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孙海潮: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20 16:47 来源:国际网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或将延续数十年。为应对疫情,多国采取宽松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亏空,为今后发展留下重大隐患。同时,美国领导力减弱,全球合作动摇,大国不和等特点将更加突出。此外,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暗淡,地区和国家间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将提升,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和社会活动全面重启,全国人民欢度国庆和中秋长假,旅游和消费重现兴旺之际,世界却迎来新冠疫情的第二波高峰。各国医疗资源再次陷入极度紧张状态,医务人员苦不堪言,政府面临巨大压力。消极抗疫的美、英、巴西三国领导人均被感染,更使国家和民众深受其害。

美国继欧洲成为“震中”之后一直“当仁不让”,特朗普政府违背科学、抗疫无能的表现和无端攻击并退出世卫组织的举动,激起国际社会强烈批评,也导致美国政治、经济与社会严重混乱。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决战阶段之后,白宫成为重大感染源。10月1日,特朗普感染紧急入院,目前是否在“带病”竞选仍有疑问。10月8日,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上将感染,后又爆出参联会多数成员染病并全体隔离的消息,成为美军参联会历史上最惨重事件。特朗普曾预言若美国死亡10万人,便说明政府领导有方,但现已死亡21万人,感染人数达总人口的1/40,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却说本来预计会死亡220万人,现只死亡21万,同时不忘推卸责任和甩锅。美国千余名医疗科技人员联名批评联邦政府抗疫不力,认为国家正处于卫生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世卫组织再次提出警告: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疫情蔓延形势永不算晚,美国没有理由控制不住疫情。

欧洲第二波疫情来势凶猛且面积更广,报道称病毒正在迅速失控。法、德、英、西、比、意、荷等欧洲国家感染人数屡创新高,相继宣布采取全国性紧急限制措施,关闭酒吧、餐馆并禁止群体性活动。马克龙宣布巴黎大区和里昂马赛等大中城市处于最高警戒和实施“宵禁”,默克尔指出德国处于“极为严峻的大流行阶段”。10月16日,主持欧盟峰会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因接触过疑似阳性感染者而提前离会,第二次自我隔离。出席峰会的芬兰总理马林出于同样原因也提前离会。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因正在隔离而不能与会,改由捷克总理巴比什代表波兰参会。这些都是欧盟历史上的首次。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疑是出席欧盟外长会议期间被感染,致使奥地利全部内阁成员接受检测。欧盟已决定下次峰会将在线上举行。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欧盟虽是27国的领导机构但作为有限,成员国整体上仍在“各扫门前雪”的自救模式中挣扎,更因担心影响经济而难以采取断然措施,只能“进一步退半步”或“进一步退一步”。

新冠疫情不光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而且也是范围最广和感染人数最多的全球性疫情,有鉴于此,佩戴口罩是最简单易行的预防手段,但却在欧美遭遇到极为强烈的抵制甚至引发众怒和命案。极右和极左组织利用人们的心理争取支持,法国演艺界人士也借以扩大影响。政府政令因遭遇强烈反对而难以顺利执行,反对派则扬言必须追究政府责任。上半年疫情泛滥之际,各种大型赛事和抗议活动仍照常举行。疫情稍趋平稳之后,政府迫于压力全面开禁,为病毒在更大范围扩散埋下隐患。马克龙在势不可挡的第二波疫情来临后于10月14日宣布,将于三天后在有关城市实施“宵禁”,人们利用“缓冲期”举行“抢救式”聚会,更有人在禁令生效前一小时举行抗议活动。发达国家抗疫不力为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坏榜样。印度和巴西感染人数紧随美国,拉美形势持续恶化。

联合国从政治上把新冠疫情定性为二战后最为严重的国际危机,世卫组织称之为人类历史是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从经济和金融方面将其定性为继1929年“大萧条”、2008年“大衰退”之后的2020年“大隔离”经济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相互依赖和交织程度空前密切的形势下,全球性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之大和涉及面之广均超出想象,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和破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由3%调高至4.9%,美欧平均衰退6-8%。欧洲研究机构预测美欧分别衰退6.5%和8.4%。世界各国都难以承受疫情持久化导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欧美领导人则更加担心经济衰退影响自己的选票。美国出台“无限量宽松”的财政政策,欧盟经反复协商达成7500亿欧元的经济纾困计划,对预算和公共债务设限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已彻底放弃。这些举措能否会产生预定效果尚难预料,但巨额财政亏空已构成“财政悬崖”,为今后的发展留下重大隐患。美欧多国的公共债务均远超过GDP总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20年的全球债务已达90万亿美元,几乎与GDP总量持平。2021年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与GDP占比将达1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分别达65%和50%。主要经济体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财政措施达12万亿美元,由于经济衰退致使税收减少,要使庞大的债务规模恢复到正常水平将是后疫情时期各国面临的紧迫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新冠疫情灾难远未结束,各国应着手处理疫情期间积累的债务。世界经济攀行之路仍然漫长,崎岖且充满未知因素,极易遭受挫折。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疫情使全球1.5亿人陷入绝对贫困,近20亿人口的就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强调,新冠疫情使世界粮食供应倒退10年。

新冠疫情使世界加速贫困化的同时,富人更富的现象却更加突出。瑞士联合银行(UBS)报告指称,全世界2000个亿万富翁的资产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增加27.5%,达到创纪录的10.2万亿美元。特斯拉公司总裁埃隆·马斯克的资产由370亿美元增加到1030亿美元。

国际舆论认为,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将会延续数十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撰文指出,新冠疫情发生后,国际体系中既有的美国领导力减弱、全球合作动摇,大国不和等特点将更加突出。美国知名学者约瑟夫·奈文章指出,新冠疫情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秩序“系统管理员”地位遭到削弱,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前景暗淡,地区和国家间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关系学界就疫情是否可能成为“历史性转折点”发生激烈争论,对疫情后国际体系和大国关系变化,民粹主义强势崛起,全球性贫困化加剧等问题深感忧虑。约瑟夫·奈在美国《外交政策》上撰文,认为疫情未尽是“历史转折点”,但承认疫情已对美国人的生活、就业、就学以及对社会的态度产生持久影响,两极分化加剧可能造成社会混乱甚至瘫痪,既促使美国国内政策变化,也可能对美国外交和地缘政策产生影响。

历史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重大变化。诸多偶然性集成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便会形成历史的必然性。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造成的影响和可能引发的变化,还有待观察。我们有必要对一切可能的变化预做准备。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前驻外大使)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