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府精心制定新的经济刺激措施,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打脸。而且IMF最近在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预测中,对日本经济形势也不看好。认为2016年经济增长0.5%,2017年增长将降至0.6%。表明国际权威经济机构,对未来两年的日本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
2016年7月日本参议院大选、首相安倍晋三第三次改组内阁后,宣布“经济是优先课题。要尽最大努力尽早从通缩中摆脱出来”。并发表了用一切政策手段推动以“安倍经济学”为中心的“劳动改革”,并说年内提出实施计划。新安倍内阁会议还提出了规模达28.1万亿日元(约合1.82万亿人民币)新经济刺激计划。这是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实施的第三大经济刺激措施。(200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37万亿日元经济刺激措施,2009年刺激经济措施规模达56.8万亿日元)其中为应对英国退出欧盟的经济对策,而增加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所占比重最大,达到10.9万亿日元、加强与完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10.7万亿日元、支持“1亿人总活跃”的相关政策推进3.5万亿日元、防灾和地震灾区重建等3万亿日元。 但是,安倍政府精心制定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打脸。2016年8月2日,IMF对日本安倍新经济刺激措施进行指责并提出了建议。 第一,对“安倍经济学”提出的3个目标,即通货膨胀2%、实现经济实际增长2%、2020年实现财政盈余目标。IMF认为,根据目前的日本政策,3个目标“均难以实现”。这是IMF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的极为罕见的、严厉评价。 第二,指出日本的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日本银行总裁黑田东彦虽然说“金融宽松手段没有界限”,但是参与金融市场的众多人士均认为,每年收购80万亿日元的国债早晚会达到临界点。更何况拥有巨额财政赤字的日本再动用财政刺激经济能力已到极限,所以这次动用28万亿日元支持经济增长是不合情理的。IMF认为,“落实包括增加消费税在内的值得信赖的财政健全化计划”更为合理。 第三,在成长战略、结构改革方面,虽然强调了改革劳动市场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放宽就业结构、并在女性、高龄者以及外国人就业中,采取更加机动、灵活的政策。但是,在日本政府推行“一亿人总活跃”方针下,尚需在劳动市场改革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第四,在提高物价上涨政策方面,虽然政府向民营企业一再强调提高工资、促进收入增加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在日本国内支持这项政策的经济学者和经营人士并不多。IMF和国外人士也认为,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已达极限的形势之下,启动增加收入政策需要谨慎,而且是否有效也多持疑问。 第五,日本银行应加强与市场的对话,明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性。首先要提出可信赖的经济、物价等的变化趋势最为重要。如提出难以令人信服的强势经济预测,然后再反复进行修改,就不是真正的进行市场对话。IMF希望日本能对“安倍经济学”的实施全过程进行评价。 IMF最近在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预测中,对日本经济形势也不看好。认为2016年经济增长0.5%,2017年增长将降至0.6%。表明国际权威经济机构,对未来两年的日本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很多日本媒体也评论说,政府债务已经超过1000万亿日元,用财政支出是无法满足资金需要的。而且推行经济刺激措施还涉及资金来源、制度改革等诸多问题,最终落实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实际在经济上能产生多大效果,还有待于今后观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