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究竟谁在重演“冷战”时期的老一套?
钱文荣
发表时间:2013-09-25 16:01 来源:国际网
如果说以两大军事集团并存和对抗作为冷战的标志,那么可以说冷战已经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从未消失,而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恰恰是美国和奥巴马之类的政客们,是美国在重演美苏冷战时期的老一套,损害国家间的关系,威胁国际安全与稳定。美国是冷战思维的源头。

奥巴马在今年8月9日的讲话中批评普京还停留在“冷战思维”上,说普京“重新上演了冷战时期美苏较量的老一套。”2008年8月,俄格冲突之后两天,普京批评美国一些政客还“残余冷战思维”。他们相互指责对方“冷战思维”,到底孰是孰非?究竟谁在重演冷战那一套老把戏?

众所周知,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历任总统—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一开始都渴望并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希望能借以加快促进俄罗斯的发展和提高俄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他们的基本要求是美国能平等地对待俄罗斯。然而,美国不但不能做到平等对待俄罗斯,而且不断挤压它。这迫使俄罗斯有时不得不为维护国家的尊严、主权独立和战略利益而进行必要的争斗。

冷战结束后,美国和欧盟先后进行了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继而把他们的手又伸进中亚地区,在乌克兰和中亚一些国家搞了颜色革命,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接着又在俄罗斯的邻国和欧洲陆续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对此,俄罗斯不得不做出强烈反应。与此同时,美国从未停止过干涉俄罗斯的内政。美国原先期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会成为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国家,美国帮助俄罗斯制定宪法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但是,美国的这个期望不断落空,尤其是普京执政后,推行主权民主,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和反对美国的干涉。近年来美国在干涉俄内政方面变本加厉,不遗余力。它把俄罗斯重新定义为专制国家,从政治、资金和组织上支持俄罗斯的民主派,派了大批人渗透到俄罗斯的各阶层中和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中去。在去年俄罗斯大选期间,美国近于公开插手,希拉里赤膊上阵,公开批评普京,破坏俄罗斯的选举,力阻普京当选。奥巴马在8月9日的讲话中对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两人采取一褒一贬策略。一个大国的元首对另一个大国的两位主要领导公然采取离间的手法,在世界外交关系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这样下去美俄关系怎么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呢?!

可是,美国把当前美俄关系恶化的责任全归咎于俄方,认为是俄方的“反美主义”和“反民主”导致了美俄关系的恶化。但是,在我们看来,主要责任在美方,或者说美国应负有更大的责任。“冷战思维”的源头在美国。我们中国人对此是有切身体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冷战?笔者查了美英等国多本百科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冷战是相对热战而言,指两个对抗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采取除了热战之外的各种手段进行激烈的争夺和斗争。这里包括各自组织对立的军事集团、经济封锁或制裁和遏制、争夺地区主导权、意识形态斗争等。美苏之间长达46年的冷战是美国首先发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冷战结束后,按理上述这些冷战时期使用的手段都应取消了。可事实上除了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和华约解散可以作为冷战结束的标志之外,其他冷战时期所使用的各种斗争手段,美国一个也没有放弃,有些还在加强。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扩大了。它原先是一个欧洲的军事同盟,现在成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工具,不但威胁俄罗斯的安全,近年来又先后跑到阿富汗和利比亚大打出手。今年4月间,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突防东京,与日本签订了军事安保合作政治宣言,表明北约要进一步插手亚洲和东北亚安全事务。在经济和外交上,美国动辄对中俄采取遏制和打压手段;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也更加激烈了,采用了互联网等先进手段干涉他国内政。在战略上把中俄定为主要潜在威胁和对手。所有这些冷战时期的斗争手段不是都在重演吗?最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披露,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卡莱尔说:美国将像当年对付苏联那样,将精锐部队轮流布置在中国周边,以包围中国。这些不都是冷战思维吗?

笔者认为,如果说以两大军事集团并存和对抗作为冷战的标志,那么可以说冷战已经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从未消失,而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恰恰是美国和奥巴马之类的政客们,是美国在重演美苏冷战时期的老一套,损害国家间的关系,威胁国际安全与稳定。美国是冷战思维的源头。笔者无意为俄罗斯开脱,但大量事实表明,俄罗斯对美国的反制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的“冷战思维”逼出来的。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研究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上官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