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张洁: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3-04-20 18:48 来源:国际网
未来一段时期,中美博弈将是影响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因素,鉴于美国及其盟友迄今尚无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意愿,地区安全形势仍将整体可控,但中国面临的体系性压力将持续加大。同时,台海、南海问题仍将保持高温不断,朝鲜半岛正在进入新一轮剑拔弩张的周期。这些热点一旦发生意外摩擦(更不要说重大事变),都将产生“破窗效应”,引发整个地区向阵营对立化发展。此外,地区中小国家的战略自主性提升以及寻求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之外的战略选择,也将对周边地区秩序重构产生一定影响。

战略互信缺失,大国博弈总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双方一致认同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的重要性。此后,双方根据两国元首共识,加强外交高层接触,试图就妥处敏感问题、恢复各层级交往并开展部分领域合作进行沟通。但是,由于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一进程再次被中断。不仅如此,美国及其盟友在2023年继续在科技、经济领域采取“脱钩断链”、在安全领域采取对抗性军事行动,因此短期内中美关系难以出现大的转圜。受此影响,整个周边地区仍将处于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地区秩序走向不明的阶段。

经济与社会安全将是影响周边稳定的重要因素

2022年初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因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权更迭乃至国家混乱,为已经备受新冠疫情折磨的各国敲响了警钟。乌克兰危机引发的粮食、能源危机以及世界经济通胀,使各国经济复苏步伐进一步迟滞。同时,尽管主要地区大国均采取措施帮助地区中小国家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但是美国持续将经济问题“安全化”的做法,将会导致本地区经济、科技领域也走向阵营对立,这将极大损害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长此以往,也必然影响各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对此,中国表示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同时将继续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在周边地区的落地。对此,东南亚国家已给予积极回应,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也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加强合作,发挥东盟独特优势和经济增长中心作用,助力全球疫后复苏。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周边地区将同时面临不同经济秩序与安全秩序的博弈,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本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中小国家对地区秩序重构的影响力有望提升

面对大国博弈加剧,地区中小国家已经从最初“两头通吃”的乐观过渡到战略焦虑,当下则是更多争取战略主动性,这些战略认知与应对的变化对于地区秩序重构的速度与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地区中小国家均程度不等地加强了战略自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加强自身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多元平衡”。例如东盟和中亚均在加快升级现有伙伴关系,扩大“朋友圈”。另一种则是超越地域限制,横向联合更多发展中国家,即通过南南合作形成新的不结盟运动。东南亚曾是20世纪50~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新加坡、印尼等国又试图以新不结盟运动的方式应对当前的大国博弈。对此,中国给予积极回应。2023年2月中国外长秦刚与印尼外长蕾特诺就东盟战略自主共同发声,中方表示支持东盟战略自主、团结自强,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和包容性区域架构,反对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应该看到,东南亚对于南亚、南太平洋地区的中小国家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代表了这些国家的共同发展关切与安全需求。同时,环顾中国周边,东北亚、南亚地区的对抗阵营已经初步形成,中亚地区将面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再次战略博弈,只有东南亚地区,以东盟为引领,通过维护自身统一性与中心性,保持了较好的战略自主,也成为缓冲中美博弈、迟滞周边地区走向“新冷战”的重要地带。

2023年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当年中国作为东南亚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此后日本、韩国、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印度等国家也先后加入,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架构也由此逐渐形成,整个亚太地区由此也进入区域合作的快车道,从而为当下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20年前,各方加入条约不仅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接受东盟所提出的一系列确保本地区实现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重温这些理念、原则以及地区合作的繁荣景象,对于当下推动地区秩序向良性发展,应该是具有相当的启发与借鉴意义的。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