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时殷弘:当前南海局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15 18:02 来源:国际网

中国有比南海问题更大得多的总体战略环境和战略任务。目前中国周边对外关系状况最近情况不佳。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很复杂。而且,这两者之间有大联系。对此应遵循战略大局,搞好周边,经营亚洲,最终迫使美国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亚洲地位和战略地位。此外南海问题上有一个总的原则,即维权维稳的原则,我们当然要维权,但维稳也很重要,今后一段时间,维稳要补上。当前美国正利用南海问题调动和整合中国周边大国,以形成对中国更大的战略压力和战略优势。且从美国对华政策视角看,南海问题变得越来越具有不可置换性。中美在南海问题的竞争显然是在一个循环升级轨道上,美国对这种竞争的投入是全方位、全要素性质的,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特征,在近期形成一种战略妥协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要妥善处理“维权”与“维稳”的问题,鉴于美国现在的这种态势,我们的“维权”和“维稳”问题上都面临挑战。

6日,“创新·变革·机遇——2016盘古智库论坛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年会”在京揭幕,其中盘古智库与新浪国际联合主办的国际关系分论坛“当前南海局势分析”在香山书院举行。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参事时殷弘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在论坛上分别解读了目前中国面临的南海问题。

以下是发言摘要:

时殷弘发言:

观点1

中国在南海需硬实力也需“软实力”

中国的亚洲西太平洋战略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战略军事,另一部分是战略经济。

十八大以来有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中国对外政策大目标,就是增进中国在亚洲西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西部的影响力。从十八大到2014年秋季,为这个目标服务的主要政策工具是战略军事,集中体现为中国战略军力建设的更加速突进;中国对美国的强劲和广泛的战略、军事竞争和对立;中国与日本的持久激烈对抗;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端中的强硬态势以及相伴的密集军事和准军事活动等。它们推进了中国的“硬权势”,包括战略军力更加大踏步显著增强,战略活动范围急速显著扩展,同时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领土领海主权声索。然而,它们也多少妨碍了中国的国际“软权势”,增进了中国东部周边的战略、外交环境的复杂性,同时伴有与日美显著增加了的冲突风险,且作为其主要反弹,客观上促进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强化和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

虽然从2014年秋天开始,中国政府大力度地推进“战略经济”,但“战略军事”的某几个重大方面依然存在,存在于中国当前基本的战略态势——或曰战略复合态势——中。中国战略性军力的急剧增强仍在继续,甚至是以加速度继续。在这方面,世界已经看到西太平洋、至少是西太平洋西部的中美军备竞赛显著浮现,这涉及海上、空中、网络空间、甚至外层空间。中国武装力量主要面对海洋和海陆两栖环境的军事斗争准备正在加速进行。在南海和东海,中国发展和伸张自身海洋权势的决心依然如故,并且在南沙群岛进行大规模扩岛,包括建筑飞机跑道在内的军民两用设施。这大大加剧了与美国的战略竞争和对立,同时扩展了与东南亚海洋国家的紧张。由此开始,在短时间内,美国屡次派遣军舰军机挑衅性地前往中国扩岛后的岛礁附近水域空域,甚而进入其12海里周围水域,中国则在南沙和西沙群岛部署某些军事装备。与此同时,中俄两国战略、军事协作迅速进展,特别是俄罗斯先进军事装备和技术加速对华输出,以及中俄两国海军在地中海和日本海的联合军事演习。

观点2

南海“战略军事”与“战略经济”有抵触

以战略军事为主的中国对外战略,如果长时间照2014年10月以前的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就有“战略透支”愈益增长的风险。因此,很可能是某种战略审视的结果,从2014年秋天开始,中国政府大力从事“战略经济”的规划和推进。它基于中国巨大的经济金融实力和更广泛的外交,而且也契合一项紧迫的国内需要,那就是在国内经济增长缓慢的形势下,力求显著增进中国产能的境外需求。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无论是中国政府着力规划研究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四国经济走廊”,全都可被认为是这一方向上的重要事态。此外还要加上中韩自贸协定和中澳自贸协定,还有中国着力推进着的高铁输出以及其他远近周边经济项目。

中国当前关于亚洲和西太平洋的战略路径成了一种复合性路径,但在“战略军事”与“战略经济”之间,有着某些不可忽视的相互“抵触”,这应当是中国在战略权衡思考和战略平衡努力方面应严肃面对的。当前这方面特别突出的是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需要与南海局势紧张之间的矛盾。

观点3

南海问题应服从于中国战略大局

我们要注意,新型强国对既有强国的一个基本互动逻辑。古今中外,新型强国倾向于一次又一次地从有限推进得益,也因此容易缺少减小冲突动能的意愿。与此同时,力量衰减中的既有强国为规避难以承受的冲突及其升级,倾向于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收缩或在事实上的有限退让,但到最终很可能会认为无可再退,以致决心一搏。

新兴强国较容易漠视克劳塞维茨所说的“胜利的顶点”,既有强国则容易漠视“退缩的底线”。这种形势可能已开始在南海问题上浮现。从长远来看,了解这个逻辑对我们知己知彼是有帮助的。

中国有比南海问题更大得多的总体战略环境和战略任务。南海问题本身很重要,同时它又是中国战略总环境和总任务中的南海问题,需要尽可能将它置于战略大局之中去考虑。在战略大局中,有个问题是我们的对外关系和外交上突出的,那就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中国周边对外关系状况最近情况不佳。与此同时,中国过去多年花了非常大精力经营的对美关系到现在为止也很复杂。而且,这两者之间有大联系。应该遵循战略大局,搞好周边,经营亚洲,最终迫使美国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亚洲地位和战略地位。

