”之磨难后,开始痛定思痛,着眼于独立自主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战略转型,沙特和卡塔尔等国“2030愿景”、伊拉克“2035规划”、科威特“2035愿景”、阿曼“2040愿景”、阿联酋“2050愿景”等战略规划都在拉升阿拉伯世界的未来走势。

2022年底卡塔尔世界杯、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更是将阿拉伯世界的全球影响力抬升上了空前的高度;2022年非盟成立二十周年,“联合自强,自主发展”的发展战略更加坚定;中国则圆满召开党的二十大,成功开启新的百年征程,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扎实前行。

由此可见,无论从区域经济的整合到全球影响力的提升,还是从本国独立外交到未来发展的预期,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像21世纪第三个十年初始阶段这样,非西方的世界呈现出如此蓬勃发展的生机与自主成长的活力。非西方国家的这些新迹象,未必都以对抗、冲突或制衡的方式来应对西方霸权的惯性,却都以摆脱西方控制为基点、以本国利益为战略中心、以各国政治觉醒为依托、以国际政治民主化与各国相互尊重为主要诉求而展开。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政治对等结构日趋强化,正在成为21世纪第3个十年世界政治的重要特征。

第二,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各国发展步伐“去西方化”的速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持续推进。

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使各国经济增长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百年来首次丧失应对重大国际危机的全球领导权,且自身抗疫、种族矛盾、经济复苏、政治秩序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国际组织、智库普遍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欧洲占全球经济比重降至百年来的新低,欧元汇率也创新低。

2020年,继此前工业总产值、货物贸易总量成为世界第一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有史以来首次失去领衔投资全球化的“桂冠”位置。中国吸引外资近年来也频频超过西方各国,正前所未有地呈现出最具有国际资金吸引力的国家优势。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作为历史上首个非欧美国家参与及主导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形成,折射了西方对国际自由贸易垄断权的丧失。继东盟、拉美经济一体化之后,非洲、中东、中亚经济整合势头也逐渐兴盛。

2022年底非洲开发银行、非盟等机构联合发布《非洲工业化指数》报告显示,37个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过去11年间取得积极进展,非洲大陆自贸区的进程进一步提速。2022年,中亚五国签署《中亚国家在多边形势下互动的构想》《中亚“绿色议程”区域方案》《2022—2024年区域合作发展路线图》,展现了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强烈意愿。2022年底举行的第31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也声明承诺,努力实现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以全面激活大阿拉伯自贸区,为成立阿拉伯关税同盟做准备。区域经济的“去西方化”,伴随着全球贸易“去美元化”、科技“去美国化”。

2022年二季度,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份额占比为59.53%,远不及2001年时的72.7%,降至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智能科技、量子计算、大数据、5G等,欧美国家也失去了绝对的垄断权。

由此可见,随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作为国际经济火车头的动力消逝,欧美国家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世界各国在发展道路、经济政策的“去西方化”,源于各国对西方领衔全球化并没有带给世界繁荣的历史困境的反思,更源于欧美国家频繁爆发经济危机、加降利率外溢、对外实施制裁、跨国科技禁运等负面效应逼迫各国经济政策加紧本土化。西方不再是各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更不再是世界发展的唯一中心区。

第三,从全球观念的角度看,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理念遭到全球批判而呈现前所未有的“去神话化”进程。

以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社会自由化为核心逻辑的西方话语起源于近代资产阶段革命时期,主导着世界主流思潮200多年之久。但随着美国国力的相对衰落以及21世纪以来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国际金融危机、“阿拉伯之春”、叙利亚难民危机、特朗普执政、俄乌冲突等诸多事件的冲击下,“美国例外主义论”“民主优越论”的神话显然已被打破。

剑桥大学《2020年全球民主满意度报告》经过长达50年、150多国、近400万人的追踪民调显示,全球民主正处于一种“萎靡不振的状态”。百余国对西方民主的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全球范围内达到空前高度。美国自诩“世界民主灯塔”的形象,遭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批评。

相比之下,“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政治话语。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成为全球共识,175国签署《巴黎协定》承诺全球气候共同行动,非洲《2063年议程》号召“在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命运基础上合力建设繁荣团结的非洲”,还有《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拉丁美洲2040年远景规划》等都在印证,发展是世界各国战略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近10年来也获得了空前成功。各国都认识到,是发展,而不是西方式民主、自由、人权,才是当下最紧迫的事宜。没有发展,任何政治愿景都将是空谈。无疑,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人类近现代化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觉醒。教条化私有制、简单化选举制、机械化减少政府干预、片面化提倡金融自由化的“华盛顿共识”面临着重构甚至崩溃的困境。

综上所述,百年变局的大幕持续拉开。世界各地发生诸多或激烈、或残酷、或积极的重要事件,都能在国际政治、经济、观念层面持续演进的重大变局中获得投射。透过这些不断深化的百年变局,或许可以推测世界可预见性的未来。

百年变局下的大国兴衰“持久战”出现拉锯状态

从现状看,百年变局并不会短期内完结,相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百年变局会阶段性地呈现出波折反复的现象。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再次印证,尽管“东升西降”、“非西方世界的群体性崛起”、“去西方化”、“民主去神话化”的长期总趋势不会变,但这一进程并不总是线性的,政治安全、经济金融、思想观念等三大领域的激烈斗争可能会在2023年表现得更突出,大国兴衰的“持久战”将出现拉锯状态。

客观地讲,西方国家经济、社会与媒体仍有较强的实力,相较于非西方世界的优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存在,对长达数百年的西方霸权之势的护持也还会长期存在,百年变局持续演进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激烈政治军事博弈、残酷经济金融竞争、胶着思想观念争辩会愈发明显。在这方面,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之间的互动尤其值得关注。

