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与中国合作,但不能强迫它改变
洪博培 伊恩·布雷默
发表时间:2013-06-08 17:27 来源:纽约时报

从周五起,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将在加利福尼亚进行为期两天的会谈。

是该谈谈的时候了。

美中关系不断出现新的摩擦:贸易争端、围绕朝鲜问题的紧张气氛、减少碳排放的辩论,以及对中国进行网络攻击的指责。

奥巴马总统已经成功连任,可以无需再担心人们指责他推行绥靖政策,给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得的关注。而中国,随着领导层换届,它也正面对一个崭新的开始。

美国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必须抓住这一机会来改善关系;如果错过了,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到现在为止,奥巴马的对华政策一直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为主。奥巴马政府的“转向”亚洲政策--将注意力和资源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已经让中国政府中很多人相信,华盛顿想要努力抑制中国的发展,对它的抑制方式与冷战期间美国试图阻止苏联势力的扩散一样。

遏制应该是美国战略的一部分。但在遏制的同时如果缺乏开展对话的真诚努力,将会令中国积蓄起怨恨情绪,将竞争转化为冲突。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对两国乃至全世界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的损害控制政策并不充分。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污染制造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其最大的债主。如果华盛顿和北京不在尽可能多的领域进行合作,我们将无法让全球经济重获平衡,无法缓解气候变化,无法控制流氓国家制造的麻烦,也无法维护亚洲的和平。

奥巴马及其代表该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希望中国是他们想看到的样子,而是接受一个真实的中国。

这是中国唯一能接受的方式,而美国也没有能力去强迫中国接受别的。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一个十足的例外主义国家,数百年以来一直如此,喜欢制定新规则,而不是接受新规则,且中国将和美国竞争亚洲霸权和全球霸权。

然而,至少在目前,奥巴马可以不去提北京做不到的要求,如建立全球合作关系来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扩散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这样奥巴马就能赢得习近平的更多信任。但若要建立所谓“两国集团”(Group of Two)以应对世界主要问题,这其中也有中国领导层无法接受的风险。中国认为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承担不起美中关系正式升级后带来的全球性的新责任。

反过来,习近平则可以保证,中国将继续向美国公司开放国内市场,加强产权保护和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习近平就能赢得华盛顿的更多信心。

如今正是两国领导人大胆设想的时候。奥巴马和习近平应该开始制定一份原则宣言,这样一份文书能提升和明确两国的合作。

1972年,在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总统结束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时,美中两国政府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联合公报。公报提到了两国的“不同意识形态”、个人自由、贸易、朝鲜半岛统一问题、日本及台湾问题,并称“美中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这份公告及由此开启的对话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外交成果之一。

七年之后,两国发表第二份公报,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2年发表的第三份公报则针对的是台湾的未来。

要想发表新的公开声明,双方都要有所退让。有一些代价和风险是中国不会接受的,因为它们可能危及中国国内的稳定局面。例如,中国不会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因为中国担心生产放缓会致使数百万中国工人失业。如果为摇摇欲坠的欧元区提供支持意味着需要与除德国之外的政府合作,中国就不会去担负重要的角色,因为只有德国具备它信赖的稳定性。而且中国不会改变在台湾、西藏问题上的立场。

但如果美国提供一些中国想要且需要的激励措施,中国能够而且将会有一些举措。

中国将会十分乐意发表一份能让习近平在国内高调炫耀的声明,同时在一部分经过谨慎谈判后得出的双赢项目中担负起责任。因此,新公告应该包含一些通过谨慎谈判达成的协议--共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在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合作,采取协调一致的策略,缓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冲突。

在一些中国领导人认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上,美国无法迫使他们改变走向,这并不说明美国软弱。指名道姓地批评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手段。但中国绝不会因为美国的反对而改变处理这些核心问题的方法。我们不能让批评的声音压过呼吁在其他领域开展合作的声音。

因此,奥巴马不要指望中国在西藏问题、中国与其邻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的领土争端问题,以及一系列人权问题上会出现很大动摇。奥巴马能够使美国采取一种坦率的方式,承认中国的核心利益,使美国在适当的情况下充当可靠的调解人。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已经为两国带来了丰厚利润。1985年,美中两国的贸易额只有77亿美元(当时约合231亿元人民币)。2000年的总贸易额达到1160亿美元,到了2012年则急剧增长至5360亿美元,促使美中两国回到正轨,建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关系。但双方的某些做法削弱了对彼此的信任。

奥巴马政府努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的发展,太平洋沿岸的一系列国家都加入了这个庞大的贸易协定。中国认为,TPP的设立意在孤立自己,并拒绝加入,因为该协定将迫使中国开放那些尚未做好准备应对竞争压力的经济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非要把它视作威胁。加入TPP的那些国家应该继续和中国建立新的商业联系,来缓和认为该协定是专用于孤立中国的担心。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在为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设置障碍,没能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并且发展“自主创新”项目,不公平地限制中国技术领域的外国投资,但同时中国在美国经济中的投资在快速增加。网络空间内的冲突也在加剧,有证据证明,中国的黑客也在寻求开展间谍、偷盗和破坏活动--将美国的知识产权置于危险境地。在这个领域,奥巴马必须继续积极有力地捍卫美国的利益。

美国应继续通过外交和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途径,向北京施加必要的压力,促使其开放。目前,达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不可能的。但与此同时,美中在扩大、加深贸易和投资关系、避免不必要冲突上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本着这样的认识,美中谈判人员应该开始工作,设计一份“贸易投资框架协定”,为接下来几年达成更宏伟的协议奠定基础。为避免最近几年产生的一些惨痛的投资冲突再度出现,华盛顿也必须明确,美国哪些地方以及美国公司的哪些方面是欢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而哪些不是。

除此之外,美中双方应成立一个工作小组,直接向奥巴马和习近平汇报,该小组主要的职责是以一种冲突风险最小化--尤其是网络空间冲突--的方式,明确划定双方的底线。这将能确保,在双方政府官僚机构时有误解的交流中,那些好的想法不会被埋没。

美中双方可以提供给对方的东西很多。一个更具可预见性的国际安全环境可以使双方受益。美中都是国际石油的主要进口国。中国有巨量页岩气储备,并想要对其进行开发,美国有技术以及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一个更加节能的中国将降低美国的能源价格,减少环境破坏。

不应该因为某个领域没能取得进展,而减缓另一领域的工作进程。竞争是会有的。北京也将继续努力发展其国家资本主义体系,并出于自身需求去操纵汇率。讲政治改革方面的大道理不太可能有什么好效果。

习近平和中国大多领导人认识到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要进行重组,但他们没有看到开放的态度是实现改革的手段--而任何来自美国的说教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现在美中之间不存在核威胁,可以集中精力加强双边关系,另外也不存在一个将两国财富分开来的柏林墙。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美中现在是以一种经济上一损俱损的方式捆绑在一起的。

对于一个时机成熟的伙伴关系而言,这是个好的起点。

(作者曾在2005-2009年间任犹他州州长,在2009-2011年间任美国驻华大使;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系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总裁)


责任编辑:杨晓娟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