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区战略框架,地区合作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未来中国如何促进地区合作,就是地区秩序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总体上看,在东亚秩序的建构进程中,中国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要打破将大国崛起与战争、不稳定相关联的传统认识,促进东亚稳定发展,必须着眼于通过地区合作,在与自己利益攸关的地区培育和建立共同利益,消除长期积累起来的隔阂和积怨,探索并逐步确立国际关系的新准则。而中国在东亚地区秩序建构中的探索,不仅影响着东亚地区的安全,亦将有助于促进全球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东亚地区的关系构架事关东亚乃至全球的地区安全。东亚地区的关系构架涉及三个问题:第一是关系构架的逻辑,第二是东亚秩序的历史与现状,第三是涉及东亚秩序变动的四大力量的博弈。 东亚地区关系建构的逻辑 从历史上看,地区关系构架的模式有欧洲、美洲和东亚三种,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洲秩序以霸权秩序为基础;欧洲秩序从势力均衡演化为共同体秩序,并成为这一类地区建构的引领者;东亚秩序源远流长,从软性霸权秩序到现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处于分化的状态,尽管地区共同体的目标已经提出来,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特别是东亚地区关系建构中面临的历史问题,使东亚的未来走向深受关注。 但是,基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同时并存,以及地区一体化与新地区主义的博弈,一种新的地区构建逻辑已经出现。这一逻辑包含如下几个因素:第一是以共同利益追求作为基础,所谓共同利益不仅仅是共同收益,还包括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第二是以各国共担责任、大国承担更大责任为基石;第三是以开放主义为原则;第四是以追求和平安全作为主要支撑;第五是以地区制度的建设为核心路径。上述逻辑将成为东亚地区关系架构的主要逻辑。 东亚地区的历史及现状 关于东亚秩序的历史和现状。二战之后东亚出现了三个地区性的秩序安排,东亚有三个传统的地区秩序,即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美国寻求的门户开放体系和日本主导的“大东亚共荣圈”。其中,朝贡体系和“大东亚共荣圈”都因其不平等性,而难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只有美国领导的东亚安全体系因其霸权稳定性,而得以存续。 近年来,中国的全面崛起、日本在政治上的崛起、东南亚规范性的崛起已经成为东亚秩序变动的新要素,各方力量开始寻求势力均衡。势力均衡可以视为东亚地区进一步合作和地区建构的前提条件,但也势必会导致对大国的战略约束,给地区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东亚地区秩序变动的四大力量博弈 谈到东亚地区关系的构建就不得不谈到东亚地区的四大力量博弈。当前东亚秩序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国、日本、东盟、美国正在展开的新的博弈,以及由此造成的目标达成困境及对地区繁荣的不同考虑。 从当时提出东亚共同体的考虑看,其基本设想是:以中小国家为主导,以问题领域为驱动,以社会互动实践为具体模式,东盟是东亚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的核心,中日韩分别加入这一进程。其主要取向是,从实际需要开始,在进程中不断增加合作的内容,逐步建立整体性的宏观合作机制。然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以东盟为同心圆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迅速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也经历了相对衰退,东亚秩序出现了中国、东盟及美国分别在经济、政治及安全领域各领风骚的“三驾马车”鼎足局面。这一正在涌现的地区秩序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主导的东亚秩序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出东亚地区正在发生的权力转移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和政治生态。 从日本的角度上讲,日本对东亚发展进程始终不能释怀,日本曾经用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企图主导东亚,这样的历史决定了日本对东亚主导地位有着持久的渴望。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自1905年以来,美国在东亚的核心目标就没有改变过,即确保东亚主导地位,维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均势不被打破。而东盟在东亚秩序建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领导者和制衡者的双重角色,但二者内在的矛盾性正在凸显,使得东盟主导推动地区秩序建构的动力不足、创新乏力。 至于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区战略框架,地区合作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未来中国如何促进地区合作,就是地区秩序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 总体上看,在东亚秩序的建构进程中,中国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要打破将大国崛起与战争、不稳定相关联的传统认识,促进东亚稳定发展,必须着眼于通过地区合作,在与自己利益攸关的地区培育和建立共同利益,消除长期积累起来的隔阂和积怨,探索并逐步确立国际关系的新准则。而中国在东亚地区秩序建构中的探索,不仅影响着东亚地区的安全,亦将有助于促进全球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特聘教授,文章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