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王晋:法国遇袭促国际体系变革?
发表时间:2015-11-24 17:45 来源:国际网
从根本上说,无论说法国的行为促进了,亦或是说法国的行为没有促进,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其辩论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定义“深刻”。如果我们将“深刻”定义为“根本性”的(如二战或是苏联解体那般),法国无疑可能不能满足此条件。因此从当前看,法国遭遇恐怖袭击,确实意味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是根本上的变化,尤其是“向善”的变化,仍然需要各个国际行为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发生在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的爆恐袭击,令世界大为震惊,也揭开了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长久以来的对立。事发当天,法国总统奥朗德就发表声明称这是“一场战争”,并且迅速发动针对伊斯兰国组织的空袭。这几乎和美国在九一一事件之后的行动如出一辙。不少评论将这场袭击事件喻为“欧洲版九一一事件”,并预言将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巴黎袭击影响重大

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影响重大,这点毋庸置疑。首先,发生伤亡如此重大的袭击事件,本身就会对国际舆论造成巨大冲击;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巴黎的国际影响力及此次恐袭事件的象征性和标志性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国际效应。如果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在更为偏远的动荡国家,那么可能关注的声音会更小更弱,而如果发生在战乱频仍的动荡地区,甚至关注度会更低。从这个程度上讲,巴黎恐袭事件确实引发了剧烈的国际反响,很可能会对法国、欧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策划巴黎恐袭事件的伊国组织是新兴的恐怖极端组织。2015年之前的伊国组织更注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尽管有大量的外籍圣战分子加入,但是其组织的注意力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2015年之后,随着伊国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扩张受阻,其策划在其他中东国家的袭击事件也日益增多,造成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伊国组织队伍中有不少欧洲籍的极端分子,此次恐袭事件就是由法国国内的极端分子策划和实施的。相较于九一一事件中袭击者都是来自于中东尤其是海湾国家的“外国人”,巴黎恐袭事件的发生,法国国内穆斯林社团和其他欧洲国家穆斯林社团的生存状态暴露无遗。

第三,从国际层面来看,恐袭事件发生在美国力量相对衰落之时。不同于九一一事件前美国力量强盛,巴黎恐袭事件发生于美国在中东和欧洲影响力相对下降之际,无论是乌克兰危机还是在叙利亚问题上无法独当一面,亦或是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的相对温和态度,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力量相对虚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黎恐袭事件之后,法国只能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发动针对伊国组织的打击行动,并且寻求国际和地区行为体的合作与支持。而在地区层面,随着暴恐事件的发生,各国也必将更加注重反恐合作和情报分析,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也会日益增加。也正因如此,巴黎恐袭事件才成为了国际关系层面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恐袭事件影响有限

不过如果我们将巴黎恐袭事件,以及由此导致的法国打击伊国组织事件视为国际政治体系变迁的前奏,那么也确实有点太过高估此事件的影响力。首先法国仍然不具备根本性改变国际关系体系的能力。自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的诸多外交政策变迁确实导致了当时国际体系的巨大变化,但是应当看到,这种变化并不是根本性的转变。国际体系在冷战时期始终是美苏两大集团对峙。

冷战结束之后,法国在诸多地区重大事件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法国曾经联合其他国家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2011年法国先后在利比亚和叙利亚施加影响力,甚至介入了利比亚内战;2011年之后,法国在黎巴嫩尤其是军方的影响力不断增加等等,但是这些举动,并不能证明法国已经有能力根本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法国动用军力和外交努力来试图推动全球反恐的新浪潮,确实有雄心,但是是否达到效果仍然存疑。

其次,法国发动新一轮打击伊国组织是否真的为了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法国打击伊国组织来势汹汹,而且动作全面,对伊拉克和叙利亚,法国动用了海空军力量同国际社会一道对极端势力进行打击;在欧洲国家之间,法国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试图促成欧洲国家的配合,共同清除藏匿在法国和欧洲的极端分子,构筑新一轮的反恐网络。此外,法国还积极促成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在军事上和情报上密切配合。

法国的这种努力,似乎表达了本身对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关切。但是,法国当前的这种打击恐怖主义的热情能够持续多久?法国对外政策咄咄逼人的态势之后,是不是存在可以持续的长久因子?而且从当前看,法国仍然没有出台关于根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深刻政策(尽管这可能是因为恐袭事件刚刚发生而来不及出台),而且其对外打击并未能动用重要的陆军部队,显示出打击仍然存在某种余地。

第三,法国的一系列举动,一方面能够促成各个国家之间更好的分享情报,在未来不排除建立一个松散的反恐联盟的可能,甚至可能囊括中东许多国家(包括以色列也表达了希望同法国分享情报的意愿);另一方面,法国的影响力也可能会随着诸多新机制的建立得以扩展,而且一些域内和域外原本存在分歧的国家,如美国和俄罗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等,促成新的合作和互信。这些都可能使得法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中,尤其是反恐国际合作中占据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但是法国的这种外交努力,也会存在着几个阻碍的因素。

首先是法国能否真的有能力提供一个国际机制,涵盖所有相关当事国的反恐关切,亦或是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反恐概念,将受到各国政治因素影响的恐怖主义概念进行统合,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其次,法国的外交能力是否能够弥合所有当事国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消除彼此的不信任而促成各个当事国进行深刻的合作,这点仍然存疑;第三,法国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能力来统领一个全新的国际体系层次,亦或是促成一个全新的国际架构产生,仍然让人怀疑。事实上,单就叙利亚内战来看,相关当事国彼此之间的矛盾之大、不信任之深,几乎不是一两个国家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可以解决的。所以法国的外交是否有能力推动国际体系的深层次变革,仍然存疑。

深远或是根本?

必须指出的是,国际体系的变革,往往不受到历史决策当事人或者当事国一厢情愿的影响,很多的阴差阳错和各种机缘巧合,在国际体系层面更加适用。有鉴于此,法国打击伊国组织以及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斡旋,确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际体系的面貌。

但是也正如我们上面分析所说到的,法国不具有能根本改变国际体系的能力,尽管法国可能是一系列变动的“激发者”,但是并不一定是一个国际变动的“决定者”,这就好比二战结束后,英国对苏联在希腊的敌意是邱吉尔主张拉拢美国组建反苏同盟的重要“激发者”,但是并不代表英国就是冷战形成的根本力量,忽视美国或者苏联的意图与能力,我们都无法理解冷战时期国际体系的变化与特征。同样,今天单纯关注法国的能力与意图,恐怕仍然无法理解和预测未来国际体系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无论说法国的行为促进了,亦或是说法国的行为没有促进,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其辩论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定义“深刻”。如果我们将“深刻”定义为时间意义上的“深远”(那就不用辩论了,毕竟未来不可预知,现在的事件必然会对未来产生影响),亦或是定义为“极大的”,那么巴黎恐怖袭击与法国打击伊国组织无疑符合此条件;但是如果我们将“深刻”定义为“根本性”的(如二战或是苏联解体那般),法国无疑可能不能满足此条件。因此从当前看,法国遭遇恐怖袭击,确实意味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是根本上的变化,尤其是“向善”的变化,仍然需要各个国际行为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是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系博士研究生,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