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徐长文:随着经济复苏中国出口所占份额将再度上扬
发表时间:2021-01-14 17:53 来源:国际网
最近,国际权威机构普遍预测,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复苏。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为加快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战略时机和坚实基础。同时,中国对主要国家的出口所占份额也持续上扬,但有部分日本人担心,随着未来日本从中国的进口持续增长,中国是否会把贸易作为政治手段加以利用。对此大可不必担心。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权威机构普遍预测,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复苏。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12月1日发表的预测认为,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2%,主要经济体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只有中国经济实现1.8%增长,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也将达8%水平,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为加快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战略时机和坚实基础。

最近,日本媒体也频繁报道,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依赖于中国”支撑更加鲜明了。尽管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对中国进行分阶段制裁政策,以及新冠肺炎持续肆虐,致使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等,但是全球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仅未减反有进一步增长之势。尤其是近来,中国对主要国家的出口所占份额持续上扬,已创迄今为止的最新纪录。特别是最近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5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目前世界最大经贸合作组织。媒体普遍认为,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的存在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深受各国消费者的欢迎,所以在出口市场占有份额不断上扬。据国际贸易中心收集的约3800个品种的商品分析、整理的数据,中国占50%以上市场份额的商品2019年已经达到320个,占总数的近10%。这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的仅有61个品种相比较,增长了5倍以上。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1、对美欧出口诸多商品先抑后扬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受美国大打贸易战的恶劣影响,中美贸易曾一度下滑,但是2019年后,双方贸易却出现戏剧性的逆势回升态势。主要是中国生产的生活用品深受美国消费者喜欢,对美出口增长加速,如小型电脑增长66%、空调机增长57%、化妆台及马桶增长80%。随着中国企业对亚洲及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的积极开拓,不仅液晶材料商品出口增加,夹克衫及电熨斗、搅拌机等2019年新增加了50%以上,非常引人注目。

进入2020年之后,中国出口商品的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进一步提升。从中国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国的出口市场占有份额看,新冠疫情暴发以后的2020年1-3月份出口曾一时呈萎缩态势,而疫情出现稳定后,中国出口再度恢复性增长。4月份后增长20%以上,并超过最高水平的2015年出口增长19%的水平。

据天津海关方面人士说,“办理的有关出口手续确实在增加”。中国国内的供应链已经先于其他国家迅速得以恢复。另外,转移海外生产的部分企业也回到国内生产,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出口增加。天津市贸易公司的人士也说“目前接受的来自国外企业的自行车及家具的订单已经足够安排两年以上时间生产了”。

2、日本应正确看待中国出口依存度问题

日本媒体报道,对中国出口的依存度提高,加大了进口国的风险。今年春天日本在新冠疫情中,就发生了国内需要大量口罩和医疗器具,而国内的供应却存在着极度不足问题,必需增加从中国进口来缓解。而要摆脱对中国的依存度,必不可缺地是调整和提高日本国内供应链,然而,增强国内供应链也非轻而易举。

日本政府实施的促进制造业回归国内、并提供一定金额的补助金措施后,确实已有1760个企业报名回归国内生产。其中既有生产半导体的,也有生产有关医疗产品的,还有一家生产家庭用口罩也可在国内直接改造、提升生产医疗用口罩等。

但是,很多企业投入生产后却出现严峻的入不敷出的亏损问题。例如,防护用长衫,日本国内用量很大,虽然国内也有生产,但价格高昂难以销售。所以,2020年5-7月份,从中国的进口大幅增长,已占总进口数量的80%以上。日本媒体评论说,日本国内企业生产的防护用长衫,“如果政府不出面收购并免费分发给医疗机构,日本国内产品根本无法与中国产品竞争”。

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近邻,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双方在进出口贸易中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两国完全可以友好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中日两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正如日本三菱化工公司的越智仁社长所说过的“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一切都必需日本自己生产”。如汽车车灯所用的红色树脂等产品就应该继续使用中国生产的,日本必需从成本及规则的现状等方面综合地做出判断,否则事倍功半、劳民伤财。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130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第一贸易伙伴都是中国,欧盟和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关系密切,也是对中国出口依存度增加的重要因素。加之自由贸易圈的迅速扩大,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不仅国外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中国商品也会持续地流向国际市场。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0年6月发表的研究报告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后,通过削减关税等创造的明显成果是,到2030年世界的出口额将比目前增长约5000亿美元,而其中的2480亿美元将是中国创造的。同研究所的报告还认为,“亚洲的供应链相互依存关系将更加密切”,当然获益最大也是中国。而未参加RCEP的印度和台湾地区,则将失去很多出口增长的良机。

日本媒体认为,未来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仍将持续增长,而中国是否也会把贸易作为政治的手段加以利用,有部分日本人表示担心。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的主席研究员斋藤尚登也指出,“在医疗等重要领域中,必需确保一定的国内生产,经常保持对中国依存的风险意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与友好合作,中日恢复邦交以来的经贸合作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双方信守承诺,出口商品货真价实、按时交货,合作成果将日新月异。而对在经济上与中国拉关系、套近乎,而在政治却紧跟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压的国家或地区,也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这是其咎由自取,只能检讨其自身原因。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