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此波半岛危机,美国主导了美日韩同盟框架下的对朝政策协调,日韩两国也借机“眉来眼去”,美日韩三国协作有所加强。不过因日韩热度有限和目标分歧,美日韩军事同盟近期形成的可能性较低,但值得警惕的是,在具体议题上的三边协作趋势却在加强,如朝核问题、军工合作、公海协作、对华舆论施压等。对中国而言,美日韩三国安全合作的增强会限制中国地区安全影响,使得中国力促更加包容共享的地区安全效果受限。鉴于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且短期内难以形成战略谅解、中日关系恶化呈现常态化和长期化,加强中韩关系是中国可以影响美日韩安全合作的主要手段。 |
1月6日,朝鲜突然宣称氢弹试验成功,实现了“一鸣惊人”的轰动效应;而正当国际社会就如何制裁朝鲜意见不一时,朝鲜又趁热打铁地进行“卫星”试射,间隔时间如此之短可谓前所未有。 面对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持续恶化,美日韩安全合作再次加强,三国军事同盟,即“亚洲版北约”,是否会借此形成?对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又将产生何种影响呢? 美国:单边行动战略意志不足 朝鲜连续核试和射星对于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耐心”政策而言有如打脸,不过即便如此,美国并未立即采取极端单边举措,而是依旧按照常规套路出牌。 一是进行例行公事的谴责。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强烈谴责其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行为,并表示绝不接受朝鲜核国家的地位。此后,美国政府高官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进行谴责。 二是增强军事威慑,强化美韩同盟。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美国启动了驻韩美军与韩军紧急应对方案,派出B-52战略轰炸机飞抵半岛上空实施威慑,时隔1个多月,又派出诸如“北卡罗来纳号”核动力潜艇和F-22“猛禽”隐形战机等重量级武器加强半岛军事部署,强化对朝军事施压的同时,也显示美韩同盟的团结。 三是谋划制裁方案。美国国内积极酝酿对朝制裁方案,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制裁方案后,奥巴马随即签字同意,表明美国国内的对朝制裁方案已经确立,但国际制裁因中美分歧巨大短期难以形成,这也使得美国对联合国的严厉制裁并不抱太大希望。 四是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朝鲜近期发难,美国不是反思自身的对朝政策,而是不断向中国施压。1月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中国外长王毅通电要求中美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朝核,此后克里更是称中国对朝鲜采取的做法“已经行不通”。1月27日,克里访华,两国外长就朝核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双方在制裁的具体内容上分歧明显。此外,美国国内甚至有声音主张将中国对朝政策和美国对华政策挂钩。 美国之所以采取上述举措,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美国认为朝鲜目前既无能力也无意愿使用核武器威胁美国,因而美国可以继续对朝“忍耐”,并不急于开展美朝对话释放善意;二是贸然实施军事打击或斩首行动,美国并无把握,作为任期即将结束的总统,奥巴马无此战略意志。 三是利用日韩对朝核危机更为紧张的心态,美国借机加强三边安全合作,增强东北亚联盟体系,这更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四是继续向中国卸责,希望推动中国成为对朝制裁的排头兵,既能增加对朝制裁效果又能离间中朝关系,实现“一石二鸟”效果。 韩国:全面对立态势加剧 毫无疑问,朝鲜核试验给韩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也引起了韩国上下的同仇敌忾。不过由于地缘与血缘的双重关系,韩国并不希望与朝鲜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而是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对朝严厉制裁,借此限制其核武进展。为此,韩国采取了加强美日韩合作等强硬举措。 一是施加经济制裁,关闭开城工业园区。国际制裁久议不决,韩国率先开启对朝经济制裁,其中尤以关闭开城工业园区力度最大。其目的在于表达对朝强硬态度的同时,更想借此减少朝鲜可能用于核计划的劳务外汇。 二是官方谴责力度不断加强。朝鲜进行核试验后,韩国安全部门、国会等都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谴责。朴槿惠总统的表态更为引人关注,在青瓦台第五次国民谈话和近期的国会演讲中,她皆做出了罕见的严厉批评。 三是加强军事威慑。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后,韩国全军随即进入紧急戒备状态。美韩两国军方也立即启动互助机制,美韩防长更是共同喊话。除此之外,美韩双方还采取了具体的军事行动,“萨德”导弹入韩问题也重新提上议程,“拥核论”和“斩首论”的声音也在韩国国内不断出现。 四是加强心理攻势。1月7日开始,韩军在毗邻朝鲜的10余处边境地区进行扩音喊话,内容包括直接批评朝鲜政权的内容,此举引起朝鲜极度不满和对空喊话,朝鲜甚至散发传单要求停止此类宣传,并威胁若不停止将“毫不留情地开火”。 日本:安全自保、对韩示好 相对于美韩而言,日本对于此次朝核问题反应略显安静,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相比中美俄韩,日本对朝鲜影响更为有限;二是朝韩双方与日本都存在历史问题,朝鲜仇日情绪仍存,日本不想引火烧身;三是日本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可以初步自保或借此强化军备。因此,应对此次朝鲜核试,日本主要采取了两点应对措施。 一是立足安全自保。朝鲜进行核试验后,日本立即派出侦察机飞往日本海,搜集此次核试验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随后紧急召开国安会议,加紧分析朝鲜核试验的危害以及动机。在朝鲜公布卫星发射计划之前,日本防卫当局要求自卫队启动拦截系统。在日本看来,无论国际社会对朝鲜是否采取严厉制裁,日本都应首先做好安全自保。 二是加强日韩关系。慰安妇问题的解决为日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不少障碍,朝核试验更是给日本提供了拉拢韩国的契机。1月13日,安倍晋三在接见到访韩国议员代表团时表示,应以此次朝核试验为契机加强韩日及韩日美安保合作。1月22日,安倍发表施政演讲,表示“韩国是与日本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最重要邻国,将构建两国新时代的合作关系”。 美日韩安全协调借机加强 面对此波半岛危机,美国主导了美日韩同盟框架下的对朝政策协调,日韩两国也借机“眉来眼去”,美日韩三国协作有所加强,出现了三个“共同”。一是舆论上共同谴责造势;二是共同推动国际社会对朝严厉制裁;三是共同向中国施加压力。 那么,三国对朝协调的加强是否会推动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的形成呢?有两大关键阻力使得这一“亚洲版北约”仍难以成行。 一是日韩安全合作的利益契合困难。美日、美韩联盟通过调整,联盟区域都实现了地区覆盖,出现了空间交集,但两国合作利益不足,使得日韩安全合作长期停留于低水平。 二是美日韩的安全合作指涉对象不一。相对而言,美日的目标更多是针对中国,而韩国则更关注朝鲜。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平衡战略其实是渔利契机,韩国深谙此道,因而不会贸然将中国视为敌手,这也使得韩国成为美日韩走向军事同盟的薄弱环节。 可以预计,因日韩热度有限和目标分歧,美日韩军事同盟近期形成的可能性较低,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在具体议题上的三边协作趋势却在加强,如朝核问题、军工合作、公海协作、对华舆论施压等。 对于中国而言,美日韩三国安全合作的增强会限制中国地区安全影响,使得中国力促更加包容共享的地区安全效果受限。鉴于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且短期内难以形成战略谅解、中日关系恶化呈现常态化和长期化,加强中韩关系是中国可以影响美日韩安全合作的主要手段。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文章转自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