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是奥巴马,只有非理性才能对付金正恩的冒险行动。金正恩近五年在核武器所取得的进展,除了个性使然之外,还有就是外部大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红线”。现在这个“机遇期”已经结束。在生存和核武之间,只能选其一。 |
朝鲜半岛局势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随着美国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从新加坡北上进入朝鲜半岛周边海域,“临战”气象一目了然。可以说,朝鲜半岛的战争阴云密布,美国和朝鲜如果还在进行时间竞赛,终点可能就是战争。除了战争或投降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呢?朝核换生存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在生存与朝核之间,金正恩会选择哪一个呢?这一“决断”也关系到半岛的战与和。 对金正恩来说,朝核开发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口,终极目标就是形成对美国的核威慑力。无论第六次核试验还是远程弹道导弹的发射,都会在理论上对美国构成核威慑力,尤其是远程弹道的发射。金正恩上台五年多来,最大的“政绩”就是让朝鲜成为核武拥有国,距离对美国的核威慑力也是一步之遥。如果迈一步,可能就成为真正的核武国家,但是也踩踏了美国的红线。金正恩是想在美国发动突袭之前实现核梦想,而美国则试图在朝鲜跨过临界点之前,“解决”这一个大麻烦。当双方为了自己的目标而竞赛的时候,可能终点却是意想不到的战争。 对美国来说,绝然不能接受朝鲜成为拥核国家,这对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信誉是巨大的打击。在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的20多年间,美国并没有真正重视朝核的真实威胁,而是与朝鲜形成了“双簧”,保持了东北亚的战略张力,实现了美国对日韩的牢固掌控。现在情势发生逆转,朝鲜若能对美国西海岸构成核威慑力,意味着美国对朝政策的彻底失败。因此,除非朝鲜停止或冻结核导开发,否则美国无法再漠视朝核问题。 美国出手袭击叙利亚,朝核问题骤然紧张。美朝双方都心知肚明,美军投向叙利亚的导弹对朝鲜也是警告。朝鲜几乎是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对叙利亚的“侵略”,美国对叙利亚的干涉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这次打在叙利亚身上,疼在朝鲜心上。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毫不讳言,空袭叙利亚就是对朝鲜的警告。对朝鲜来说,引起震动的并不是美国的战斧导弹有多厉害,而是美国空袭的“突然性”以及特朗普红线的“有效性”。划定红线了,就不会食言。 在习特会之后,围绕朝核而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变化。美国调“卡尔文森号”进入朝鲜半岛,蒂勒森在媒体公开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接受了美国关于朝核问题到了非常危险状态的看法。中国的六方会谈代表武大伟访问韩国,从公开报道可以看出,中韩一起给朝核画了红线,即不要进行第六次核试验或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日美外长会面重申,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说,中美日韩已经形成关于朝核问题的基本共识和底线,甚至是红线。 面对这样的情势,朝鲜的反应是一贯的,就是以“超强硬”来应对。至于金正恩会不会踩红线,尚未可知,但可以确信的是,迈过红线就是深渊。虽然中美日韩对于朝鲜踩线的反应可能不同,但在联合国追加“强有力”制裁措施是必然的,甚至可能会涉及到使用武力。即便联合国的制裁还是停留在经济层面,特朗普桌子上摆的是所有可能的选项,包括在朝鲜半岛部署核武器、斩首行动以及“去核”打击等。当然,朝鲜毕竟不是叙利亚,一旦诉诸武力,就意味着承担大得多的风险,即便朝鲜的核武器没有发射,自我爆炸带来的核泄漏也是非常可怕的。 美朝之间是相互威慑,美国航母编队压境并不是推翻朝鲜政权,而是朝鲜的核导开发,朝鲜以目前的核导能力,防止美国的“先发制人”或“斩首”行动。任何威慑都需要可信度,美朝之间的相互威慑不仅不稳定,而且是个悖论。美国对朝鲜威慑成功,就意味着朝鲜的失败。无论朝鲜还是美国都没有做好来一场战争的准备,但是又在战争边缘徘徊。当然,美朝之间是不对称的关系,朝鲜的议价能力有限,目前朝鲜还有以核武换生存的机会。只有当美国对朝鲜的战争威胁变得真实可信的时候,朝鲜才会让步,“卡尔文森号”战斗群并不是来战斗的,而是“准备”战斗的。 朝鲜应该明白,美国对朝的军事袭击,并不是常规的战争,必须是“一招毙命”的绝杀。如果美朝僵持下去,最终朝核问题就会变成金正恩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朝鲜军队、劳动党,甚至国家的问题。如果通过外部的压制不能实现金正恩与党、军、国家的分离的话,美军最切实可行但风险系数极大的动作,就是针对金正恩本人的突袭。届时,金正恩面临的问题就是要生存还是要核武。没有核武,可能也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但是毕竟有时间和空间去转圜;如果美军动手,就像奥萨马那样的斩首,就什么都没有了。 特朗普不是奥巴马,只有非理性才能对付金正恩的冒险行动。金正恩近五年在核武器所取得的进展,除了个性使然之外,还有就是外部大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红线”。现在这个“机遇期”已经结束。在生存和核武之间,只能选其一。 (作者为中国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