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谷源洋:国际油价不会重返“廉价石油时代”
发表时间:2015-01-13 16:44 来源:国际网
油价节节下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以及传统能源与替代能源在国际原油市场棋盘上的博弈和竞争。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依然存在两大相反因素左右油价走势,但最终市场将起决定性的作用,驱使各相关方对油价回归理性,2015年油价继续暴跌抑或反弹暴涨的可能性均为有限。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滑入下行通道,从6月中旬每桶102.53美元跌至12月12日的57.49美元,累积下降44%,其跌幅堪比1990年初海湾战争。2015年伊始,纽约油价失守每桶50美元大关。此次国际油价急剧向下滑行,与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油价暴跌不同,其原因错综复杂,影响面宽泛,涌现出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高油价推动原油市场供需失衡,油价下跌是市场“无形之手”对超高油价的一种自我修正

自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经济疲软,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对原油需求减少。然而,西亚北非政局动荡、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美元趋势性上涨却推动油价攀升。在高油价刺激作用下,欧佩克的原油日均产量一直维持在3000万桶以上;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则不断增加开发量和出口量;美国积极开发页岩油气,并逐步解除超轻石油出口禁令;原油进口国节能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等等。上述多种因素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按市场规律,供大于求,价格自然滑落,但过去多年来,油价却一直远远超出欧佩克确定的每桶70—80美元的基准价格。因此,油价下跌实质上是市场“无形之手”对多年来高油价的一种自我修正,欧佩克“不减产”只不过是加速了油价下跌的速度及幅度而已。

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减产保价”转向确保原油市场份额

在沙特阿拉伯的力主下,欧佩克于2014年11月27日宣布不减产,改变了传统以“减产保价”政策,加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这一政策改变的背后,是传统石油生产国与新兴能源生产国之间的博弈,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之间的竞争,并夹杂着美国对俄罗斯间接制裁的“情结”。具体而言,沙特实施的“新政”试图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不惜以降价为代价,捍卫原油市场份额,为此欧佩克前三大产油国沙特、伊拉克和科威特分别降低了向美国和亚洲出口原油价格,以保住业已拥有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丢掉市场份额容易,而取得市场占有率难。沙特等国的理论思维是谁先减产,谁就先让出市场份额,坚持不减产甚至扩充产能,既可以保住原有的市场,又可以把高成本的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不失去现有市场份额,一旦油价反弹,即可弥补回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

二是通过低油价打击非欧佩克产油国。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国家油产量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沙特决定油价的话语权。沙特声称只要求欧佩克单方面减产是不公正的,要减产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必须“同步减产”,但沙特与俄罗斯未能对减产谈判达成共识。欧佩克不减产决定压缩了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俄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表示,欧美制裁和油价下跌使俄每年损失达1300—1400亿美元,导致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因此,沙特不减产等同于间接配合了美欧对俄的经济制裁,并打击了伊朗和叙利亚,这是美国乐见的结果。

三是通过降低油价抑制北美地区页岩油等非常规能源开发。美国页岩油等开发减轻了对欧佩克的依赖,改变了国际油气供给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页岩油开采技术外溢到其他国家,继美国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陆续开发页岩油,进而削弱以沙特为龙头老大的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定价权。沙特等国预计只要油价下跌至每桶55美元左右,美国许多负债的页岩油企业将难以为继。沙特坚持不减产加速油价下跌是对美国等开发新能源的一种牵制,这是俄罗斯愿意看到的结果。

总之,沙特转变石油政策是想起到“一石打多乌”的作用。但沙特“深思熟虑的政策选择”或许只能治标而不治本。据欧佩克发布的世界原油产量展望报告,未来几年,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仍将继续明显上升,市场对欧佩克的原油需求将从2013年日均3000万桶下降到2017年的日均2820万桶。尤其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包括页岩油等替代能源开发成本将逐渐降低,其价格竞争力增强。油价下跌虽影响到页岩油等开采,但美国并不会改变“能源独立战略”方向,这些或许是沙特等国难以抵御的发展趋势,欧佩克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式微将不可避免。

三、国际原油市场不会重返“廉价石油时代”

沙特阿拉伯原油开采成本低于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并拥有雄厚的“石油美元”储备,因此,沙特石油大臣阿里.纳伊米宣称,油价即使是跌至每桶20美元,沙特也不会当作一回事。话虽如此说,但超低油价持续下去,沙特也难以支撑下去,2015年沙特已扩大了财政赤字规模,以维持高昂的社会福利开支和支持经济运转。然而,目前的低油价已经超出了某些产油国的“容忍底线”,导致这些国家经济下滑和政局动荡,因此,纷纷要求在6月之前,提早讨论减产问题。

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依然存在两大相反因素左右油价走势,一是驱使油价下跌的因素,包括沙特坚持不减产政策;美元指数将继续上扬;全球PMI指数低迷;欧洲和日本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以及俄罗斯和伊拉克加速原油生产,上述因素推动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软。因此,有人认为油价下跌势难改,石油“价格战”远未结束。二是支撑油价上涨的因素,包括低油价刺激油气消费;原油库存逐渐增加;各经济体持续温和复苏;世界经济表现略显好转;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仍难以消除;亚洲各主要经济体对原油需求增长;油价跌破开采成本引发石油公司削减产量或降低油井勘探投资,实为变相提振油价。上述多种因素有助于抬高原油价格,特别是石油依然是短期内不可替代的能源,从各方面的预测看,全球石油总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布伦特实际和名义价格依然缓慢爬升。因此,不少人认为本轮油价下跌的底部很难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低跌至每桶32美元的水平,更不会降至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低于每桶10美元的价位。奥巴马近日提醒美国经营者与消费者,油价不会长期这么低,经营者应明智地利用低油价降低生产成本,而消消者则仍需要考虑如何节能,以应对未来油价反弹的必然局面。

由于这场“石油价格战”涉及多方之间的博弈和竞争,最终以什么方式以及在什么时间点上缓和下来目前尚看不清楚。但石油价格“消耗战”长期化,对欧佩克、非欧佩克国家以及美国均为不利,现已有40%的美国小型石油上游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维持正常的业务。商品价格非理性暴跌必须导致非理性暴涨,这是市场的铁律。因此,2015年油价继续暴跌抑或反弹暴涨的可能性均为有限。市场最终将起决定性作用,驱使各相关方对油价回归理性,2015年国际油价将在波动中反弹,但年均价位是多少,其看法不尽相同,有人预计每桶油价在60美元徘徊;有人认为在60—80美元的区间波动,有人则预测原油均价在每桶70—75美元之间。各种不同的预期表明国际原油市场既不会重返“廉价石油时代”,也不会在短期内再度上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价位。沙特石油大臣阿里.纳伊米甚至言称“这个世界可能不会再看到油价回到每桶100美元了”。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世界经济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