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钱乘旦:居危思危,做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充分准备
发表时间:2020-05-19 17:45 来源:国际网
“区块化”可能是今后世界的变化趋势。由于美国致力于摧毁由它一手主导的全球化,但全球关联又不可分割,两股力量对冲,冲出以区域为载体的若干“区块”。区块内部有较强联系,区块之间形成互动;以区块互动为依托,便形成新的全球关系。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将缓慢失去其独霸地位,成为与其他“区块”对等的一个区块。新一波“全球化”与过去“全球化”最大的不同,是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各区块分头化解内部矛盾,区块间则寻找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既是黑天鹅,也是灰犀牛。说它是黑天鹅,因为它把世界各国都打得措手不及,防不及防;说它是灰犀牛,因为它所显现的变化趋势由来已久,疫情只是把变化的速度突然提高几十倍,原本五年或十年之后才能看到的情况,瞬间就展示在人们面前。疫情过去后世界会怎样?无论人们做何种推测,有一点是肯定的:不会再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去。

问题出在反全球化。虽然人们说:全球化过程从大航海时代就开始了,但真正的全球化要等两件大事发生后才会出现,一是西方殖民体系崩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二是苏联解体,两级世界不复存在。这两件事都意味着,由殖民帝国或两大阵营长期分割的世界真的连在一起了,各国清除了彼此的藩篱。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才真正起步。但这是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当时美国有两大优势,第一,它作为“新殖民主义”的典型国家,本来就不受老牌帝国的疆界限制,能把手伸向世界很多地方;第二,它在两个阵营的对抗中胜出,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软、硬两方面实力。挟其种种优势,美国把“全球化”变成了“美国化”,从中攫取各种好处。打一个比方:全球化如同切蛋糕,美国切下70%,其他发达国家切下20%,剩下的残羹剩饭,分给其余的一两百个国家。经过这一波全球化,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大了。

然而所料不及的是,有一些穷国凭借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大的组织力量、勤奋的劳动和难得的机遇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形成了所谓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是其中之一,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这使发达国家感到错愕,尤其是美国,它开始认为自已吃了亏,于是就想扭转由它一手建立的全球化世界秩序;如有必要,甚至摧毁它。

这个趋势在一二十年以前就开始了,“反全球化”悄然出现。如果说早期反全球化是由贫富不均引起的,是穷人穷国反对富人富国的全球化;那么现在的“反全球化”却是由美国发动的,是富国对穷国的反全球化,反对穷国的发展努力。世界格局由此而变得动荡不安,就仿佛一个平静的水池突然被一艘巨无霸舰船全力搅动,要把其他的小船掀翻——富人的“反全球化”和穷人的“反全球化”全然不同,它对世界的破坏力极大。这个过程在疫情之前就开始了,但疫情爆发以数十倍的力量加快了其速度,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仇恨情绪的蔓延再加上无良政客的煽动就更助长了国际社会的撕裂,全球化显然岌岌可危。

那么,疫情之后会怎样,全球化是否能恢复?最好的结果是人们从疫情中看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从而恢复全球化势头,使其向造福全人类的方向发展。但在目前的局面下,这种前景不容乐观。人们于是求其次,想象若美国加快“退群”步伐,出现一个没有美国的全球化。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没有美国的全球化是不现实的,美国也没有去实行孤立主义的愿望;其次,即便美国真的退出“全球化”,那么剩下的全球化由哪一个或哪几个国家来主导?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具备条件——再过五年或十年也许可以,但疫情改变了历史的进度,未来的世界风险重重。第三种设想:世界再次一分为二,两个阵营互相对峙,“全球”变成了两个“半球”,形成了“半球化”。但“半球”以什么为标准呢?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发达与不发达?穷国与富国?似乎都不像。当今的世界不是一分两半,而是多极并存,群雄并起。美国建立单边霸权的努力已遭受重大挫折,发展中国家正在争相发展。我认为,疫情之后这个趋势会加强,形成一种新的世界格局,我称之为“区块化”。

“区块”组合在过去几十年中已非罕见(比如在欧洲、南美、东南亚等等),而“区块化”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中世界的变化趋势。当美国致力于摧毁由它一手主导的全球化、而突发疫情又强化了反全球化的冲力;但同时全球关联已不可分割、共存共荣是既成事实时,两股力量对冲,便可冲出以区域为载体的若干“区块”。区块内部有较强的联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区块之间则形成互动;以区块互动为依托,形成新的全球关系。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将缓慢失去其独霸地位,成为与其他“区块”对等的一个区块。新一波“全球化”会在区块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它与过去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最大的不同,是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各区块分头化解其内部矛盾,区块间则寻找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然而在旧体系退出、新体系形成的时刻却充满了危险,任何不测事件都可能发生。中国恰恰处在各种危险的风暴眼上,我们一定要“居危思危”,做好应对准备,有备无患才能行稳致远,未雨绸缪才能胸有成竹。

(作者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世界史研究院院长、博雅讲席教授,文章转自“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