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日本防相稻田朋美从珍珠港返回后,即前往参拜靖国神社。稻田瞅准在“和解氛围”中美国不会说啥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是为了告诉国内一些右翼分子:“和解”并不等于“屈从”。由此看来,日美之间的历史,事实上还没有“翻篇”。 |
1941年1月6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向海相及川古志郎提出了代号为“Z作战”的突袭珍珠港构想。为什么选择珍珠港?有两件往事值得一提,一是英国人拜沃曾写过一本小说,叫《伟大的太平洋战争:日美之战》。该小说叙述了日本一支舰队突袭珍珠港的情景。虽然是小说,但日本海军却将其译成日文,列为海军大学教学参考书,使山本受到启发。二是山本五十六的参谋草鹿龙之介曾向他建议:如果日美开战,应首先攻击珍珠港。 75年后,安倍为何访问珍珠港?他本人的说辞是,“向世界传达和解的价值”。确实,行程安排显示出安倍的“言行一致”—— 除了前往美国太平洋国家公墓和日本人墓地祭奠,安倍专门向饭田房太中佐的纪念碑献花。这不仅因为饭田房太是山口县人——安倍的同乡,是令安倍“感动”的《永远的零》的真人版,而且是突袭珍珠港的“苍龙”号航母舰载机“零式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在油箱被击中后,饭田对第二小队长藤田怡与蔵中尉做了这样一个姿势:将手指放在嘴边左右摆动,意思是“燃油已尽,无法返航。”随后,饭田驾机冲入美军机库,成为日军进行自杀式攻击的第一名飞行员。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及以后,日本有组织展开的“特攻作战”,就是以他为“样板”的。去年4月29日,安倍在美国众参两院发表的演说《迈向希望的同盟》,有一句最关键的话:“过去曾经以死相博的敌人,现在成了心灵沟通的朋友”。饭田房太无疑是“以死相搏”的典型。30年后的1971年,美国在饭田飞机坠毁处为他建了一块纪念碑,这又能表明日美“现在成了心灵沟通的朋友”。 安倍不是第一个前往珍珠港的日本首相,而是第一个造访“亚利桑那纪念馆”的在任首相。“亚利桑那号”战舰在日军攻击珍珠港时被炸沉于海底,残骸至今仍在水下。1962年5月,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指定该舰沉没处为国家陵园,并在军舰上方建立了亚利桑那纪念馆。“珍珠港”遭偷袭令美军难以释怀,“亚利桑那号”被击沉更被美军视为耻辱。安倍前往该处祭奠战争亡灵,表示“我们绝不能重蹈恐怖战争的覆辙。把我们结合在一起的,是宽容的心所带来的和解的力量”,同样释放出浓浓“和解”之意。 安倍在珍珠港与当地日本侨民进行了交流。据我管见,安倍再任首相后展开“地球仪外交”,出访了50多个国家,除了会见留学生,此前并无类似安排,为何在珍珠港对“同胞”发生了兴趣?须知“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的起点,而当年“排日移民法”是美日交恶的起点。 1913年5月1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主要以日本人为对象,提出了限制“不能归化的外国人”拥有或租用土地的法案并获得通过。令日本极为愤怒。1923年12月,美国政府向众议院提交新移民法案,禁止“不能归化的外国人”入国。日本驻美大使埴原正直获悉后即向美国务卿休斯提出交涉,称此举将产生“严重后果”(grave consequence)。美方则认为,这是对美国进行“含蓄的威胁”(veiled threat)。“什么人能够进入美国和成为美国公民,当由美国独立决定。”法案最终获得通过,美国和日本的矛盾也日趋激烈。安倍会见日侨,同样具有强调日美在历史问题上已达成“和解”、过往历史已经“翻篇”的用意。 安倍等强调珍珠港之行“只反省,不道歉”。实际上,视日美关系为日本外交基轴,就是“反省”的结果:日本作为岛国,应和海洋强国结盟,但1941年12月1日御前会议竟然决定同时“向美英荷开战”,这是日本国家战略的错误! 安倍为什么强调只有强化日美同盟,日本的外交才有实力?第一,在美国的支持下,安倍已经主导建立了“新安保体制”,解禁了集体自卫权,突破了战后日本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的底线,使作为“和平宪法”根基的第九条有名无实。下一步目标是修宪,特别是修改第九条,使“专守防卫”无名无实。要做到这一点,美国的支持不可或缺。第二,安倍欲和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安倍曾经明言,“新安保法就是为了配合美国应对中国在南海的活动”。这次安倍访问珍珠港与奥巴马举行“最后会谈”时,特别强调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首次穿越宫古海峡,要求美国关注,获得奥巴马认同。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12月29日上午,日本防相稻田朋美从珍珠港返回后,即前往参拜靖国神社。稻田朋美此举意在表明:靖国神社里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是由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裁决的。珍珠港和靖国神社,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稻田瞅准在“和解氛围”中美国不会说啥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既是对中国民族感情的伤害,也是为了告诉国内一些右翼分子:“和解”并不等于“屈从”——别忘了,2013年12月26日安倍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美国政府曾公开表示失望。稻田朋美这么做,美国政府不会再表示“失望”,但这断然不是美国的“希望”,是否助推日美“迈向希望的同盟”,更是不言而喻。由此看来,日美之间的历史,事实上还没有“翻篇”。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章转自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