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笪志刚:韩国“新南方政策”正转向2.0版?
发表时间:2022-06-29 18:59 来源:国际网
韩国“新南方政策2.0版”表现出融入“小圈子”和打造“阵营”的保守布局,与此前首尔一直倡导的做“复杂地缘格局调停者、区域合作推动者和自贸一体化捍卫者”的良性定位渐行渐远。尹锡悦在竞选中的一些外交理念迎合了保守派选民的声音,但这些理念在实际施政中得到多大程度落实及其对韩国到底利弊如何,韩国社会自己也捏一把汗。

尹锡悦就任总统以来,韩国从政治、外交到经济、安保都继续表现出对东南亚的重视。这既是打造韩国“全球枢纽国家”的一环,也可看作首尔正在把文在寅时期聚焦东南亚多元外交及经贸合作的“新南方政策1.0版”,推向涵盖更多博弈和战略目标的2.0版。这种倾向也因此多出了一些地缘政治味道。

首先,东南亚外交正在成为韩国落实“全球枢纽国家”构想的一个重要方向。尹锡悦在竞选过程中就释放出韩国要争当“全球枢纽国家”的核心外交理念,并计划依托巩固韩美全面同盟和外交、经济、安全“三位一体”两大战略主轴展开。对东南亚的布局就处于上述主轴的延长线上。

一是以“全球枢纽国家”定位塑造对东南亚的影响。韩国新政府试图通过所谓“韩式民主价值观”和逐渐向美选边站的定位,借助晋级发达经济体和更多对接欧美价值观的契机,彰显并推进“韩式民主”在东南亚的影响。二是东南亚成为韩国地缘外交三大指向之一。概括起来,韩国当下的地缘政治外交主要指向涵盖朝鲜半岛和韩美战略同盟的东北亚、中美竞争博弈日益加剧的东南亚以及范围更广并且交织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奥库斯协定等更多概念及元素的“印太”区域。三大指向中,东南亚又成为衔接东北亚和“印太”的重要节点。三是韩国东南亚政策日益强调多元竞争性,既要扩大经贸份额还要推进军备合作,既要与日本争夺综合影响力还要与中国竞争经贸和软实力市场。树立在东南亚的多重影响,正成为韩国推进“全球枢纽国家”构想和对接“印太战略”的一个关键抓手。

其次,韩国的东南亚外交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保守色彩。与文在寅时期的“新南方政策”更多侧重经贸诉求相比,尹锡悦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倾向于向外交服务经贸、多边地缘协调以及扩大安保影响力等方向转变。

一是由单一经贸诉求向经济安保结合转变。文在寅时期韩国对东南亚的拓展更多聚焦文化娱乐和经贸合作,但尹锡悦政府的政策则增添了更多地缘和安保取向,东南亚成为韩国接受并实践美日竭力推动的经济链接安保的平台。二是由深化国别合作向剑指东盟整体转变。在巩固与越南、新加坡等国经贸合作、稳定在芯片等领域投资优势的同时,韩国开始加大关注缅甸等域内动荡局势,塑造自身在东南亚的价值观理念和参与性角色,政策设计和区域影响日益谋求向东盟整体扩充。三是由独自巩固利益向靠拢美日方向转变。与文在寅时期韩企“独自”开拓东南亚市场不同,尹锡悦政府倾向于更多倚重美国主导的各种机制,获取韩国在东南亚的地缘和经济利益。基于这种想法,韩国新政府已经表现出一些向美日靠拢的姿态。5月高调宣布加入“印太经济框架”,6月在新加坡举行美日韩防长会晤,拟在北约峰会举行美日韩及韩日澳新领导人会谈等,都呼应了上述转变。

再者,韩国东南亚布局的三重目标愈发清晰。尹锡悦政府的三大目标构成韩国在东南亚新的摸索方向,区别只在于如何在不同周期调整三者之间关系。

一是经济目标为“前锋”。以三星、现代为代表的韩企大举进军东南亚,疫情下“韩流”更多进入东南亚并扩大影响,都为韩国扩展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起到“打头阵”作用。二是竞争目标成“中锋”。韩国无法与中美比拼综合实力,但在经贸质量和软实力竞争上却有一定潜力,随着在“质”和“量”上赶超日本的可能性有所加大,韩国的竞争目标是力争在东南亚跻身中美之后。三是安保目标为主打。韩国东南亚安保的基点是韩美同盟,支点则是强化美日韩同盟、经济合作和力争发挥区域领导能力。更加注重推动“韩式价值观”外交,依托美韩同盟向美日印澳等“印太”甚至亚欧安保机制延伸,抢抓对东南亚的交叉渗透,借此塑造安保的立体影响,越来越成为尹锡悦政府在安保层面的主打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新南方政策2.0版”表现出融入“小圈子”和打造“阵营”的保守布局,与此前首尔一直倡导的做“复杂地缘格局调停者、区域合作推动者和自贸一体化捍卫者”的良性定位渐行渐远。尹锡悦在竞选中的一些外交理念迎合了保守派选民的声音,但这些理念在实际施政中得到多大程度落实及其对韩国到底利弊如何,韩国社会自己也捏一把汗。最近韩国民众对尹锡悦政府施政前景的评价首次否定超过肯定,或许就是一个信号。

(作者为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章转自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