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20日公布的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层内部对资产负债表的大幅扩张感到担忧,多位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委员认为应准备好调整资产购买规模(2月22日 中国经济网)。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实行的一轮又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加上长期基准利率持续保持在近于零的水平,这种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在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同时,对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政策都带来较大影响。美联储决策层内部成员动议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确实是一件大事。 在美联储的会议纪要公布后,全球市场反应较为激烈。20日纽约汇市,美元指数触及81.116的高位,为去年11月底来首见。20日收盘,美国股市从五年高位回落。其中,道琼斯指数大跌108.13点,至13927.54点,跌幅0.8%,创出2月4日以来最大点数跌幅。英国、德国及法国股市的跌幅均超过1.5%。21日亚太股市,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市场基准股指的跌幅都超过1%,中国A股沪综指大跌2.97%。纽约近月黄金期货价格报每盎司1566.20美元,跌幅0.75%,纽约近月原油期货价格报每桶93.87美元,跌幅1.42%。再次验证了“美国打喷嚏,全球都感冒”的说法。 美联储动议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要点是,与会委员普遍认同可以在下一次,也就是2013年3月的决策会议中考虑对当前的量化宽松项目进行一次大幅度的调整。主要调整内容是,对每个月购买850亿美元债券资产项目进行规模缩减,或者是在完全实现所谓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幅改善迹象的既定目标之前就停止采购行动。一个全新的提议是美联储做出一个在相比当前设想的时期更长的时间段内不会开始出售资产的承诺,并以其取代正在进行的资产采购。 笔者分析,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部分委员对继续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担心两点:首先,担心助推全球性资产泡沫,导致应对金融危机的初衷变为酿造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后果。2008年以来的三轮量化宽松已经使得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扩张至3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时间继续推行QE3,其规模可能会超过4万亿美元。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助推美国经济复苏,就业率上升,消费率提高的同时,也使得资产泡沫急剧膨胀,比如:道琼斯指数突破1400点大关,创出历史新高。但是,美国步履蹒跚的经济复苏根本支撑不起股市如此快速上涨,股市上涨严重脱离经济基本面,股市创出新高完全是超级宽松货币投放导致的,泡沫之严重可想而知。其次,这种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延续下去,虽然美国目前通胀率仍稳稳控制在2%以内,但最终出现通胀是必然的,引发全球爆发通胀也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如果提前结束或者压缩量化宽松规模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喜忧参半、利弊互见。弊端在于,突然终止量化宽松政策将引发全球市场短暂的波动。从20日和21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中已经看到。同时,如果美国经济没有明确的复苏信号或者这种复苏基础不牢固,是脆弱的。那么,调整量化宽松政策后,如果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对全球经济复苏将带来严重影响。 美国如果提前结束或者压缩量化宽松规模对全球经济有利影响表现在,将使得全球货币战争硝烟渐渐消退,全球竞争性货币贬值大大缓解。将使得全球潜在通胀大大消退。也使得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体的储备大国美元资产缩水贬值压力减轻。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利大于弊。截止去年底的3.17万亿元外汇储备保值压力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下降;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困境难度减少。从稳增长方面来说,对于恢复中国出口经济大有裨益,对于国内出口企业将带来实质性利好。(余丰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