事实上,近年来,美国多家智库在对华战略竞争的研究中,已充分关注到“持久战”逻辑。像兰德公司、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等智库从国防能力支撑、全球战略资源配置能力的角度研究与中国的长期竞争,美国少壮派学者、前白宫官员杜如松则在2021年新著《持久战:中国取代美国主导秩序的大战略》一书中全面梳理与概括中国所谓的“长期的逐渐取代美国领导地位与全球影响力的战略”并提出美国的应对方案。

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对中国而言,2023年面临的大国兴衰“持久战”仍在拉锯中,需要提防以下三个方面的斗争形势:

一是政治安全领域对中国的“诱战”、“骗战”陷阱。

拜登执政两年后,美国推出的印太战略日益成形。2023年,试图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印太效应,无疑会成为干扰东亚、南亚甚至非洲、拉美发展的新变量。美国对其他大陆采取“离岸平衡”的策略仍会继续发挥作用,导致俄乌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了结,进而形成对国际经济复苏、各国自主发展的长期影响。

更令人警惕的是,种种智库报告与媒体报道显示,美国在2022年已尝到在俄乌冲突既满足本国军工复合体、能源出口商的重大利益,还能形成“以乌制俄”“以俄压欧”新战略平衡格局的甜头。2023年,一些美国阴谋家想利用“美印日澳四国机制”、“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等盟友体系,企图在西太平洋领域再次挑动一场类似“乌克兰危机”式冲突。

要知道,拜登政府是历届美国政府对台出售武器最多、纵容美国官员访问台湾最多的一届政府。这导致在台湾海峡、南海区域存在着与自身发展预设轨迹很不相称的潜在军事冲突阴霾。

二是经济金融领域对中国的“压制”、“衰败”阴招。

受疫情影响及诸多综合考量,中国经济2022年增量40多年来首次低于美国经济增量。这不是经济实力与增长潜力的真实表现,却诱发了2022年一些美国学者所谓“美国经济反超甩开中国”、“中国增长已达到顶峰”甚至“中国经济开始衰败”等歪论,试图误导国际市场投资与经贸预期,打压中国经济复苏前景。

更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联合盟友对华实现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禁运,推行“印太经济框架”试图重塑在全球产业链,不断推出《无限前沿法案》《芯片法案》《美国竞争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诸多措施刺激制造业回流美国,还通过激进加息、对华制裁等方式压制中国经济增长,试图延长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发展从不以赶超美国为目的,希望与美国保持互利共赢,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以及其一系列对华经济金融科技打压政策,导致中美经济总量排名竞争进入了易位前夕的白热化阶段。

三是思想观念领域对中国的“渗透”、“歪曲”企图。

对美国而言,综合国力第一的全球地位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加之美国科技创新实力仍领先于世界,好莱坞电影持续构筑“美国英雄拯救世界”的印象,还有美国富人慈善捐赠的机制、美国大学的人才吸引力,以及纳斯达克等美国资本市场红利扩散,都会在科技、社会、教育、金融等多个方面延迟西方霸权“大坝决堤”的最后时限,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会成为世界上一些人前赴后继成为美国拥趸的怂恿力量。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美国希望重塑国家形象、重拾民主自由价值在全球影响力的行为会持续推进。

2023年奥密克戎病毒的泛化冲击与经济复苏的艰难,容易动摇一部分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也会助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进度。可以想象,2023年,逐渐放开后的中国,各种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加频繁,跨国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将更加深刻复杂,围绕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较量会更加凸显。

一些错误言论和观点不时出现,变得更为隐蔽、活跃和复杂。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打赢中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变得更为紧迫。

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力

除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10年节点,2023年还是改革开放的45周年。45年来,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敢于善于斗争,在改善全球治理与推动世界发展的同时,捍卫了本国的核心利益,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45年来有效发展经验与对外交往传统,在同样高度不确定性的2023年应继续坚持下去。

第一,继续聚焦发展,以全力做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来化解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冲击。2023年全国工作任务的重心肯定是恢复经济。围绕2022年因疫情造成的、仍然很大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3年必须形成“几家抬”格局,形成财政、货币、金融、产业、工商、就业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的合力,尤其是按照2022年底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及此前发布的各项重磅文件所要求的,聚焦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后疫情时代,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任何外部动荡与干扰都不能逆转百年变局下中国崛起步伐。

第二,继续敢于善于与试图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敌对势力坚决做斗争。2023年百年变局“拉锯”,国际形势仍会相当严峻。面对试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的外部力量,尤其是那些企图搞分裂、搞破坏的势力,中国应坚决与其做斗争,毫不手软,打击到底。与此同时,对那些试图激怒中国、借以反向团结自身社会日益分裂的意图,中国则应该更善于精准分化政客与民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党派之间、群体之间关注利益的差异,进而通过斗争中求合作、在斗争中化解矛盾,既稳住对我有利的良好国际环境基本盘不被颠覆,还要最大范围内获得持续推动百年变局深化的主动权。

第三,继续扩大开放,弥合国际裂化,争取中间地带,持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阻止大国争斗与区域冲突继续恶化,发挥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作用,将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工作。中国具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国际身份,可扮演缓和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地区安全问题的协调方,强化与各个区域性、集体崛起力量的双边合作,利用各类多边平台,传播中国主张与有效方案,争取亚非拉国家的尽可能多的支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贡献力量,瓦解一些西方势力试图掀起新冷战的意图。在这方面,中国2023年的对外任务仍是相当艰巨的。

总之,百年变局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百年变局不易,大国博弈“持久战”艰辛,中国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定能成功获得百年变局的主动,圆满完成新的百年征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前线》期刊2023年第一期,原稿在2023年1月1日网络发表于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