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张敬伟:狂躁的米兰是欧洲现实的缩影
发表时间:2015-05-05 16:59 来源:国际网
欧洲的现实困扰,从经济到民生从移民到宗教再到反恐是成系统的。要破解这些矛盾,除了欧洲走出经济低谷,还需各国政府一起努力破解各国面临的诸多社会民生问题。更要者,对于那些靠着“民主”而坐大的右翼势力,欧洲各国更须善用民主智慧,不能让极端势力占了上风。

如果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恢弘与平和,那么2015年米兰世博会带给世界的则是失望和难堪。

5月1日的世博会开幕式,演化为一场超过2万人的米兰街头骚乱。骚乱参与者包括了反世博反全球化及环保主义者,其政治立场或左或右、或有不同诉求,但趁着世博会彰显自己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西方街头,人们通过游行示威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或利益诉求,当属民主常态。可是,和平的游行示威一旦演化为街头暴力行为,就变了味道。米兰是意大利的设计和时尚之都,对全球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世博会在此举行,也契合其城市气质和文化属性。可是,一场打砸抢的骚乱,则让米兰丢了面子,也让意大利蒙羞。

这个世界,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办全球性大型活动,恐怕没有谁想搞糟搞乱,而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国际社会。狂躁的米兰,不仅是意大利搞砸了,也是欧洲现实的缩影。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也是西方文明和经济繁荣的象征。但是欧洲主权债务以来,整个欧洲陷入到尴尬的境地中。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猪五国”,经济一团糟糕,民众陷入极度焦虑中,政治动荡和民众走上街头成为常态。甚至,欧元区在危机深重时,也面临着解体风险。即便是现在,希腊左翼新政府也以退出欧元区作为要挟。

意大利,这个欧盟和欧元区的中等偏上的大国,国内政经情势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惠誉近日声称意大利逐渐走出经济滑坡,但是意大利财长帕多安强调,意大利经济增速甚至低于经济危机之前。在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还在持续的现实下,意大利的经济复苏还要走很长的路。

社会经济情况糟糕,民众自然焦虑不平。加之欧洲国家民众向有走上街头的传统,喜要走上街头狂欢,怒则走上街头抒怨。此番米兰各界游行人士怒而打砸抢,则是欧洲民主传统在后危机时代的变异体现。

从米兰游行人士“不要世博,要吃饱和富裕”的口号中,即可一窥这样的事实--任何国家,都是“仓廪时才知礼节”。国家遭变故,民生变贫弱,国家自然不会太平。非居米兰之人,恐怕难以理解米兰人“要吃饱和富裕”的诉求。办世博会,上海可是投入4000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无论北京和上海,都需要奥运会和世博会来提升全球知名度和国家形象。但是对于像米兰这样的时尚之都,并不需要浮名。关键是,米兰世博花了13亿欧元,虽然远低于上海世博会,但是对于危机中的意大利,对于公共财政意识极强的米兰市民,他们对于米兰世博会可能视为负担和鸡肋。

而且,就在米兰世博会开幕前,一些筹委会人员因为受贿而被捕。耗费公帑且有贪腐情事,米兰人迁怒于世博会似乎也是有情可原。正如反世博会运动发言人吕卡所言,在2015年11月1日世博会闭幕的第一天,人们才会清晰地意识到意大利比办世博会之前更加贫穷了。

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承办一场宏大的世博会,这恰是意大利政府和米兰这座城市的尴尬。意大利总理伦齐本想以一场世博会为后危机时代的意大利“冲冲喜”,但不想给一场骚乱给搞砸了。

现在的欧洲,不仅是希腊和意大利的街头“热闹”,法国也因移民问题发生骚乱。极右势力的鹊起,IS(伊斯兰国)恐怖势力的渗透,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欧元区的内讧等等,每个因素都会游行示威并升级为骚乱。而且,从意大利到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对于非洲移民非法从海上到路上的涌入,也导致欧洲认反全球化和排外情绪的爆发。

欧洲的现实困扰,从经济到民生从移民到宗教再到反恐是成系统的。要破解这些矛盾,除了欧洲走出经济低谷,还需各国政府一起努力破解各国面临的诸多社会民生问题。更要者,对于那些靠着“民主”而坐大的右翼势力,欧洲各国更须善用民主智慧,不能让极端势力占了上风。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文章转自南华早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