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阿拉伯之春”为“基地” 提供沃土
顾正龙
发表时间:2013-03-21 12:57 来源:国际网
“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地区动荡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中东地缘政治。虽然有些国家推翻了世俗的专制国家,它们却没有走向西方式的民主。中东再次出现了伊斯兰化浪潮和国际恐怖主义反弹。中东剧变促使“基地”组织进行策略调整,“基地”组织的意识形态重获吸引力,并为该组织的恐怖活动的扩张提供了空间。伊斯兰政治势力在中东的复兴,不仅增添了极端主义组织的威胁,还有可能将伊斯兰极端主义扩散到中东以外地区。
 
    “阿拉伯之春”在中东演变成反恐战争
埃及被视作全球圣战新基地。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后,在埃及出现的安全真空,使恐怖分子网络在埃及有机会落脚,并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存在。这些网络鱼龙混杂,既有过去的走私团伙,又有新成立的信奉萨拉斐派圣战主义的派别,还有加沙巴勒斯坦组织(包括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分支。除了纯粹的恐怖主义组织之外,规模较小的新政治组织在埃及北西奈省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埃及一直否认有“基地”组织在西奈半岛存在,但2011年10月,“基地”组织首脑艾曼·扎瓦西里曾发表声明,盛赞当年8月18日以色列遭到跨界恐怖袭击,和频繁破坏埃及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管道的行为。有情报显示,来自埃及的多名“基地”组织领导人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进行多年的斗争之后,趁“阿拉伯之春”又回到了埃及;原先被关押在埃及的“基地”分子和领导人员在新政府上台后被释放并可以自由活动;埃及的基地组织与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也不无关联。显然,受到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接管埃及政权鼓舞的“基地”组织,已经意识到政治变革后的埃及已成为全球圣战的新基地和扩大其恐怖活动的肥沃土壤。  
随着叙利亚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叙利亚成为“基地”组织最重要的行动目标。叙利亚内战正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叙利亚反对派在寻求宗教极端势力的支持,默许更多的外国武装人员介入内战。西方大国美、英、法以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土耳其等盟友也在向逊尼派伊斯兰分子提供金钱、军火和顾问等支持。在各条战线上,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势头都在增强。其中与叙政府军作战的武装组织,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的“努斯拉(阿拉伯文意为胜利)阵线,正是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该阵线声称要在推翻巴沙尔政权后,在叙利亚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国家”。令人担忧的是,巴沙尔政权一旦崩溃后,在叙利亚掌握实权的将不是鱼龙混杂、在叙并无影响力的反对派组织如全国联盟,而是那些武装到牙齿、在与政府军血腥战斗中不择手段夺取胜利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有迹象显示,叙利亚目前已成为“基地”组织最重要的行动区域。西方安全部门称,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扎瓦希里在过去3年里向叙利亚至少派遣了3名领导干部,旨在按照他的计划把那里的圣战团体组织起来。在叙利亚最激进的自称“支持阵线”的反对派组织也是“基地”在这个地区的另一分支机构。有消息说,该阵线在叙利亚经营多个大型训练营,培训经受过斗争考验的伊斯兰主义者、来自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老兵等新恐怖份子。该训练营与上世纪90年代阿富汗的“基地”组织训练营一样,其中不乏来自西方的伊斯兰主义者在营地里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制造炸弹和近战技术,尤其引起西方担心的是,“基地”组织在叙利亚正努力谋取化学和生物武器。西方外交人士不无担忧地警告说:“叙利亚正在成为全球圣战分子头号目的地。”
叙利亚现政权倒台势必会影响到邻国,包括曾与叙保持战略关系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和约旦,伊斯兰极端势力可能借机在这些国家卷土重来。特别是黎巴嫩已经卷入叙利亚冲突。该国政坛分成了两个阵营---支持巴沙尔政权派和反对巴沙尔政权派,双方已爆发多次激烈教派冲突。同时,西方国家出于私利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鼓吹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乃至直接干预阿拉伯世界政治转型,并未给阿拉伯民众带来期望的结果,相反却使一些国家陷入内乱、动荡和衰退之中。政治上,这些国家新的政治秩序迟迟无法建立,国内政治派别林立,各种力量间分歧和矛盾凸显,内斗不已。安全上,国内治安形势快速恶化,恐怖活动、暴力事件迭出,一些伊斯兰极端势力也借机卷土重来。
    
