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危机。它具体表现在广大普通民众对“不平等”的现行体制、社会现实的极大不满,以及对极力维护现行体制的精英阶层的愤怒。未来美国无论什么人出任总统,其内外政策都要服从于、服务于华尔街的利益,这是不变的定律。美国统治阶层为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缓和民众的不满,会不会对外采取冒险行动?!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只要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一天,就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必要准备。 |
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总统选举是今年举世瞩目的两件大事,其影响是深远的。 今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离它已加入45年之久的欧洲联盟,出乎世人预料,震惊了全球。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效应正在逐渐显现。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的美国总统选举,以前所未有的“丑态”引发各国舆论的热议。这场在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奇葩”大选,不论如何收场,都会对美国社会和世界形势留下深深的印记。 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危机。它具体表现在广大普通民众对现行体制、社会现实的极大不满,以及对极力维护现行体制的精英阶层的愤怒。普通民众与精英阶层尖锐对立,“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已达到意识形态上的‘内战’状态”(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乔治˙纳什语)。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固有弊端是贫富两极分化,“不平等”是这种制度的主要特征。当今的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化,因而使“不平等”现象扩展到全球范围。从一开始,它就是有利于富人,而不有利于穷人;有利于大跨国公司,而不有利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而不有利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其他发达国家。普通民众和精英阶层由于社会上的经济地位不同,对全球化效应的感受也随之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和英国由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倡导并实行新自由主义,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43%的美国财富,最顶峰的0.1%的人拥有美国全国财富的22%,与占美国人口90%的中下层民众财富总和相当。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公布的数据,英国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英国全国财富的23%;最贫穷的20%的人仅拥有英国全国财富的0.8%。 美英两国广大普通民众正是由于对这种“不平等”感受最深、最直接,因而对现行体制以及维护这一体制的精英阶层就格外不满。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撰写《历史的终结》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日前撰文指出,“在两代人的时间里,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命运落差一直在扩大”,“精英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春风得意的同时,大多数美国民众的收入却始终停滞不前,从而在整个美国社会形成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等级如今重新成为美国政治的中心”。他还尖锐地指出,“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都没能善待衰落的群体,成了美国制度的代表性问题”。 美英两国普通民众和精英阶层的对立,除去是社会制度本身造成的之外,两国政治精英们的所作所为也起到不小的负面作用。 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事关国家政治走向,这种国家大事本不宜采取“全民公投”方式做出决定。卡梅伦首相出于政党私利匆忙做出举行“脱欧公投”决定后,导致社会大分裂。由于对欧洲一体化的不同感受,精英阶层多主“留欧”,而中下层民众赞同“脱欧”者居多。公投使得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因在社会上的经济地位不同本已存在的分歧,更进一步尖锐化。英国政府不仅没有对“脱欧”势力做解释疏导工作,反而危言耸听地历述“脱欧”的种种损害。更不当的是,英国政府还冀图借助外力对“脱欧”派施压。欧洲各国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甚至远在亚洲的日本首相安倍,纷纷发声力挺英国“留欧”。美国不仅奥巴马总统亲自出面告诫英国不得脱欧,而且竟然先后动员13位前国务卿和前国防部长、8位前财政部长、5位前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官,以发表谈话、联名致函英国选民等多种方式警告英国不要脱欧,否则必须承担严重后果。如此露骨地干涉英国内政,令英国公众极其反感。事后,英国媒体称,美国做为英国的“特殊伙伴”,为自身利益向英国民众公开施压,起了反作用,使支持“脱欧”力量急剧增加,最终导致“脱欧公投”变成“公投脱欧”。 几年前美国曾发生震惊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虽然这一反映美国基层民众对美国现实社会不满的活动,被当局以“扰乱社会秩序”为名加以取缔,但并未能平息民众的愤怒。这次美国大选给包括一部分中产阶级在内的更为广泛的美国广大普通民众发泄对现行体制的不满,对维护现行体制的政治精英阶层表达内心愤怒的机会。“特朗普现象”、“桑德斯现象”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 这次美国大选最终演变成希拉里代表民主党和特朗普代表共和党角逐,突出反映美国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尖锐对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共和两党的斗争。事态发展清晰地表明美国精英阶层十分恐惧代表普通民众声音的特朗普的异军突起,千方百计地对其进行打压。共和党大佬的倒戈,在职总统奥巴马公开介入选举,对特朗普进行“讨伐”,这些在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是少见的。这恰恰反映美国精英阶层内心的焦虑不安。 继取缔“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美国统治阶层已通过民主党内部运作迫使桑德斯放弃竞选。看来,不排除共和、民主两党的政客们联手,通过“丑化”、“抹黑”特朗普、暗箱操控选举等手段阻止特朗普当选。但是,无论这次大选如何收场,广大美国普通民众心中的愤怒绝不会随着大选结束而消逝。 美英两国统治阶级如何面对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所折射出的两国国内尖锐的阶级对立问题,是值得密切关注的。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就任后发表的首次演讲强调,当前英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修复公投造成的英国社会的分裂”,她“要推行为所有人而非仅为少数享有特权的人、更多地帮助过去十年里贫困无助的人的经济政策”。人们从中可以看出,英国可能将主要采取其传统的“改良主义”举措来缓解社会矛盾。 美国无论什么人出任总统,他(或她)的内外政策都要服从于、服务于华尔街的利益,这是不会变的定律,因为美国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当前美国内外遇到的挑战,归根结底也是这种社会制度造成的。其内外政策和称霸全球的战略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军方现极力鼓吹扩充军备,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近期更鼓噪准备打一场新的世界战争,美国统治阶层为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缓和民众的不满,会不会对外采取冒险行动?!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只要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一天,就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作者为中国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欧盟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