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府取消马新高铁项目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考量。政治方面,穆希丁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如果同新加坡一起搞,会在各方面受到牵制。经济方面,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马财政赤字严重。但马政府还想自己搞高铁,以便带动内需。不过,由于两国均表示仍将致力于加强两国合作,高铁项目的下马,对两国关系影响不大。 |
1月1日,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联名发表声明,宣布取消连接吉隆坡与新加坡的高速铁路项目,原因是双方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就项目改动事宜达成一致。声明还说,鉴于新冠疫情对马来西亚经济造成影响,马政府对马新高铁计划提出几项改动意见,两国政府为此举行了多次讨论,但无法达成协议。 马新高铁项目命途多舛 马新高铁项目的命运随着马来西亚政局动荡、政党轮替而反复不定。2013年2月,马来西亚时任总理纳吉布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建造从马首都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速铁路达成共识。2016年7月19日,纳吉布和李显龙在马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见证了备忘录的签署。同年12月13日,马新正式签订了建造高铁协议。2018年5月,马哈蒂尔领导反对党“希盟”击败纳吉布领导的“国阵”。马哈蒂尔刚上台即宣称马新高铁项目“无用”,要“废掉”它。马哈蒂尔此前曾长期担任总理,执政期间,马新两国关系一直疙疙瘩瘩。后来,马新双方经过协商,于9月5日签订协议,将高铁项目推迟至2020年5月31日。2020年3月,穆希丁领导的“国联”政府执政。5月31日,马新双方同意高铁项目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延期至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马新两国总理宣布马新高铁项目终结。 复杂深刻的政经利益纠葛 如此重大的项目,经过七年的磨难,竟然无果而终,为回应国民的关切,马新两国的主管官员都做出了解释。马总理府经济事务部长穆斯塔法,即主管马新高铁事务的部长,于1月2日发表声明说,马方曾对马新高铁项目计划提出了多项修改建议,包括项目结构、路线和车站设计等,目的是希望能在融资选择上更灵活;也希望通过高铁项目使马经济在新冠疫情后更快地复苏。马新就各自的立场讨论了多次,未能达成一致。穆斯塔法还说,马政府会继续探索替代方案,包括马方自行建设国内高铁的可能性。至于赔偿新方对项目先期投入的损失,具体数额尚在讨论。新加坡交通部长王乙康1月4日在议会答辩时说,新方无法同意马方提出的一项重大修改,即取消通过国际招标委任一家“高铁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高铁有关业务。原协议规定,通过公开透明的国际招标,委任适当的公司担任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负责高铁的设计、兴建、融资和轨道资产管理,由新马两国政府共同监督这家公司。针对王乙康的说法,穆斯塔法6日解释说,共同招标成本太高。马方提议,两国有权各自委任当地的承包商和顾问公司,这样做马方能够节省30%的成本。 马来西亚有政治分析员指出,穆希丁政府取消马新高铁项目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考量。政治方面,穆希丁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例如通过分派工程、委任承包商以获得土著(马来人工商界巨头)的支持,巩固政权。目前,穆希丁政府在下议院仅有两席多数的支持,可谓岌岌可危。如果同新加坡一起搞,马政府在各方面都受到牵制。经济方面,马确实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马经济估计下跌6%,财政赤字严重。但穆希丁政府还想自己搞高铁,以便带动内需。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月4日社论说,马方违约,主要来自两大因素。第一,政治动荡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后任政府有其他考量。面对复杂的政治利益分配,决定了对前任政府大型建设项目的态度。第二,新冠疫情颠覆了对人员流动和国境开放的想象,高铁不利于遏制病毒的传染。 负面影响深远 分析认为,马新高铁项目的初衷是通过陆地联通新加坡、马来半岛、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等东盟国家,促进东盟的一体化,项目的取消,无疑是东盟一体化的挫折。如果高铁仅限于在马境内,不通新加坡,其效益将大打折扣,对马经济长远发展未必有利。近年来,马来西亚屡屡推翻同其他国家已经商定的大型合作项目,有损国家形象,也影响外国投资的信心。不过,马新两国总理在声明中强调,两国仍将致力于维持良好的双边关系,并在加强两国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可见,马新高铁项目的下马,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不大。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