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欧债危机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蔡方柏
发表时间:2012-12-25 11:25 来源:国际网
欧债危机是欧洲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发展模式等危机的集中表现,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欧债危机爆发后,虽然欧洲领导人不断探索和改变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举措,但造成危机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欧盟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但需要欧盟领导人固结合作,并通过大胆的改革共同应对。欧债危机给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只要中、欧间照顾彼此核心关切,以合作共赢方式处理分歧,就能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领导人不断探索应对方案,特别是2011年底以来,改变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举措:签署财政契约、建设单一的银行监管机制、正式启动欧洲稳定机制(ESM);欧洲央行先后出台了“长期再融资计划”和“直接货币交易”购债计划;提出构建真正经货联盟路线图。上述举措对防止危机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方向是正确的,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到缓解。
二、造成危机的结构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重债国经济和债务不可持续。阻止危机蔓延的“防火墙”不够有力。德、意两国将面临大选,其内政因素对欧债问题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欧债危机尚存变数。
第一,最近欧元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同意向希腊发放491亿欧元的救助货款,支持将其债务在2020年降至占GDP的124%。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即使希腊将其债务占GDP的比例降至120%,仍不足以重回经济增长轨道。希腊债务问题仍是欧元区一大难题。同时,西班牙的经济、财政、债务、失业率等问题还在持续恶化,银行不良资产仍在增长。如西债务问题一拖再拖,最后可能变得更难解决。意大利经济也处于下行轨道,意央行数据显示,意国债已增到19729亿欧元,占其GDP123%。虽然蒙蒂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使财政赤字降到达标水平,但这又可能导致意经济今明两年陷入衰退。
第二,欧盟内部发展严重失衡,南北欧、东西欧差距还在扩大,成员国立场更难协凋。
第三,对重债国救助缺乏更有力措施。向ESM申请救助条件苛刻,西班牙至今不敢申请全面救助。ESM救助能力仅为5000亿欧元,远不够应对西班牙、意大利债务问题。
第四,欧元区经济陷入二次衰退,今明两年可能是负增长;德国经济增幅下滑,法国经济、债务、财政赤字形势令人担忧。这可能使欧债问题再起波澜。
第五,德、法、英三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德国实力上升、法囯影响下降、英国边缘化的格局。这使欧债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
欧债危机是欧洲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发展模式危机的集中表现。这决定了欧债危机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三、危机倒逼效应使欧洲领导人认识到,唯有团结合作才有出路,同时欧盟也拥有足够经济实力应对目前的局面,因此,欧盟不会散伙,欧元不会崩溃。
第一,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2011年其GDP高达16.27万亿美元,并拥有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源。解决欧债问题欧洲不缺钱。
第二,欧元是欧洲一体化最大成就。德法是欧元区最大受益者。德国财长在德议会强调“德国人从欧元区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好处比任何人都多”。因此,德法轴心仍是维护欧元地位的主要力量。
第三,欧盟、欧元区及欧央行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正在取得成效,缓解了市场不安情绪。  
欧元虽不会崩溃,但欧盟和欧元区治理模式难以为继,亟须进行改革。
一方面,德国坚持财政紧缩和结构改革,让危机进一步演变,以迫使欧元区国家逐步让渡财政主权,推动欧元区迈向真正经货联盟。另一方面,欧盟和欧元区推进同步一体化已不可能,德、法等国将用“多速欧洲”推进一体化建设。奥朗德总统已明确表示,“欧洲应该以多速发展的模式,由不同的圈子组成”。
然而,变革进程将是漫长、曲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元区还要再过5年或更多的时间才能从债务危机中恢复过来。她说,“认为一两年内问题就能解决的看法是错误的”,“我们需要屏住呼吸5年甚至更长时间”。
四、欧债危机给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次危机在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中欧贸易和欧盟对华投资下降。据我囯海关统计,2012年前8个月,我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4.9%,今年1至7月欧盟对华实际投资为39.7亿美元,同比下降2.7%。这突显欧债危机对我国冲击。
其次,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有新发展。今年继对我国输欧日用陶瓷等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欧方又启动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
再次,欧元将持续走弱,人民币则相对升值,削弱我产品竞争力,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困难。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欧元资产,欧元贬值,给我造成损失;欧、美、日等大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导致大宗商品市场动荡,推高通胀风险。
中欧关系虽面临上述挑战,但合作共赢是主流,有利于推动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第一,中欧均释放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危机的信号,增强了政治互信。中方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元和欧元区稳定。欧盟领导人范龙佩、巴罗佐曾共同撰文指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规划与速度对欧洲及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欧盟和中国随时准备将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中方向欧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继续投资欧元区债务市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取得了“雪中送炭”效果。同时,加强了与欧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缓解了欧债危机压力。
第三,中方加大了对欧洲投资力度。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投资均超过了欧盟对华投资。这为中国加大对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中方增加了从欧进口高新科技产品和设备,中欧还可进行高新科技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第三国市场。
总之,中欧的共同利益远多于分歧。只要照顾彼此核心关切,以合作共赢方式处理分歧,就能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瑞士、法国大使)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