    “基地”半岛分支承袭拉登衣钵
积极扶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自身也在经受“阿拉伯之春”带来的冲击。伊斯兰主义极端势力早就对波斯湾富裕的产油君主国虎视眈眈,海湾国家对此忧心忡忡,屡次在海合会会议上讨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危险性。2009年1月,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基地”组织分支合并为“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它与“基地”的全球圣战目标基本一致,是最有可能承袭拉登衣钵的分支。目前,在“基地”组织的所有分支机构中,当数“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实力最强。2011年2月,美国已将该组织列为最有可能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
半岛分支的恐怖活动随着“阿拉伯之春”抗议的声音日趋猖獗。从2009年末针对美国的圣诞航班爆炸未遂案,到2010年的邮包炸弹案,都出自“半岛分支”之手,它已成为“基地”组织的恐怖技术研究中心和指挥策划中心。半岛分支的打击目标也分为近敌和远敌,最初主要袭击沙特王室,石油设施和境内的西方利益,这些活动已对沙特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个国家已不再是中东的稳定绿洲,沙特正在接近它自己的危机点。自2011年也门局势陷入动荡以来,半岛分支的恐怖实力在也门取得了长足进展,占领了也门南部多座城市,势力范围逐渐扩展,曾一度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宣布该市为“基地”组织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首都。美国情报部门也认定,“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近几年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美国、也门及沙特阿拉伯等国目标的恐怖袭击,并可能要把战火引向美国本土,对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发动袭击。从“圣诞炸机未遂案”开始,“半岛分支”显示出强烈的域外袭美意图,斗争策略从防御转入进攻,吹响了袭击美国的号角。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趁乱发展迅速
北非马格里布地区是中东剧变重灾区,该地区的突尼斯、利比亚相继发生政权更迭,尤其是利比亚战争导致武器流散,有利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发展壮大。“基地”组织与北非恐怖组织早在阿富汗抗苏期间就建立了联系,早期成员多受训于阿富汗“基地”训练营。20世纪90年代拉登流放苏丹期间,曾资助和推动阿尔及利亚“萨拉菲斯特呼声与战斗组织”发展,并使其触角延伸到欧洲,建立了广泛的招募和后勤网络,先后在法国等欧洲国家策动多起恐怖活动。北非恐怖组织曾多次宣布效忠“基地”,并于2006年9月正式与“基地”结盟,2007年1月改名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即“北非分支”。近年来,“北非分支”以阿尔及利亚为据点,活动范围不断向周围地区延伸,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建立起庞大的恐怖网络,并建立起了募集人员、资金、武器及策划恐怖活动的新据点。2011年春中东北非动乱以来,“北非分支”趁乱发展,不仅在利比亚偷盗军火,在马里等国新建恐怖训练营,还在摩洛哥等国制造恐怖爆炸案,显示出不凡的恐怖潜力。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组织在中东剧变后发展迅速,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联系日趋密切,大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蔓延的态势。2011年“博科圣地”组织多次在尼日利亚、马里、乍得、毛里塔尼亚等地发动恐怖袭击,甚至卷入了2012年马里政变。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在东非地区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活动十分猖獗,目的是在三国交界地区建立“东非伊斯兰酋长国”。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极端组织绑架多名西方人质,以此报复法国出兵马里。 “北非分支”在萨赫勒地区一方面大搞恐怖暗杀,对法、美和西班牙等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还通过绑架和走私等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筹集经费,甚至在中国新疆“7·5事件”后还扬言报复,对中国在该地区国家的利益也发出挑战。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基地”组织的蔓延和渗透已成为中东动荡外溢效应的重要表现。
以上事实表明,有利于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环境已经形成。中东地区总体形势动荡,一些阿拉伯国家经济困难加剧和民生问题凸显,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反恐在美国中东战略中地位下降,作为美国反恐盟友的部分阿拉伯国家政权倒台,弱化了国际反恐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恐怖主义势力面临的国际压力。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尤其是利比亚战争,导致非法武器扩散,有利于恐怖主义组织获取先进武器装备并有能力发起大规模恐怖袭击。
 
    中东成为培训欧洲恐怖分子基地
美国和西方支持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对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说也没有好结果,减少恐怖主义袭击的目的没有达到,让阿拉伯世界进一步亲美、亲西方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如果中东继续乱下去,离中东不远的欧洲国家日子也不会好过。据西方情报部门的材料显示,“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打算在埃及和叙利亚培训持有欧洲护照的极端主义者,以便在欧洲建立恐怖组织。叙利亚的基地分支“支持阵线”正在规划将其军事行动基地经土耳其向欧洲扩张,为巴沙尔垮台后的日子做准备,使叙利亚成为“支持阵线”也在欧洲国家开展圣战活动的中心。显然,对将来在欧洲发动恐怖袭击来说,持欧洲护照的极端分子特别有价值。引人注目的是“支持阵线”迄今没有使用持有欧洲护照的极端分子在叙利亚制造自杀式袭击事件。“支持阵线”显然不想让他们去白白送死,因为这对“基地”组织来说,他们的欧洲护照将来非常重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面临两大挑战,一是9·11事件之后,伊斯兰世界对西方世界的仇恨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寝食难安;二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构成了直接的挑战。“阿拉伯之春”运动以来,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崛起,令美国等西方国家惴惴不安。如何把“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伊斯兰世界对西方世界的仇恨引向中国,以减轻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西方世界的直接威胁,同时扰乱中国发展进程,瓦解中国对西方战略压力,应该一直是西方国家想做的事情。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大安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