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沈丁立:美国真要在亚太部署中导吗
发表时间:2020-08-26 18:18 来源:国际网
尽管美国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没有国内政治上的障碍。如果特朗普总统还能连任,那么未来几年美国现行的与中国进行中程导弹发展竞赛的势头,很可能将延续。但其亚太盟国大多反对其在本国部署中导。若美国强行在亚太部署中导,很可能进一步引发在亚太甚至印太更大范围的中导竞赛,以至于恶化整个地区的安全形势。

日前,美国总统军控问题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亚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在研发中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正是日本等盟友未来所期望且必要的防卫能力”,他还称日本将成为考虑部署的地点。美国可能将在亚太部署中导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自去年退出《中导条约》以来,美方就恢复了原本被该条约禁止发展的陆基中导项目。去年8月,美军先是把海基战斧巡航导弹系统放在陆地进行发射试验,突破了《中导条约》禁止的500公里射程下限。之后,美国不仅先后提出发展射程分别为900公里、1600公里,以及5000公里的陆基中导计划,它还提出财政拨款要求,以便为其海军陆战队采购48枚战斧陆基巡航导弹。

根据白宫2017年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已把中国当作全面防范与竞争的对象。美国国防部于2018年发表了《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总结了过去20年来国防优势逐步削弱的原因,提出了美军强势归来的目标。此后,美国年度军费迅速攀上7000亿美元的高峰,势必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展开军力竞赛,从而维护与加强它在本地区与全球的强权地位。

在美国看来,中国对于核力量发展仍保持相当的克制。尽管中国还在进行核威慑现代化升级,但北京无意与美国进行全面的核竞赛。不过,当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时没有纳入中国,导致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在发展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方面不受国际条约的制约。对美国来说,尽管它依然拥有强劲的海基中导能力,但中国目前的中导能力已对它构成有力挑战。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复杂,更重要的是,我们尚未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这就要求我国作为一个陆海权大国,必须发展强大的、由陆制海的包括中导威慑在内的国防能力。这是我们威慑一切内外分裂势力的物质基础之一。

因此,围绕中国正当的国家安全利益以及美国强权控制亚太的既得利益,中美之间的这场中导竞争难以避免。问题是:美国从试验到部署还有多远的距离?如果它在亚太部署,可能部署在哪里?部署之后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第一,本届美国政府已下定遏制中国的决心,它不甘心在对付中国或者其他对手的军事能力时,自家武器库中只有海基巡航导弹可选,而对方可能拥有核常兼备的陆海基导弹与巡航导弹。

美国在签署《中导条约》前曾拥有过陆基战斧巡航导弹,因此它再度恢复这一能力并不存在特别的技术挑战,何况它还可以将目前部署的海基战斧发射系统移为陆用。无论美国升级过去的陆基系统还是目前的海基系统,它的发射平台均已具备基础,继续升级研发的资金需求不会十分庞大。

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没有国内政治上的障碍。如果特朗普总统还能连任,那么未来几年美国现行的与中国进行中程导弹发展竞赛的势头,很可能将延续。美国可能在几个岛链方向,在若干不同的射程内,同时构筑起针对大国海军出行的陆海基中导反舰体系。

第二,美国如果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它会部署在哪里?美国要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只能考虑本国在亚太的国土或属地,或与盟国协商部署在它们的土地上。美国在亚太,尤其是西太与中太的选择并不多,只有澳大利亚、日本、夏威夷、关岛、韩国和菲律宾等。像印度、越南和新加坡等国与美国尚无同盟关系,在不具备同盟联防的前提下,美国的陆基中导是无法登陆这些国家的。

韩国曾因允许美国在其国土上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与中国关系严重紧张。中韩双方如今已经通过韩方调整相关政策得以改善关系。“萨德”反导系统虽是防御工具,但由于它兼具美国地区与全球军事系统的前端侦察与拦截功能,在韩部署必然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对于在韩国国土上部署一个表面上只起防御作用的反导体系,中韩关系尚且为此一度相当紧张,那么,在韩国已经承诺不再允许部署更多“萨德”系统的情况下,首尔大概很难同意美国在其国土上部署射程至少在500公里以上的进攻性陆基中导了。

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对于美国可能在自己国土上部署进攻性陆基中导也会相应谨慎。中国发展中导已有多年,菲律宾和日本都知道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在涉及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等大是大非时保持对超级大国的可信威慑,所以即使它们不赞同中国的一些做法,但在利益权衡时并不会完全倒向美方。至于美国考虑在澳大利亚部署陆基中导,鉴于澳的地理位置,这一选择不具备很大价值。

第三,如果美国强行在亚太,譬如在关岛或夏威夷部署中导系统,那么很可能进一步引发在亚太甚至印太更大范围的地域与次区域的中导竞赛,以至于恶化整个地区的安全形势,而这在冷战结束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因此,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恶性循环,大国之间保持流畅对话和理性互动将十分重要。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文章转自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