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有意突出哈里斯作为美国建国以来的首位女性副总统,不仅旨在宣扬美国女权运动的成就,也是为民主党自由主义议程取得的“进步”喝彩。而且,拜登乐于给予哈里斯较高地位,也是希望用她锋芒毕露的形象,弥补自己稳健有余、活力不足的“人设”。同时,拜登政府显然有此考虑,即在事发突然、拜登不能亲政的情况下,哈里斯可以迅速“补位”,保证白宫正常运作。 |
3月28日,美国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新闻公布其“重大发现”:白宫网站已把美国新政府的名称从“拜登政府”改为“拜登—哈里斯政府”,同时白宫的官方推特账号也将栏头标语从“欢迎来到拜登白宫”改为“欢迎来到拜登—哈里斯白宫”。福克斯新闻解读称,这项“史无前例的”称谓改变或许意味着白宫准备提升副总统哈里斯在政府中的地位。更有阴谋论者认为,鉴于拜登年事已高,且近期口误频发、接连摔跤,这一变化或在暗示拜登已不掌握实权,白宫已开始为哈里斯“继位”做铺垫。那么,到底该怎么看这一变化呢? 美国副总统的“生存状态” 美国副总统在历史上曾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谈不上有多大权力。美国宪法规定,当总统被免职、死亡、辞职或丧失履行权力和责任的能力时,其职务应移交给副总统。因此,副总统职位的设立主要是“备不时之需”。历史上曾有八位美国副总统因总统去世而被“扶正”。而在美国政治史上的大多数时间里,副总统职位一直受到某种程度的蔑视,首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就曾称,副总统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不重要职务”。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副手托马斯·马歇尔则称,“副总统的唯一职责就是每天早晨在白宫打上班铃,再就是问一问今天总统的健康状况如何。” 美国副总统的职权很大程度上并不由自己决定。美国宪法规定的副总统的唯一正式职权是主持参议院工作,并在参院投票出现50∶50的情况时投出关键一票。历史上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多数情况下副总统不会出现在参议院,而是由参院最年长的参议员作为临时参议长代替副总统行使职权。在小布什政府末期的2008年,由于参院税法改革投票出现平局,副总统迪克·切尼现身国会打破僵局。特朗普执政初期的2017年2月,由于参院对德沃斯的教育部长提名投票出现平局,副总统迈克·彭斯最终投下一票保德沃斯过关。副总统是否在参议院出现并行使职权,取决于参院自身投票情况,如果没有平局,都没有投票机会。 副总统拥有多大职权还取决于其与总统的关系。按理说,作为地位仅次于总统的国家行政长官,副总统拥有协助总统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然而,在现实中总统与自己潜在“继任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总统候选人在选择自己的竞选搭档时,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其是否能与自己在政治上“互补”,可以最大化地吸引选票。拜登作为白人男性候选人,就有意选择兼有非洲裔和亚裔血统的女性参选人哈里斯作为搭档,取得较好的催票效果。副总统往往在当选后会化身“隐形人”,只有在总统需要其现身时候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副总统会代表总统出席某些礼仪性场合,但很少自己抛头露面。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副总统的职权逐渐扩大,例如克林顿的副手戈尔较多参与了政府环保与科技政策的制定,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则由于深度介入外交与国家安全决策,被称为“美国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 为何哈里斯地位得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将副总统与总统并列称呼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纽约邮报》就指出,特朗普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都曾将总统、副总统的名字并列作为当届政府的称谓,只不过没有在官方网站上这样挂出来。“拜登—哈里斯政府”称谓之所以出现,只是美国新政府希望副总统在行政部门中的地位高一些,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得更具体而已。福克斯新闻的解读显然过度了,反而暴露出美国保守派在特朗普下台后试图分化拜登和哈里斯的不良居心。 白宫有意突出哈里斯作为美国建国以来的首位女性副总统,不仅旨在宣扬美国女权运动的成就,也是为民主党自由主义议程取得的“进步”喝彩。2016年大选期间,民主党就利用民众对特朗普歧视女性行为的不满,大打“女性牌”,夯实自己的女性权益“代言人”形象。从2017年反对特朗普歧视女性的“妇女游行”开始,再到后来反性骚扰的“我也是”(Me Too)运动,女性选民乃至女性参选人成为民主党抗衡特朗普的“开路先锋”。2018年中期选举当中民主党掀起的“粉红浪潮”创造了美国女性参政的历史高峰。当年产生的116届国会中,女性众议员首次超过100人,同时国会首次出现女性穆斯林议员、首名索马里裔女议员、首名巴勒斯坦裔女议员,当然还有原住民(印第安人)女性众议员等。2020年美国大选,身为牙买加移民与印度移民之女的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哈里斯最终打破美国女性参政的“玻璃天花板”,成功当选首位女性副总统,也是首位非洲裔副总统,这当然是值得民主党大书特书的“成就”。 拜登当过副总统,自然理解副总统的职责所在,将心比心地愿意提升而不是降低哈里斯的地位。拜登作奥巴马总统的副手时,曾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辅佐奥巴马,使其成为“伟大的总统”。但他也是奥巴马的“亲密战友”,乐于成为奥巴马决策时咨商的“最后一个人”。拜登当副总统时,打破常规在白宫设立办公室(美国副总统的办公室一般只设在白宫以外),可随时面见总统,其权力范围也涉及外交、国家安全、经济等多个领域,尤其经常就美欧关系问题发表意见。拜登乐于给予哈里斯副总统较高地位,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用她锋芒毕露的形象,弥补自己稳健有余、活力不足的“人设”。 尽管不能明言,拜登政府显然有此考虑,即在事发突然、拜登不能亲政的情况下,哈里斯可以迅速“补位”,保证白宫的正常运作。毋庸讳言,78岁高龄的拜登即使精力再充沛,也垂垂老矣,更何况他早年因患脑动脉瘤接受过两次开颅手术,还因皮肤癌做过手术。在2020年大选期间,拜登的口误、忘词总是被媒体炒作。当选后,拜登在遛狗时不慎足骨骨折被迫穿上助行鞋,也引起媒体哗然。此外,前总统奥巴马的医生曾披露拜登的健康状况,称他心律不齐,还曾因睡眠呼吸暂停进行过鼻腔手术,而脑动脉瘤病史更让他有“中风的风险”。拜登还患有胃食管反流、季节性过敏等病症,虽然这些病症对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不足为奇,但对于手握重权的美国总统则丝毫不能大意。从此意义上讲,让年富力强的女副手增加曝光度,甚至上手负责某些政策议程,以备不时之需,对拜登都是有利无害的。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