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的注意的是,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出现了与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大国和地区大国打着反恐旗号,扩大势力范围。2015年以来,这种趋势在中东更加突出。无论美俄以及地区大国都在打击“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同时开展地缘政治博弈,夺取主导权。二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从制造零星的恐怖暴力行动扩展到了攻城略地甚至建立非法政权。他们发动的暴力行动已明显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正规战争的特点,凸显国际恐怖主义愈来愈危险。 |
自2014年在中东爆发所谓“阿拉伯之春”以来,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和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主义乘机日益猖獗,尤其是“伊斯兰国”异军突起,迅速壮大,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占领了伊叙两国大片土地,其面积已接近于一个英国大小。2015年以来,该组织扥恐怖活动正在向全球扩展,严重威胁着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稳定。纵观这一年多来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向全球扩散。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欧洲议会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完成的一份报告称,仅去年10月初以来,“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在安卡拉、西奈半岛、贝鲁特、巴黎和突尼斯制造的恐怖袭击已造成500人丧生。今年新年伊始,“伊斯兰国”组织一周之内就在利比亚、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和法国巴黎等地多进行恐怖袭击。今年1月16日,基地组织非洲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在布基纳法索首都也发起了一次恐怖袭击,造成33人受伤。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极端势力正在加速向南亚、东南亚和中亚渗透。 (2)恐怖分子本土化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新常态”。1995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是一位曾参加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蒂莫西·麦克维制造的,该事件导致16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美国国会研究部2014年1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年来由美国本土任策划的恐怖暴力事件呈快速上升趋势,2001年9月到2014年1月期间,本土极端势力共策划了74起恐怖活动,其中53起发生在2009年之后,在此期间增加了152%。2015年12月3日发生在美国加州的特大枪击案和12月5日发生在伦敦地铁站的持刀杀人事件均为“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本国追随者所为。美国联邦调查局2015年6月3日在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听证会上作证说,恐怖分子本土化已成为美国的新常态。美国反恐专家表示,美国本土目前有约1000名潜在的极端组织追随者。美国《新闻周刊》今年2月一期的封面文章专门讨论美国的本土恐怖主义,文章援引西点军校反恐专家的话说:美国的暴力极右翼由种族主义者、反联邦主义者和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构成。近些年,随着经济衰退导致农场破产,反联邦民兵迅速崛起,数量增长了五倍。 在欧洲,这种形势更为严重。大批本土具有极端主义思想的人到叙利亚或伊拉克参战后潜回本国从事恐怖活动。有统计表明,从欧洲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伊斯兰战斗”的人数已超过3000人。这些人潜回欧洲后,给欧洲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近来,欧洲刑警组织透露说:“伊斯兰国”组织正在欧洲各地建立秘密训练营地,培训当地武装分子,以便在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实施“特种部队式的”袭击。另据报道,印尼伊斯兰教士赛义德估计,印尼已有约800人前往中东,其中数十人已回国。这些都是潜在危险因子。 (3)使用无人机和生化武器等现代化武器。 据媒体报道,“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已在叙利亚境内首次使用了无人机,并在叙伊两国境内使用了毒气武器。经联合国调查已得到初步认定。近来美国国务院也予以证实。德国媒体报道说,“伊斯兰国”已招募了一些拥有化学、物理学和信息学文凭的专家,并可能正在计划对西方展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美国情报机构也于去年8月发出警告说,“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袭击大概已从“独狼”战略转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北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中心主任沃尔夫冈·鲁迪施豪泽说,“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已经掌握了将化学、生物、放射性或核材料作为恐怖袭击武器的技能并拥有部分专业人士。 (4)“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恐怖主义与本地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极右势力相勾结,合谋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奥朗德总统说,(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一起“在叙利亚决定和策划、在比利时准备和组织、在法国实施并得到法国同谋者配合的有预谋的国际恐怖行动。” (5)利用网络传播极端主义思想、组织指挥恐怖活动和招兵买马。据专家估计,“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已从去年初的1万5千人增加到10万至15万人,并开始招募娃娃兵。“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网站还在去年12月6日开设了中文网站,我国应予以高度警惕。 值得的注意的是,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出现了与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些大国和地区大国打着反恐旗号,扩大势力范围。事实上,这种现象早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打着反恐旗帜先后推翻了阿富汗基地组织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从而扩展了它在南亚、中东的势力范圍。2015年以来,这种趋势在中东更加突出。无论美国或俄罗斯以及地区大国也都在打击“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同时开展地缘政治博弈,夺取主导权。目前,叙利亚已不仅仅是中东主要的反恐战场,同时也正在成为以美国、沙特为主的一方与以俄罗斯、伊朗为主另一方大国和地区大国相互交织在一起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战场。美俄都在叙利亚建立军事基地,各自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和巴沙尔政府。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已派有军事人员在那里与叙政府军并肩作战。近来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宣称要派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参加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去打击“伊斯兰极端势力”,虽然有反恐的一面,但实际都是在争夺势力范围。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近来在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ratt)专访时警告说:“任何地面行动都会导致战火不断。”这种战争至少要持续多年甚至数十年,不可能有快速胜利,“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如果这次叙利亚和平谈判失败,这也许可能是中东将面临的可怕局面。 二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从制造零星的恐怖暴力行动扩展到了攻城略地甚至建立非法政权,使用的武器也从一般小武器发展到使用常规战争武器。他们发动的暴力行动已明显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正规战争的特点。这就凸显国际恐怖主义愈来愈危险。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