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能源 > 正文
董春岭:“负油价”阴霾下的全球能源大变局
发表时间:2020-05-18 18:14 来源:国际网
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且全球石油储备空间接近“饱和”,致使全球能源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在新的能源现实之下,是选择全球化还是区域化,是选择大国竞争还是国际合作,这是世界面对的一道选择题。这道选择题的结果不仅将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走向,也将成为决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的一个“分水岭”。

4月20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5月合约结算价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是自石油期货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这一价格意味着:卖家为了让买家接货,不仅原油不要钱,还愿意倒贴运费。这一景象颠覆了很多人对商品交易的传统认知,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可谓“史无前例”。石油这一战略资源似乎正由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变成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它折射出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新现实,对“页岩革命”以来业已形成的美国能源产业链和能源金融市场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对全球能源地缘格局也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一能源领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成为新冠疫情下“世界变局”加速的一个印证和缩影。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出现此次美国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跌入负值这一历史性事件有其技术性原因:如纽约商品交易所为了吸引更多投机炒作基金,近期特意修改了软件系统,使负油价交易成为可能,且取消了熔断机制;大量5月期货合同持有者未能及时移仓换月,在即将到期面临被迫进行现货交割时,其限定的交割地(美国内陆城市、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却因一段时期以来的产能严重过剩而出现了原油库容爆满、储存和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当牛奶过剩时,奶农可以将其倒进河里;当石油过剩时,卖家却不能将其倒进河里,只能忍痛花高价让买家将其运走。”由于违约成本、现货交割成本要远远高于倒贴平仓的成本,投资者纷纷采取倒贴的方式吸引买家,恐慌性抛售原油期货,导致了“负油价”的出现。

“负油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石油供需市场严重失衡的新现实。在供应端,由于“页岩革命”,美国获得了解锁这种储量可观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武器。特朗普执政以来,着力借助“页岩革命”的东风,通过加大石油生产与出口,进一步加强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控制力。同时,华尔街大量的投资涌向了油气生产行业,这一行业成为投资者的“提款机”和吹大美国股市泡沫的催化器。2018年,美国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头号产油国,同时也首次成为了能源净出口国。从2008年到2018年,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的48%来自美国页岩油,如今美国的原油产量份额已经高达18%(沙特是13%,俄罗斯是12%)。受此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份额争夺战”愈演愈烈。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在“欧佩克+”框架下的减产保价合作,全力开启生产,以“牺牲价格保市场份额”的方式同美国开始了战略博弈,而由这种份额之争所导致的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形成。在需求端,由于可再生能源价格的持续下跌、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不断增强,世界正处于新的一轮能源转型过程中。2008年以来,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始终保持在2%以下。近期,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冲击和影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目前全球估计有超过40%的人口被隔离在家中;大量的企业停工停产,经济陷入衰退;飞机场成为停机坪,各国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受疫情影响,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大幅下降。与去年相比,今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可能至少每天减少1500万桶以上,比沙特史上最大单日产量还要多。在经济衰退和全球化“被病毒暂停”的双重打击下,国际能源学界权威学者丹尼尔·耶金警告“世界石油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迅速崩溃”。为了缓解供需失衡的状态,世界主要产油国在今年4月达成了减产协议,但这一协议需要等到5月才能开始生效。今年第二季度将是原油需求最疲软的一个季度。

全球石油储备空间接近“饱和”

虽然由于严重的供大于求,今年油价已经下跌到了20美元/桶左右,但在美国,不少的页岩油企业即使亏损严重却依然不愿停产。这一方面是受油气企业和华尔街金融机构签署的生产协议约束,停产所带来的违约损失要比亏损额大得多;另一方面是由油气企业产业链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油气生产企业只是庞大产业链中的一环,一旦停产就会中断整个产业链,造成连锁反应,再想要复产和恢复这个链条将非常困难。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只能选择挺过这段困难时期,美国本土石油产量未出现大幅萎缩。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扩散,虽然能源需求被快速遏制,但由于主要的能源州受疫情影响较小,能源生产并未受到根本性影响。

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的压力集中传导到了素有“美国能源中枢”之称的库欣。库欣位于美国本土中心位置,这里不仅是全美原油管道的交汇处、全美期货原油的交割地,有分配输出全美原油的职能,而且还拥有约7600万桶原油的庞大储备空间。库欣有史以来储量达到的极值是6950万桶。而美国能源信息署4月初的统计显示:4月10日当周,库欣的石油库存约为5500万桶,较一周前增加了570万桶,其储油能力已经接近80%。如果按每周增加500万桶库存计算,库欣在一个月之内将用光所有的储存空间。这正是美国和全球石油存储空间的一个缩影。该机构预测,按照当前美国和全球原油生产速度和消费速度推算,美国将在今年5月用光全部的石油储存空间;同时,全球石油储存空间将在今年6月达到饱和,开启“满负荷运转”。如今,全球大型油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储油装备,租金价格也不断水涨船高。据彭博社报道,目前散落停靠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海上油轮上所装载的石油,已足够满足今年全球1/4的石油需求。

全球能源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当前,在美国国内,“页岩革命失败论”正被舆论热炒。与低油价带来的亏损压力相比,美国储油能力被耗罄带给油气企业的压力更甚。继美国知名页岩油公司惠廷石油在4月1日宣告破产之后,30天内美国已经有5家上市石油公司申请破产。据美国能源咨询公司RystadEnergy数据显示,若石油保持在20美元/桶左右的低价,将有533家油气企业在2021年底前申请破产;若油价跌至10美元/桶,将有超过1100家公司破产。由于美国页岩油气开采建立在资本市场不断向企业注资的基础之上,“页岩革命”正在资本的加速逃离中趋于停滞,而这种经济风险和悲观情绪正被传导到股市,由此加剧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无独有偶,整个西半球非常规油气开采行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加拿大的油砂油和巴西的盐下石油开发都在新的能源现实中陷入衰退,之前被追捧的“西半球能源中心”的前景也趋于暗淡。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的能源新现实恰恰是“页岩革命”战略影响的具体体现:一是非常规油气开采极大地减小了人们对“能源峰值论”的担忧,增强了各国通过市场手段维护能源安全的信心。二是美国、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与份额”之争正打破美洲、亚洲、欧洲三大地缘板块的界限,加速一个全球化的而非区域化的全球石油市场的形成。三是美国已经通过“页岩革命”掌握了调控全球能源价格的钥匙,美国油气企业的机动产能将成为市场化调节能源价格的杠杆。四是能源来源多元化将打破传统油气生产大国利用特殊地位将能源作为外交武器的现状,买方消费市场力量正成为全球能源格局转换的新动能。

新的能源现实之下,是选择全球化还是区域化,是选择大国竞争还是国际合作,这不仅是美国面对的一道选择题,也是世界面对的一道选择题。这道选择题的结果不仅将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走向,也将成为决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的一个“分水岭”。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