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马晓霖:全球经济零星重启艰难康复
2020-05-08 17:35
目前全球抗疫总体仍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局部战场胜利或形势好转,并未改变整体态势。因此,世界各经济体大面积复工复产估计在今年6月才有望拉开帷幕,也许到9月份才能迎来更为乐观的局面。不过,全球化已是延续千年的人类交往现实和路径,不可能逆转,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去中国化”或孤立、隔绝中国的臆想会发生。
邹治波:疫情将把全球化推向何方?短期回摆难挡长期继续加深
2020-05-07 16:44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化进程遇挫:许多国家的产业自主意识上升,出现国家主权让渡回摆,反全球化思潮升温。但影响和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即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不变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发展必将促进和加快全球化。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逐利性,绝大多数国家不可能发展全要素产业链而不需依靠其他国家。因此,疫情可能会使全球化出现某种程度的回摆,但不会改变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势。
孙立鹏:新冠疫情冲击美元霸权
2020-04-26 17:33
新冠疫情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市场出现“美元荒”。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推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是为刺激美国经济,实则将通胀和债务压力传给世界,这将严重透支美元信誉。新冠疫情下美元霸权正遭削弱,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已悄然发生。
苏浩:抗疫合作提升东亚区域整合进程
2020-04-20 17:34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同遭遇、经济复苏的共同挑战,必须化危为机,将其转化为东亚合作升级的新机遇。通过各国务实协作,推动物资供应的机制建设,实现金融产业的制度合作,最终建构一个生命相连和命运与共的区域共同体。
芮明杰:中国受益于供应链全球分布,不应过度解读外迁
2020-04-16 17:23
企业从产业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考虑进行跨国转移,极大部分还是从自身经济利益、生产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疫情之后,估计会有一些企业的产业供应链或供应商会搬出中国,但也不见得会搬出很多。如果对产业供应链迁移有担心,那么正确策略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球合作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徐长文:疫情冲击日本经济下滑 综合商社加大对华经贸合作力度
2020-04-15 17:25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的快速蔓延,企业、家庭等均受冲击。对此,日本政府2020年2月以来实施了两轮紧急经济对策,促进疫情好转及经济回升。同时,由于疫情的冲击,不仅使日本对外经贸合作萎缩,日本与中国合作也举步维艰。不过,日本最大的两家综合商社均加大了对中国经贸合作力度。
张燕生:多国经济刺激政策得失镜鉴
2020-04-03 17:24
对中国来说,其他国家经济刺激计划探索可资镜鉴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按照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式制订经济刺激计划。其次,把保障民生放在与科学抗疫及复工复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再次,关注疫情中经济救助计划的社会效用。
张茉楠:本次全球危机的影响路径更复杂,后续风险难以估量
2020-03-31 17:29
本次全球危机是几十年来全球未曾经历过的一次危机,它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完全不同。首先,影响路径和方式更为复杂且不可预知。其次,短期内经济共振效果更为明显。第三,经历过两次危机后,金融财政政策已严重透支。
张茉楠:做好应对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准备
2020-03-27 16:08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50万,这是经济全球化以来人类首次面临病毒全球化蔓延所带来的重大挑战。面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灾害,以及可能到来的经济冲击,必须充分估计其对中国及全球经济影响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利用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霾的时间窗口,争取战略主动,化危为机,加快新的全球布局。
李昕:全球经济衰退恐成定局,大萧条判断为时尚早
2020-03-26 16:15
现阶段,“经济活动显著下降”确实满足NBER对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至于全球经济衰退是否构成史上第二次大萧条依然需要从衰退的持续期与衰退对就业市场等宏观经济基本面指标的冲击程度进行事后研判。
1122条
上一页
1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113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