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秦天:伊朗外长辞职风波蕴藏政治玄机
发表时间:2019-03-29 18:54 来源:国际网
伊朗外长辞职突兀而起,又戏剧性转折,透露出伊朗执政精英的纠结与无奈,更昭示着国家政治的权势转移。最近一年来,伊朗政坛氛围明显在朝有利于保守派的方向偏转。当前保守派的人事安排步步进逼,而扎里夫辞职却更像是改革派的花拳绣腿,缺乏底气和硬气。此外,扎里夫官复原职,看似美伊关系度过一劫,这不过是延续了特朗普上任后双方的“冷战”局面和“时间游戏”。

2月25日晚,伊朗外长扎里夫通过社交网络instagram宣布辞职,称“为不能继续履职以及任内的不足与缺点而感到抱歉”。两天后,总统鲁哈尼发表公开信,高度赞扬扎里夫的为人与成绩,并称“辞职有违国家利益,故不予批准”。当天,扎里夫陪同总统出席外交活动,恢复了其作为外长的工作。辞职突兀而起,又戏剧性转折,透露出伊朗执政精英的纠结与无奈,更昭示着国家政治的权势转移。

辞职的真假与得失

两天之内辞职复职,看似不太合逻辑,却又像事先规划,可谓真真假假。扎里夫确实有辞职之心。其一,当前情势下伊朗外交的作为空间极其有限,外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以伊朗为敌,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搞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生存环境极度恶化。扎里夫任内主攻点是对美关系,政绩在于达成核协议,强项在于他在美国政策界、学术界的人脉。因为特朗普的强硬立场,扎里夫保不住政绩,无法施展所长。近一段时期,扎里夫积极走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欧洲国家,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但是,在美国综合国力的威慑下,几乎没有国家敢为了伊朗8000万人口的市场去得罪美国,或自绝于美国市场和美元金融体系。英法德三国1月底推出对伊“贸易结算支持机制”已经是其所能做的极致,也不过是让伊朗“望梅止渴”而已。对扎里夫而言,既然无力挽狂澜,不如撂挑子走人。其二,外交部地位不高。外交部名义上是伊朗外交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其实不然。在伊朗周边地区,尤其是叙利亚、伊拉克等国,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扶植着亲伊朗的民兵武装,伊朗军情部门眼线极多,故伊朗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主要由所谓的“暗深集团”操控。因此,在攸关伊朗利益的中东事务上,外交部话语权极弱,扎里夫运筹地区外交频遭掣肘。就在扎里夫宣布辞职当天的早些时候,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突访伊朗,全程由革命卫队运作;巴沙尔面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时,扎里夫都未获通知,反而是革命卫队“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在座。这一安排令扎里夫气愤至极,成为辞职的直接导火索。

不过,扎里夫辞职亦不无假意。其辞呈是通过个人社交网络发出,非正规官方渠道;发出辞呈后,扎里夫亦未再三强调渲染,显得去意不坚。笔者揣测,扎里夫辞职乃投石问路,不乏政治算计。一是测试民意。既然没什么作为空间,扎里夫怎么才能坐稳位子呢?只剩下民意。辞职消息果然在社交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伊朗网民多对扎里夫的政绩给予肯定,并劝他留任。因此,通过辞职这一番折腾,扎里夫把支持他的民意调动了起来,用以抵抗其面临的各种压力。二是博取领导层支持。扎里夫提出辞呈后等了两天,这一“等”很有学问。他在等伊朗最高领导层对其辞职的反应。如果上级领导仍然挺他,扎里夫就要等来一个正式说法。2月27日鲁哈尼的公开信是这么说的:“我赞赏您在第11和12届政府的工作,外交部最近的成绩很突出;正如最高领袖所言,你是可信的、勇敢的、虔诚的,站在抵抗美国压力的前线;我意识到你所言外交部、政府甚至总统面临的压力,但我们仍将遵守承诺,度过这段艰难岁月。”同一天,“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也公开称,扎里夫掌控着伊朗外交政策,也总是得到国家高层尤其是最高领袖支持,他并未故意要把扎里夫排除在巴沙尔访伊日程之外。有了上面这些话,扎里夫才回归岗位。

从结果看,扎里夫有得,也有失。他固然借辞职唤起并展示了民意基础,获得了伊朗领导层的认可,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但实质性的变化并不多。外交部在伊朗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并未提升,叙利亚事务的决定权仍属革命卫队,美伊敌对也没变。更重要的是,辞职风波中,最高领袖并未亲自出面给扎里夫撑腰,而是鲁哈尼引用最高领袖的话来安抚扎里夫。想必最高领袖对于擅自闹脾气、动辄援引民意的做法颇为顾忌。鲁哈尼前任内贾德曾在诸多问题上与最高领袖不和,甚至赌气连续11天缺席内阁会议,其后直至今天,最高领袖对内贾德依然极不待见。鉴此,上演辞职戏码的扎里夫在最高领袖那里恐怕还是减分了。

