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曹世功:朝美重启对话面临的挑战未可低估
发表时间:2019-04-16 16:12 来源:国际网
当前,尽管朝美对话重启的希望仍在。但是,导致二次“金特会”失败的根源原封未动,朝美基本立场没有任何改变,双方之间的巨大鸿沟尚未弥合,所开出的复谈价码能否为对方接受还是未知数,对话能否顺利重启变数较大。重启对话受挫、形势走向恶化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第二次“金特会”无果而终,朝美对话陷入僵局,半岛无核化进程再度蒙上阴影。然而,实现半岛无核化、构建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符合朝美及区内各国利益,同时也与时代潮流合拍,国际社会和有关各国普遍期待朝美对话早日重启。朝美在河内会谈失败后并未失去冷静和耐心,对话意愿仍然得到了保持。

“4·11”华盛顿韩美首脑会谈和刚刚落幕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传出了肯定的信号:特朗普和金正恩都希望重启对话,明确表示愿意举行第三次“金特会”。金正恩在施政演说中表示有意“再次尝试”,特朗普马上做出呼应,他同意金正恩的意见,表示看好第三次“金特会”。朝美对话重启的希望显现出来。

同时必须看到,当前,导致二次“金特会”失败的根源原封未动,朝美基本立场没有任何改变,双方之间的巨大鸿沟尚未弥合,所开出的复谈价码能否为对方接受还是未知数,对话能否顺利重启变数较大。重启对话受挫、形势走向恶化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一、重启对话的门槛大幅抬高

美国在河内会谈中重提贯彻“完全、可验证、不可逆”(CVID)原则的“一揽子交易”方案,试图把被朝深恶痛绝的“利比亚模式”强加朝方,造成巨大冲击,朝不得不怀疑美方是否真有诚意改善朝美关系,对话热情严重受挫。

朝鲜认为,它根据“全面无核化”的战略决断和重大决策,去年以来已在无核化上采取了若干“实质性措施”,期待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朝打算在二次“金特会”上,以全面废弃宁边核设施为代价,换取美同意“部分解除制裁”和宣布“终战宣言”等,在完成这一“必需阶段”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无核化措施。但是,会谈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朝空手而返,损失巨大,陷入困难境地,失望和愤怒可想而知。这也促使朝痛定思痛,认真反思,采取新的部署。

朝鲜从河内会谈中得出的结论是:对话协商必须坚持,但绝不能接受“美国式”的对话方式,绝不可让河内会谈那样的峰会再次重演。金正恩在施政演说中提出,在美国端正态度、拿出“双方能够商议的方案”的条件下,愿意“再次尝试”。朝鲜为重启对话设置了必要前提,加上了重重“保险锁”。

朝方的对美方的要求可归纳为三点:一是转变立场。美必须改变对朝敌视政策,真心改善两国关系,而不是打自己的算盘,坚持颠覆朝鲜的迷梦。二是转变态度。美必须放弃单方面强加于人的霸道,取消以“极限施压”迫使朝屈服的方针,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对话。三是转变做法。要求美国提出“符合朝美利益,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当然其核心应该是指取消旨在“解除朝鲜武装”的“强盗式”的“CVID”原则。

朝鲜上述要求正当而合理,同时也是高标准的并且具有某种“刚性”,这必然抬高了重启对话的门槛,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美国改变基本政策和霸道习惯等实质问题,它能否“接球”以及如何“回球”,存在很大疑问。

二、美方政策改变难度很大

既然河内会谈破裂的主因是美方试图贯彻“利比亚模式”,那么要想恢复对话,理所当然美方首先应当收回“CVID”方案,然后才能谈及其它。但是,目前看来美方无意、也很难走这一步。

美方重提“CVID”原则不是心血来潮和临时冲动,而是基本战略的调整,其根本背景是对朝方弃核诚意的严重不信任。华盛顿的主流认识是,朝仍在沿袭“切香肠”手法搞假弃核,因而力主用“CVID”原则破解朝的“弃核骗局”。覆水难收,美国的法宝既已祭出,重新收回谈何容易。

