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沈建光:2019全球经济的三大灰犀牛
发表时间:2019-05-08 18:00 来源:国际网
虽然近期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在全球治理结构变革、政治极端化、宗教文化冲突加剧的今日,全球经济仍有三大灰犀牛值得警惕:通胀上行终结超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光荣孤立”下的民粹主义;中美贸易谈判出现变数。

2019开年以来,全球经济一扫2018下半年的阴霾,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美国一季度GDP大增3.2%;英国、德国制造业PMI均开始止跌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亦有好转;而中国一季度更是录得开门红,出口、信贷、消费、工业、投资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超预期表现一举扭转了此前极度悲观的情绪。

虽然近期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在全球治理结构变革、政治极端化、宗教文化冲突加剧的今日,全球经济仍有三大灰犀牛值得警惕:

通胀上行终结超宽松货币政策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央行纷纷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走出衰退。美联储长期保持了低利率,日本央行实行零利率政策已经有20年历史,而欧洲央行的三大基准利率中,主要再融资利率长期为0,边际贷款利率0.25%,存款利率-0.4%,实质上也是零利率政策。而3月美联储会议声明退出加息,欧央行会议重启长期定向再融资操作(TLTRO),全球主要央行再次同时转向鸽派。

在全球主要央行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全球失业率同步走低,然而通胀却迟迟未到,主要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的通胀都在2%的长期目标以下,经济复苏进程迟缓,菲利普斯曲线、欧肯法则等传统经济学理论纷纷失效。美国3月PCE同比增长1.5%,欧元区CPI也从2018年10月的2.3%高点迅速下行到2019年初的1.4%-1.5%的水平,日本通胀更是长期在1%以下,宽松货币政策下“低通胀+低失业”的组合似乎成为新常态。

然而全球经济是否真的毫无通胀压力?笔者认为,在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全球财政支出空前增加、政府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迟到的通胀是否会卷土重来,值得警惕。

今年以来,全球油价已经累计上行超过28%,诸多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全球资本市场也已累积了较大的资产泡沫,全球范围内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足。而中国猪周期也已启动,预计年内CPI将温和上行。如货币宽松政策继续,外溢的流动性逐渐传导至实体经济,不排除未来全球通胀将重新抬头的趋势。而所谓的新货币理论的基石是低通胀,如果通胀上升,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将终结。

欧洲“光荣孤立”下的民粹主义

在全球科技浪潮风起云涌,金融科技、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创新方兴未艾的今日,这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基本由中美科技巨头引领,欧洲国家严重缺席。笔者近期参加了伦敦金融科技峰会,强烈感觉到欧洲在科技领域的“政治正确”和“另类”视角,很多议题关组注金融创新的道德规范和数据隐私保护,如GDPR、MIFIDII等数据保护和市场监管展开,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创新应用的讨论。

这其中固然有欧洲自我保护、在成熟固化经济体中科技创新试错成本较高等原因,但更加深层的原因或许同欧洲长期以来的精英意识和优越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美国在全球经济、科技领域独领风骚,而沉湎昔日荣耀、以生活品质和慢节奏著称的的欧洲大陆则显得同这个快步前行的时代格格不入。英国脱欧延期后英国软脱欧甚至再次公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一民粹主导的闹剧究竟作何收场,仍需观察。

同时,欧债危机后,欧盟深受难民潮、恐怖袭击、核心同边缘国家分歧加大的困扰,加之经济复苏乏力,主流政党麻烦重重,正在不同程度受到民粹主义政党的冲击,民粹主义政党在各国支持度空前高涨。近年欧洲各国的右翼民粹党都逐渐走出边缘地带,包括法国的国民联盟,意大利五星运动,希腊的金色黎明党,英国独立党,荷兰自由党,葡萄牙、瑞士和丹麦的人民党等党派在内的民粹势力都在本国的政坛中扮演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角色。而主要国家里,默克尔已卸任德国基民盟领导人,法国国内“黄马甲”运动呈愈演愈烈之势,总统马克龙的民众支持率也已陷入低谷,2019年前景低迷的欧洲或许会遇到更强烈的民粹风暴,民粹政党对欧洲的经济政策影响值得警惕。

中美贸易谈判出现变数

前期稳步推进的中美贸易谈判近期突生变故。5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宣布,周五将提高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至25%,而且很快会对另外数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在笔者看来,特朗普态度转变的目的在于加速谈判进度,属于促成协议尽快达成的极限施压策略。去年5月以来,中美贸易谈判围绕双方分歧最大的条款如贸易协定执行机制的落实、国企补贴、扩大开放机制等进行了多轮磋商,前后已持续接近一年时间、大大超出既定期限。对中国来说,谈判给了中国经济宝贵的调整窗口期,开年以来中国内部压力也有所缓解,相继迎来经济和政策拐点。但协议久而未决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故而希望通过此次远高于预期的苛刻条件让中方进退两难,通过不断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做出更多让步,以达到美国想要的结果。

而近期以来美国的众多变化也给了特朗普政府更加强硬的底气:今年以来美国经济企稳回暖、一季度数据向好,4月非农就业超预期达到26.3万人;民主党内部四分五裂,并无一个强力候选人能够同特朗普角力2020年总统大选;而共和党内部对华鹰派声音占据主导,侧面要求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更加强硬以应对国内政治压力。这些变化都导致特朗普在对外政策上更加“有恃无恐”,希望通过“漫天要价”来迫使中国让步,接受美国的条件,这也符合特朗普一贯的谈判风格。

虽然特朗普的突然变脸给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蒙上阴影,但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对于中美双方和全球来说都至关重要,前景黯淡的全球经济也很难承受一个不确定的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双方均期待协议的达成,中国在前期谈判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程度的战略性让步,主动扩大开放,夯实经济复苏基础也符和中国经济的内在需求。预计中美在此次逆风波折后,仍将大概率重新坐到谈判桌前,在相互试探、妥协、让步中继续谈判,直至协定最终达成。

但也必须看到,中美之间竞争的长期性,中美在技术、金融、政治、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的分歧也在不断加大。双方多维度的大国博弈,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的走向。

(作者为FT中文网专栏作家,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