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正文
马晓霖:岛国意外“变天”:马尔代夫大选无妨双边及中印关系
发表时间:2018-09-27 17:14 来源:国际网
西方媒体想当然地认为,随着“亲华派”亚明总统下岗和反对派执政,马尔代夫的国家政策特别是外交战略会出现明显变化,甚至认为会发生逆转而重拾“印度优先”传统政策。这种判断堪称刻舟求剑,用历史眼光判断今天的马尔代夫,也带有某种零和思维和非此即彼的逻辑,将马尔代夫视为只能一边倒的他国附庸,忽略了这个岛国对国家主权和外交独立的珍视。

9月24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总统大选结果初步揭晓,反对党候选人易卜拉欣﹒萨利赫赢得选举,现任总统阿卜杜拉﹒亚明已承认败选。一个人口只有40万,国土面积不足300平方公里的岛国,依据宪法实现权力轮替,原本是这个亚洲“最小国家”的内政,然而,由于其政坛矛盾复杂,地理位置特殊,地缘关系微妙而引人注目。部分西方媒体武断地预判称,马尔代夫意外“变天”将颠覆既定国策,重构与周边大国特别是中印关系格局,甚至对“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进程推进投下阴影。这种分析和预判有点一厢情愿,换帅后的马尔代夫国策应该不会出现重大回摆,中印关系也没有那么脆弱多变,一带一路进程更不会弱不禁风,马中关系依然会继续良性发展。

大选典范:胜选者赢得顺利,败选者输得体面

据新华社报道,马尔代夫选举委员会24日表示,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反对派马尔代夫民主党候选人萨利赫已赢得总统选举。该机构新闻发言人阿克拉姆对新华社称,总统选举投票23日晚结束,接近尾声的统计结果显示萨利赫赢得选举,但是正式结果将于本月30日前公布。此外,马尔代夫外交部也发布了类似的选情通报。

阿克拉姆感谢各方为此次选举营造了“自由和公平的环境”,并称此次选举是近年来本国“最和平、最公正”的选举。马尔代夫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4日早上8时,选票统计已完成95%。萨利赫赢得超过半数的125175张选票,亚明赢得89711张。

外号“易卜”的萨利赫24日在选举后的首次媒体发布会上,称已赢得大选并敦促亚明平稳移交权力。他说,“这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也是充满希望和历史性的时刻”,他将努力促进国民团结告别既往艰难岁月。亚明也随后承认败选,称“人民选择了萨利赫”并对其表示祝贺。

至此,这轮总统选举以没有争议的过程与结果画上了圆满句号,不仅萨利赫以大比分赢得轻松,亚明也输得体面,显示了成熟政治家的气度和胸怀。在充满“民主乱象”的第三世界,如此风和日丽的大选并不多见,尤其对于普选政治历史仅有10年且政局几度动荡的马尔代夫而言,反对派候选人顺利胜出并获得执政党领袖认可,实在难能可贵。

亚明是资深总统加尧姆的同父异母兄弟,参与创建马尔代夫进步党担任议会少数派领袖。执政5年期间,西方指责其压制民主,拘捕异己人士,钳制反对派言论,2016年英联邦为此威胁冻结马尔代夫成员资格后,亚明政府宣布退出英联邦。西方主流舆论视亚明政府为异类,认为其2013年执政的合法性存在瑕疵,这次大选也难言公平、公正和透明角逐,暗示亚明及其执政党会利用行政资源操纵选举维持执政地位不倒。来自欧盟、联合国的大多数选举监督机构都拒绝亚明政府的观察和监督邀请,担心成为一场不合格选举的道具。事实却证明,马尔代夫的宪政制度和选民政治虽然历史短暂和不乏波折,但进步明显,经得起外界质疑和挑剔。