在制裁问题上,美执迷于对朝“极限施压”,认为高压制裁是迫使朝鲜弃核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去掉这道枷锁,无核化就会彻底失败。直到最近,特朗普在表达第三次美朝首脑会谈意愿的同时,依然强调要继续坚持对朝制裁,拒绝了韩国适度放松对朝制裁的要求。可见美国改变思维定势何其艰难。

况且,目前美国国内对朝强硬声音占据上风,顽固坚持“CVID”原则的博尔顿等“鹰派”势力,掌握朝核问题发言权,特朗普不可能不受影响。可以明显看到,新加坡“金特会”以后,特朗普在朝核问题上的“变调”,以及在河内会谈中的“突然转向”,背后无一不有博尔顿等对朝强硬派的影子。美国内政治及“鹰派”得势的现实,决定了特朗普收回业已定盘的对朝政策殊为困难。

在美国不能满足朝鲜“三个转变”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对话重启的希望难以变为现实。

三、双方的形势判断存在偏差

形势判断失误,是导致河内会谈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看来,美朝双方似乎都还没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窠臼,致使形势判断仍有误差。

最近,特朗普一方面表示希望重启对话,一方面又再三强调“不急”,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签订一个“正确的协议”。之所以“不急”,是因为美认为时间在自己一边,判断朝鲜经受不住长期制裁压力。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意在继续以高压制裁为后盾,迫使朝按照美国意志达成协议。

美国至今没弄明白,制裁虽然必要,但并非万能;单靠制裁,朝鲜不会妥协,更不会垮掉。此次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提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做好了长期应对的准备。金正恩宣称“没有必要为了解除制裁而执着于与美国进行首脑会谈”,将恢复对话的时限定为今年年底以前,完全是一副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姿态。

值得深思的是,如果今年年底之前美朝对话不能重启,朝方在时限之后会如何动作。显然不能排除朝可能恢复中断多时的核试验和洲际导弹试射,朝此前已经发出过可能“另选新路”的警告。对此,特朗普还能处之泰然吗?

客观地看,对朝而言,长期拖延并非善策,重返“硬对抗”更非福音,争取尽早解除制裁是正当和必需的。朝之所以反其道而行,实质是摆出“背水一战”的姿态,追求“负负得正”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朝鲜新部署的形势判断的依据。

朝鲜看准了特朗普特立独行的特点,特别是急于在朝核问题上积累资本竞选连任的政治需求。美国明年11月进行总统选举,自今年下半年起选举气氛将渐趋浓厚,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已经不多。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朝核问题打不开局面甚至出现倒退,对特氏的影响将极为不利。朝鲜显示“持久战”决心,设置复谈的时限,正是因为判断特氏在形势逼迫之下,最终有可能“举白旗”,从而把形势扭转到对朝有利的方向。

但是,特朗普会按照朝方的预想行事吗?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出身的政治家,在朝核问题和国内政治现实之间会如何做出抉择?他会不顾更加强大的国内政治压力,选择对朝大幅度让步吗?看来,答案极不确定。

客观、准确的形势判断,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判断形势,必然带来片面、偏执和僵化,限制政策的灵活机变和回旋调整;拒绝让步,排斥妥协,最终只会堵死对话之路。这一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总之,当前朝美重启对话的希望与挑战并存,从一定角度看,挑战还相当大;摆脱河内会谈失败阴影,延续对话并取得预期成果必须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一旦重启对话失败,紧张对抗的危险局面有可能重现。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关键在于,朝美双方都要按照新加坡峰会确立的实现半岛无核化、改善两国关系、构建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的方向和目标,坚持通过对话实现政治解决的基本共识;要在总结、汲取河内会谈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克服思维定势,端正立场态度,准确判断形势,真诚磋商协调,从而找出满足各自关切、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金正恩委员长提出,这个方案“必须同时保证朝美双方利益,写明彼此都能接受的公正内容”,确实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按照这一思路,可以考虑将美方的“一揽子交易”方案,与朝方的“分阶段、同步行动”方案进行对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方案,这就是中国提出的“一揽子协议,分阶段实施,同步行动”建议。有关各方通过协商,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方案,将大大有助于消除障碍和瓶颈,推动朝美对话实现重启并取得预期成果。现在是认真考虑中国方案的时候了。

(作者为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研究委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