观点4

在南海应该维权与维稳兼顾平衡

刚才新浪国际采访我的时候讲到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上有一个总的原则,应该是我们的战略原则,即维权维稳的原则,我们当然要维权,但维稳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在前段时间维权做了很多,那么今后一段时间,维稳要补上。

无论如何,近一段时间还是要按照中国政府公开倡导的“双轨”原则。需要防止中美战略性竞争和对立进一步急剧增进,也需要继续将改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作为外交非常重大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搞好与东南亚陆上国家的关系,还要加强我们的薄弱环节,争取撑住中国与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关系。南海问题上必须增进我们的军事实力,必须增加我们的主权存在。然而另一方面,假如南海问题使中美发生冲突,或者冲突过早到来,毁坏我们和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关系,那就是极不利的。所以,维权和维稳要平衡,一个阶段维权干得很多,下一阶段维稳要多干些。没有维权与维稳之间的大致平衡,全局的困难会加剧。

倪峰发言:

观点1

南海问题已发展为中美战略竞争

我是研究中美关系的,所以我想主要从中美关系的角度谈一下我对南海问题的认识。

南海问题的最基本性质应该是中国和南海其他声索国围绕岛屿归属和和海洋权益的争端。但是,随着2010年以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南海问题的性质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最初中国跟周边地区的争端,演化成中美战略竞争,而且日益成为中美战略竞争和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

如果从美国南海政策的角度来看,尤其从去年以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投入来看,美国的政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全要素性和战略性,这种全要素性和战略性主要表现在在五个方面:

观点2

美国正以“四招”战略介入南海

第一,美国就南海问题的军事投入已发展到战略武器的层级。

去年美国第一次派军舰到我岛礁附近巡航时,派来的是一艘驱逐舰,不久之后又发生了B-52战略轰炸机“误闯”事件。短短的几个月后,在今年3月1号美国又派遣了一个航母战斗群巡航南海。

我们知道,航母战斗群是一种战略威慑武器,在1995-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曾经用过,显示着事态的一种升级,而且这只是比较显性的一种。2月26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哈里斯声称,将在西太地区追加部署更多核潜艇。核潜艇是一种威慑性更大的武器。短短几个月内,美国就将其在南海的军事力量展示从单体驱逐舰、轰炸机急速拉升战略武器层级,展示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峙的决心,表明美国对我在南海岛礁建设的军事反应已由“骚扰”迅速转向了“威慑”。

第二,美国对南海区域争端的介入实现了全覆盖。

我们知道,南海问题争端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岛区域。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以及美国博弈的焦点。在西沙群岛区域只有越南对中国提出非法主张,而且势孤影单。然而,今年1月30日,美国派出威尔伯号驱逐舰驶入了中建岛12海里水域,这是美方军舰过去很少“光顾”的区域,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光顾”,其中包含有一种明显的意涵,这就是要将在南海问题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都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美方还放出话,宣布奥巴马将在5月访问越南,这些行动显然是在向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打入更深的楔子。

第二,美国正借南海问题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争夺影响力。

2月15日-16号,美国-东盟首脑峰会在加州举行,在南海问题在不断炒热的背景下,把这么多的东盟领导集体拉到美国本土,其意味非比寻常。其发表的共同声明中虽然有些问题未点名道姓,但指向性一看便知。而且开会的地点是安纳伯格庄园,这不由得让人产生各种联想。

第四,美国正在利用南海问题调动和整合中国周边大国,以形成对中国更大的战略压力和战略优势。

自介入南海问题以来,美国不断地调动其他域外大国加入,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美国正积极打造一个所谓的美日印澳“钻石同盟”,在美国的推动下,这一“同盟”已初显雏形。去年年底,安倍访印,随后发表的日印共同声明,两国都提到了南海问题。今年2月26日,澳大利亚发表了2016年国防白皮书,提出要增加军费,南海局势紧张是理由之一。前不久,美日印三国宣布将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军演。这个星期,哈里斯又访问印度。就南海问题将这么多的域外大国调动起来,这显然属于一种战略性的举动。

观点3

美国近期不会在南海问题上妥协

第五,从美国对华政策视角看,南海问题变得越来越具有不可置换性。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时候,为了求得关系的稳定、发展或者突破,相互之间往往会进行一些利益置换,这是国际关系中一种通常的做法。例如在尼克松和卡特政府时期,为了实现两国关系突破和建交,美国政府降低了对台湾国民党政权的支持。实际上大大小小的利益置换在中美关系的演进中是经常发生的。然而,从今年1月以来的形势来看,朝鲜半岛发生核试、射星等重大事态,中美经过沟通协调,就联合国制裁问题达成一定共识。在半岛局势高度敏感和紧张之际,按照常理,美国应该降低在南海问题上的调门。而事实就在联合国制裁协议通过后的前后脚,美国就迫不及待派出了“斯坦尼斯”航母战斗群巡航南海,这似乎是在向世界发出这样一个信号,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峙的战略重要性等同或高于朝核问题,无法进行置换。

结合上述五个方面,中美在南海问题的竞争显然是在一个循环升级轨道上,美国对这种竞争的投入是全方位、全要素性质的,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特征,在近期形成一种战略妥协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刚才时殷弘老师提到了要妥善处理“维权”与“维稳”的问题,鉴于美国当前的这种态势,我们的“维权”和“维稳”问题上都面临一些比较大的挑战。

(发言人时殷弘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参事,倪峰为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文章转自新浪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