2007年马尔代夫通过全民公决批准新宪法,规定继续实行总统议会制,并前所未有地约束总统权力。尽管赋予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的“三位一体”大权,并可以任命内阁部长,但是,总统任期不能超过两届,而且所有议员都需经过选举产生而非由总统指定,总统任命的阁员也要通过议会批准。新宪法还将过去总统把持的最高司法权剥离,成立独立的最高法院。这次修宪是马尔代夫当代政治生活的里程碑,确立了多党政治、全民普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2008年8月,马尔代夫依据新宪法举行首次普选,穆罕默德﹒纳希德当选首任民选总统,开创该国民主政治新记录。3年半后,纳希德与最高法院矛盾激化,引发社会不满和民众抗议,最终导致军队和警察联手接管政权,纳希德被迫辞职提前结束任期。2013年3月,马尔代夫举行修宪后的第二次选举,亚明当选总统,军方还权于民选政府。此后,纳希德被清算旧账而获刑入狱并于一年后获得保释,新任副总统也因卷入针对亚明的未遂暗杀而被捕并遭议会罢免。此外,亚明政府与高法也一度紧张对峙,并于今年2月宣布在全国实施为期半个月的紧急状态。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交通咽喉要地,是太平洋出马六甲海峡后通往西南亚、非洲和欧洲的必经之地。历史上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地理位置重要,与中国的历史渊源颇深。但是,自从印度独立后“近水楼台先得月”,将马尔代夫逐步纳入势力范围,成为推行“印度洋门罗主义”政策的重要棋子。尽管马中1972年就已建交,但是,马尔代夫政府长期倚重印度,特别是被称为“马尔代夫强人”的前总统加尧姆长达30年的执政基本仰仗印度撑腰,甚至当1988年国内发生危机时邀请印度出兵干预。

马尔代夫实现民主化以后,“印度优先”的外交政策得以延续,直到纳希德任期过半才有所调整,逐步采取大国平衡并向中国有所倾斜。亚明执政后,基于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迅速增长,马尔代夫逐步密切对华关系,积极吸引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投资推动本国发展,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由此,亚明及其执政党、政府被反对派、印度和西方媒体贴上“亲华”标签。纳希德本人曾公开指责中国“买下了马尔代夫”,称该国80%的债务来自中国,规模高达GDP的20%。

亚明下岗:马中关系不会变,印中关系不会乱

西方媒体想当然地认为,随着“亲华派”亚明总统下岗和反对派执政,马尔代夫的国家政策特别是外交战略会出现明显变化,甚至认为会发生逆转而重拾“印度优先”传统政策。这种判断堪称刻舟求剑,用历史眼光判断今天的马尔代夫,也带有某种零和思维和非此即彼的逻辑,将马尔代夫视为只能一边倒的他国附庸,忽略了这个岛国对国家主权和外交独立的珍视。

上述预期也非常过时地定位中印关系,或者单相思地期盼中印争夺印度洋而迫使马尔代夫选边站队。殊不知,自去年洞朗危机以后,中印都迅速调整对彼此的战略审视,也重新在相互定位和逐步走近。尤其是经过厦门金砖峰会、武汉中印峰会和青岛上合峰会之后,中印已形成有效管控边境争端而注重合作发展、互惠互利的高层共识,并依托多种机制和平台改善、拓展和深化双边战略伙伴关系。

去年至今,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聒噪“印太战略”而试图扩大围堵中国的海上跨洋岛链所不同的是,印度坚持独立和不结盟政策,坚持在大国间平行交往并保持中立,淡化“印太战略”的军事和同盟色彩而强调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合作,明确拒绝充当美国及其亚太盟友遏制中国的伙伴。这都表明,印度固然非常重视对马尔代夫的影响力,但也不至于利用其政权更替离间比较热络的马中关系。

作为独立主权国家,马尔代夫近年已逐步形成相对清晰、透明和稳定的国家外交框架和战略思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不会在中印间来回摇摆,而是两边下注两头交好,分享中印两国崛起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红利。因此,不必担心萨利赫时代的马中关系会出现倒退,更不必担心中印因马尔代夫政局变化而改变加强战略互信和合作的总体趋势。

当然,马尔代夫政权变更后,对双方参与的一带一路项目会不会做出调整,尚无法确定。从近年相关国家政权轮替的后遗症看,这种概率是完全存在的。但是,也应该乐观地看到,所有因政权变更而调整中国投资项目,甚至叫停或压缩规模的国家,从根本上并不反对一带一路,马尔代夫新政府同样也会做出符合国家、人民和执政党利益的智慧决断。

(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联社总裁,文章转自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