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朱锋:击破美国“炮舰外交”不能单靠军事
发表时间:2016-03-10 16:26 来源:国际网

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博弈越是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越是需要我们积极和建设性地拓展我们在南海主权争议以及南海问题定性定义上的话语权,越是需要将中国自身的观念与行为同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建立起更为紧密和自洽的内在联系,越是需要我们动情动理地告诉地区和国际社会,我们的南海岛礁与相关海洋权益的主权主张,既来源于历史,又需要一定程度上超越历史;既来源于国际海洋法,又将有助于国际海洋法规则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除了必要的防御力量建设之外,在南海维权与维稳行动上能够让更多的邻国,乃至整个世界理解和尊重中国,同样也是打击美国“炮舰外交”真正的利器。美国在南海的“炮舰外交”是美国“霸权逻辑”在南海的自然延伸。这种“霸权逻辑”远不止于“炮舰外交”。同美国霸权做斗争,我们需要强大的,并不仅仅是军事力量。

近日,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海域,向中国炫耀武力,对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活动公开进行军事威慑。多家西方媒体?报道这一事件时坦承美国是故意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美国《海军时报》甚至说美国是在南海“部署”了一支小规模的“无敌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却表示,美军航母战斗群是“例行性地在南海巡航”,口气轻巧得好像这一舰队的南海挑衅活动如同是在自家花园里散步。不管美国军方如何掩饰此次美国航母编队的真实动机,美国在南海争议问题上正在赤裸裸地推行“炮舰外交”。

美升级南海军事行动传递什么信号?

从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开始,华盛顿的南海政策就从“选择性干预”全面转向了“战略性干预”。这一干预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阻止中国从2012年4月黄岩岛对峙以来的“切香肠战术”,遏制中国南海政策在美国人口中“咄咄逼人”的势头,逼迫中国放弃在既属于中国、又由中国实控的南沙岛礁上的建设,让中国停止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自己的海洋领土上完全有权进行的有限、但又必要的防御设施建设,按照美国的意志维持南海岛礁被非法占领和瓜分的“现状”。

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高调介入,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美国担心中国的岛礁建设及防御设施的发展,将实质性地扩大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有可能挑战美国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一直独享的在亚太地区海空领域完全不受挑战的优势地位;二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影响力,利用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安全忧虑,全力支持东盟国家中的南海主权声索国的立场和主张,将原本较为单一的南海主权争议篡改成美国“协助”东盟国家阻击中国在南海实行“扩张主义”。三是利用南海主权争议、谋求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抓手,试图将南海问题变成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新证据,积极增强美国为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扩大美国在地区安全议题上的安全伙伴关系,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外交、经济、社会、军事和战略等诸多领域内的“领导者”地位。

“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所传递的信号是多方面的。它既要通过向中国进行军事施压来警告中国,即不听美国的话将要“付出代价”;又要通过对华强硬行动告诉美国的盟友和安全伙伴,奥巴马政府不会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行动“坐视不管”;同时,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也是要告诉美国国内民众,美国有决心对“咄咄逼人”的中国做出必要的反应。

搞“炮舰外交”能否达到目的?

此次“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是美国霸权心态下的常用手段。问题是,美国想要通过军事力量耀武扬威让中国屈服的做法,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015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诸碧礁邻近海域和2016年1月30日美国“威尔伯”号军舰进入西沙群岛中建岛领海,已经引发了南海军事紧张的升级。再加上美国B-52战略轰炸机的两次越岛飞行,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对华实施“力量敲打”的行动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现在又向南海争议水域派出航母战斗群连续数日进行“示威性”游弋,只能说明中国为了本国的自保权和自卫权进行的有限度的防御设施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及时。

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自己的家门口遭到其他强权国家的军事挑衅,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自己的主权行动遭受军事胁迫。美国在南海的“炮舰外交”越是频繁,中国正常合理的南海岛礁建设必须越坚决。美国依靠自己超强军事实力、频频在南海地区祭出“炮舰外交”,只会持续南海局势的紧张,更不利于亚太地区向往稳定、合作与繁荣的区域性期待。

未来南海斗争的重点在哪里?

“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并不意味着南海局势已经转向全面军事斗争。中美两国之间的南海争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重心在于外交战、法律战和舆论战,而不是简单的、情绪性的军事战。

即便南海局势严峻,中美两国关系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的这“两个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南海问题上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将是长期化的。中美两国说到底也无意于在南海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或者军事碰撞。两国较量的基本目标依然是在“谋势”,而不是在“谋变”。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博弈越是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越是需要我们积极和建设性地拓展我们在南海主权争议以及南海问题定性定义上的话语权,越是需要将中国自身的观念与行为同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建立起更为紧密和自洽的内在联系,越是需要我们动情动理地告诉地区和国际社会,我们的南海岛礁与相关海洋权益的主权主张,既来源于历史,又需要一定程度上超越历史;既来源于国际海洋法,又将有助于国际海洋法规则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除了必要的防御力量建设之外,在南海维权与维稳行动上能够让更多的邻国,乃至整个世界理解和尊重中国,同样也是打击美国“炮舰外交”真正的利器。

美国在南海的“炮舰外交”是美国“霸权逻辑”在南海的自然延伸。这种“霸权逻辑”远不止于“炮舰外交”。以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案为代表的国际司法干预,则是“话语权霸权”的深刻反映。同美国霸权做斗争,我们需要强大的,并不仅仅是军事力量。

(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文章转自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