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美欧自贸协定谈判初析
吴正龙
发表时间:2013-03-01 09:12 来源:国际网
上月,美国和欧盟宣布,今年将启动美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美欧的GDP总量和贸易额分别占全球的一半以及1/3以上,这两个经济上“大块头”要在两年内完成谈判,构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美欧互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国,平均关税已降到3-5%之间。当前,阻碍双边贸易增长的主要障碍,一是剩余的关税壁垒,二是“边境内”监管障碍。美欧建立自贸区已酝酿多时,之所以最近能取得突破,主要原因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多哈谈判陷入僵持的情况下,美欧双方都试图通过自贸协定谈判,消除上述障碍,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目的。
但是,美欧要完成自贸协定谈判仍然会困难重重。消减剩余的关税相对而言难度不太大,而决定谈判的成败将主要取决于农业和“边境内”监管障碍这两大棘手问题。
农业对美欧双方来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欧盟对农业补贴数额之高达到年5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美国年度支农经费为110亿美元,占全球第三。政府对农副业补贴增加了财政负担,同时又人为地抬高了食品价格。如果美欧自贸区谈判能取得相互开放农产品市场,同时又相互降低或取消农产品补贴的成果,在债台高筑、赤字高企的当下,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是,各自的农业利益集团会轻易作为让步吗?成千上万农场主会同意吗?大西洋两边的政客能承受失去农业人口选票的风险吗?此外,欧盟对美国转基因农产品、荷尔蒙肉制品以及鸡肉的限制也是困扰双方的难题。
至于双方所力推的监管统一,对于自贸谈判也将构成巨大挑战。一是涉及面广。双方交易量巨大,无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还是投资,只有符合输入国的标准或认证或规定才能成交。而现在美欧各有各的规定,互不“兼容”。除了传统产品外,随着新兴技术的涌现,又出现了诸如云计算、纳米技术、电动汽车、互联网服务、绿色能源、智慧电网、网络安全等新产品和新领域,这些领域也迫切需要制定新的规则。二是美欧双方都已形成各自的监管体系。欧盟有关这方面的规定汗牛充栋,长达10万页之多,美国在这个领域也丝毫不亚于欧盟。两个体系各自独立,如有变动,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是监管能否统一是两大体系的碰撞,是利益的博弈。美欧一直试图实现“贸易管理规则一方批准,两地自动适用”的设想,但经过17年的努力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怎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预计,这方面的谈判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过程,究竟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然而,尽管美欧自贸谈判八字还没一撇,但美欧领导人却都宣称,这是一次改变全球贸易游戏规则的谈判,且毫不掩饰地夸口说美欧贸易协定将成为全球制定技术规定、标准和认证的“模板”。显然,美欧的意图是,绕开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在科技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制高点,通过区域贸易安排,主导形成更高、更新的贸易规则,重塑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对此,中国要有一份淡定和自信。只要中国练好内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调结构转方式”的力度,保持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就可掌握主动。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世界力量对比日益均衡化,没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任何全球性问题包括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改革,都不可能获得妥善解决。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前驻克罗地亚大使)
责任编辑:杨晓娟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