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身为反对派的民盟将摆脱“在野”角色,作为主角登上政治舞台。但缅甸长期处于军政府统治之下,国家经济、民众生活都十分落后,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将影响民众对昂山素季的看法,加上缅甸转型以来,出现社会政治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化趋势,不少观察家对缅甸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新政府能否胜任尚需时日检验。 |
3月11日,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分别选举全国民主联盟(民盟)资深成员吴廷觉和民盟钦族议员亨利班提育为副总统,军人议员团也在当天晚些时候宣布推举现任仰光省省长吴敏瑞为副总统。按照缅甸宪法,联邦议会将从三人中选出一名总统。鉴于民盟在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中均拥有多数议席,如无意外,吴廷觉当选总统几无悬念。 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 吴廷觉出生于1946年7月20日,1962年毕业于仰光经济学院,后去英国留学深造,1972年从英国牛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吴廷觉和昂山素季与是高中同学,早在英国学习期间经常和昂山素季及其先生一起研究功课,毕业后担任过教职,也曾经在缅甸军政府外交部和工业部任职。 吴廷觉被认为是知识精英,平时非常低调,几乎很少公开出面讲话。在昂山素季1992年被软禁时,吴廷觉是少数被允许探望她的人。他在外协助昂山素季处理党务、打理一切,过去数年职掌昂山素季2012年以母亲之名创立的慈善组织“杜钦芝基金会”。他的妻子杜素素伦为民盟人民院议员,现任人民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杜素素伦的父亲是已故民盟创始人吴伦。 吴廷觉与昂山素季不仅是同学还是两代世交。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和吴廷觉的父亲,是好友也是校友,两人在仰光大学的前身仰光学院时,就是莫逆之交。吴廷觉的父亲是著名诗人兼学者,曾在仰光与日本从事学术工作,1990年民盟胜选时,是候选人之一,但当时军政府并不承认选举结果。昂山素季在那场选举前就遭到软禁,获释后吴廷觉在时任民盟秘书的岳父的牵线下,参与昂山素季的政治活动。两人长期共事,相处融洽。吴廷觉行事稳健干练,被认为是昂山素季最信任的伙伴。 在昂山素季受制宪法而暂时不能出任总统的情况下,民盟推举吴廷觉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昂山素季在党内言明她的三点理由:吴廷觉一很忠诚,二守纪律,三是获得缅内外尊敬的知识分子。并曾多次公开声言她会主导民盟政府施政。吴廷觉作为一名对她忠诚的骨干,是新总统的理想人选。 民盟发言人佐敏貌称,联邦议会将于18日选出总统。现任总统吴登盛任期将于3月底结束,新总统领导的政府将于4月1日正式履职。 民盟执政面临多种挑战 缅甸五年民主转型,转动了数十年形成的政治版图,转换了缅甸政坛的主演角色。随着新总统宣誓就职后,民盟就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把“在野”多年的政治理念转化为方针政策和发展路线。不过,缅甸是半个多世纪处于军政府统治下的国家,民盟执政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首先,如何兑现和落实竞选承诺。在军政府执政期间,缅甸经济有发展,外交有拓展,和平有进展,但这次选举形成的缅甸变局更大程度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的强烈求变愿望。在选举中,这些民众的愿望转化为支持民盟的选票,但在民盟上台后,这些愿望将成为民盟面对的挑战,甚至是压力。如何及早兑现和落实竞选承诺对民盟政府将是一个严峻考验。 其次,如何真正实现民族和解。和平进程是困扰缅甸几十年的民族和解问题。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长期存在大小几十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缅甸数十年内战的历史证明,武力解决不了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去年10月15日,八支民族武装与政府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缅甸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然而,还有更多的民族武装组织尚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尽管政治对话今年初已经开启,但是缅甸和平进程依然任重道远。各方都意识到,民族和解、和平进程不仅关乎缅甸的长治久安,而且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真正实现和解与和平无疑是摆在民盟政府面前的棘手重任。 第三,如何妥善处理与军方关系。缅甸政治生态比较独特,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缅甸独立以来,军方与缅甸政治发展的关系就密不可分。军人政府1988年镇压民主运动并继续执政后,他们的利益更延伸至公共服务与经济活动。尽管民盟与军方在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主导的经济政策方面没有太大分歧,但是在削弱或维护既得利益方面存在鸿沟。很多人认为,如何处理与军方的关系,是民盟政府不可掉以轻心的要务。无论是政治方针,还是民族和解策略,民盟都需要军方的积极配合。民盟如何处理军方的既得政治特权与经济利益,将是双方未来能否合作的关键。 第四,如何尽快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旧的经济模式与残留的西方制裁仍将掣肘缅甸经济发展。如何理顺经济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对民盟来说是一道难度不小的课题。缅甸国内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工人示威罢工成为家常便饭,在缅投资成本和风险增高。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使外部助力和内生经济形成互补,同时又抚平民众情绪,争取社会理解,是考验民盟施政技巧的“硬骨头”。 最后,如何进一步改善国际形象,拓展国际活动空间。虽然对外关系通常被认为是民盟的强项,但经常被打上西方烙印的民盟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如何扮演连接东南亚与南亚的通道,如何消除原先在东盟中“特殊国家”的印记等,都有待民盟的深入思考和精心布局。 总的来说,多年身为反对派的民盟将摆脱“在野”角色,作为主角登上政治舞台。但缅甸长期处于军政府统治之下,国家经济、民众生活都十分落后,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将影响民众对昂山素季的看法,加上缅甸转型以来,出现社会政治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化趋势,不少观察家对缅甸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新政府能否胜任尚需时日检验。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文莱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