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四方关系”或机制很可能是拜登推进美国印太战略的第一步,美国还会试图在印太地区进一步扩大其战略联盟。但世界已经变了,东盟已经壮大了,中国与印太地区的众多国家都有紧密的关系,即便“四国”也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正在拼凑的“四方联盟”中没有一个东盟国家,美国企图将“四方机制”扩展为印太地区的北约版,不过是一厢情愿。中方需要高度重视“四国”的联动,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和紧张。 |
3月12日,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四国首次举行了领导人在线会议。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背景下,此次“四方安全对话”峰会(简称:“四方峰会”或“四方”)备受关注。据报道,首次“四方峰会”讨论了新冠疫情、关键技术、气候变化等议题,舆论普遍认为此次峰会剑指中国。虽然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从四国官方和媒体透露出的一些信息看,此次会议的内容具有实质性和针对性,“四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对了表并达成了重要共识,这些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起始于2004年12月。当时,为了应对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加快合作,以协调一致的方式采取了救援行动。为了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渐增长的影响,200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以“民主国家的集合”之名提出美日印澳四方合作概念,得到了其他三方的响应。 2017年初,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频繁使用“印太地区”来取代奥巴马时期强调的“亚太地区”。同年11月,特朗普在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时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用以取代其前任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此同时,在当月东盟峰会期间,美日印澳“四方”重新开始了“恢复四方联盟的谈判”,并在2017-2019年间,接连举行5次会议。 随着国际和地区关系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期中美关系的严重恶化,美国进一步加紧了美日澳印四国的联合,“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沉寂多年后被重新启动,建立了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这个机制自此受到特别的关注,有人曾将此称为“亚洲版北约”。 近年来,“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战略”上采取了不少的行动。2020年9月和10月,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先后在纽约和东京举行了两场会议,讨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问题;四方在军事方面的合作也快速加强,主要通过四国之间的双边协议和共同军事演习。去年11月,澳大利亚首次参加了四方的年度马拉巴尔海军军演。今年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印度外长苏杰生和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举行闭门视频会谈,为此次“四方峰会”铺垫。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更直白声称,“四方安全对话”是“美国在印太构建实质性政策的基础”。 从此次“四方峰会”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看,主要是“四方”的一种战略认同和宣示,确定一些大的原则框架和可以公开透露的合作事项,但真正的交易和勾连不会在视频会议中显现。即便如此,这次四方视频会议所透露出的信息,也非同一般。 一是“四方”关系已经从原来的部长级会议和外长+防长的会议,正式上升为“领导人峰会”,从中可以看出美日澳印四国对于当前及今后的战略合作已达成一致。无论“四方关系”或“四方机制”是什么,其本质上都是美国试图联合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国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其合作图谋远不仅仅局限于美日澳印四国之间。四国领导人商定今年内将举行一次面对面的“四方峰会”,以后每年至少要举行一次,以商议共同的战略和重大合作事项。 二是此次“四方峰会”虽宣称讨论新冠疫苗的生产和供应、气候变化、关键新兴科技等问题,这些议题不过是对外发布的说辞而已。即便在上述议题方面,四方也暴露出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峰会发表了五方面内容的“联合公报”,很多话讲的冠冕堂皇,但字里行间都有明确针对性和攻击性。一方面因拜登一直强调要通过联盟来进行国际战略竞争,不希望给人以通过结盟来对抗、打击某一方或某一国的印象,实际上恰恰相反;另一方面三国受制于它们的经贸利益、安全和双边关系,也不希望在峰会的正式声明中直接提及第三方,不过是掩耳盗铃。至于彼此间对“四方关系”存在不同看法也是事实,但这主要基于它们现实和今后利益需要,或者为两边下注,故意显示出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而非真的在与华盛顿对着干。对它们的图谋和干扰冲击性不可低估。 三是四国通过联合研发生产疫苗竭力拉拢印度。印度外交从来都是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而变。因此其他三国必须有所表示和实质性的合作让利才能搞定印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是此次“四方峰会”最大的实际获益者。莫迪总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对本次四国会议感到高兴,称“和朋友在一起感觉很好,四方同盟已经“成熟”,“将是(确保)该地区稳定的重要支柱”。莫迪如此兴奋,被认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四方峰会前后都明确承诺将大力资助印度药企,通过“完美的资源组合”让印度为东南亚国家以及亚太地区生产并提供10亿剂疫苗,从根本上击退其他大国的“疫苗外交”。印媒还沾沾自喜地表示,这将加强印度成为“世界药房”的地位,并担任全球卫生健康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 可以预料,今后“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美国的主导和引导下将更趋积极活跃,日本会相当卖力。此次“四方峰会”是美国提议的,峰会的召开时间反映出美国的精心谋划与战略意图。峰会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将双双赶赴日本和韩国进行上任后的首次出访,以拉近美国与这两个亚洲军事安全盟友的关系。之后,他们将去阿拉斯加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华盛顿试图利用“四方关系”来壮胆、支撑和施压。目前的“四方关系”或机制很可能只是拜登推进美国印太战略的第一步,美国还会试图在印太地区进一步扩大其战略联盟。 但世界已经变了,印太地区已经变了,东盟已经壮大了,中国与印太地区的众多国家都有紧密的关系,即便“四国”也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其中的利害关系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美国正在拼凑的“四方联盟”中没有一个东盟国家,美国企图将“四方机制”扩展为印太地区的北约版,不过是一厢情愿。中方需要高度重视“四国”的联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制和应对,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和紧张。今天的美国已经没有这种凝聚力、诱惑力和综合实力,各国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会盲目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拜登所看重的“四方安全对话”,也未必能如愿成为对抗中国的同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