权力天平向保守派倾斜

温文尔雅的扎里夫赌上个人仕途,放出辞职大招,显然不只关乎个人进退,而是与伊朗国内政治斗争息息相关。

最近一年来,伊朗政坛氛围明显在朝有利于保守派的方向偏转。伊朗素有改革、保守两大政治倾向与发展路数,并形成两个政治阵营。两派明争暗斗构成伊朗国内政治变迁的主线。鲁哈尼2013年上任后,以核谈判为抓手,凝聚国内共识,扩大了改革派的执政基础。即使保守派也认可核协议,伊朗举国一度形成温和务实、谋求发展的新气象。改革派的优势一直延续至2017年鲁哈尼连任总统。但是,特朗普毁约、恢复对伊制裁后,伊朗经济遭受重创,民生艰难。当年的政绩反而成了保守派诟病鲁哈尼、扎里夫的把柄,通过签署核协议改善对外经济合作的设想完全落空。鲁哈尼政府与改革派开始走下坡路,保守派则逐步扭转持续了七八年的颓势。扎里夫的辞职戏码,固然是改革派的一次挣扎,也恰恰暴露了改革派压力不堪承受之重。扎里夫个人或许拉抬了些民意,但改变不了政坛氛围对改革派不利的大趋势。这个趋势已经在塑造2020年议会选举、2021年总统选举的基本格局。

与政治氛围变化相对应,保守派的权力布局趋于严密。扎里夫辞职前后,伊朗发生了两起高层人事变动。其一,2018年底时任确定国家最高利益委员会主席沙赫鲁迪病逝,哈梅内伊很快决定由时任司法总监拉里贾尼转任确委会主席,并接替沙赫鲁迪在宪法监护委员会中的席位。其二,由于拉里贾尼卸任司法总监,哈梅内伊于3月7日任命莱希出任新的司法总监。而莱希正是鲁哈尼2017年大选时的竞争对手,也是批评鲁哈尼政府的主要喉舌之一。拉里贾尼和莱希都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决维护领袖权威”的保守派政治家,年龄分别是58岁和59岁。通过两次人事调整,最高领袖不仅让保守派阵营控制住了两大权力机构,而且实现了两大机构掌门人的年轻化。更关键的是,上述人事调整也透露出最高领袖对继承问题的些许安排。根据伊朗宪法,伊朗专家委员会负责遴选下一任最高领袖,如选不出合适之人,总统、司法总监、宪法监护委员会中的一名法学家(由确委会来指定)将组成“三巨头”暂行领袖职能。拉里贾尼和莱希原来就被认为最高领袖的潜在继承人,现在又把持确委会、司法总监两个关键位置,增加了保守派他日拿下最高领袖职位的把握。保守派的人事安排步步进逼,而扎里夫辞职却更像是改革派的花拳绣腿,缺乏底气和硬气。

美伊关系躲过一劫?

扎里夫辞职消息一出,舆论最担心的是如若保守派出任外长,甚至借此获取更大的决策权,伊朗很可能退出核协议,重启核研发。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不排除美伊擦枪走火。自二战以来,几乎历任美国总统都有自己的战争,属于特朗普的战争有可能就是针对伊朗。随着扎里夫官复原职,伊朗还将暂时留在核协议内,上述担忧暂时打消。对伊朗保守派而言,扎里夫仍有利用价值。他毕竟能言善辩,外交艺术高超,是维护伊朗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扎里夫在台前苦苦支撑,保守派在台下肆意批评,这对保守派而言是最佳方案。

美伊关系度过一劫,不过是延续了特朗普上任后双方的“冷战”局面和“时间游戏”。与美朝关系大幅转圜不同,美伊之间几乎连直接接触都已中断。特朗普政府似乎希望用制裁大棒和全面遏制来压垮伊朗,鲁哈尼则希望在困境下顽强支撑,熬过特朗普任期,期待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实现大逆转。双方互不退让,而是等对方先让步、先垮台。这正是美伊关系40年来的基本状态。其间,两国不是没有主动求变的试探,也不是没有缓和的契机,但总是对不上节奏,难以形成持续合力。除了特朗普,从里根到奥巴马的几任美国总统都多多少少有过改善对伊关系的努力,但或很快放弃,或遭继任者破坏。伊朗的改革派也在持续做出改善美伊关系的努力,哈塔米如此,鲁哈尼亦如此。他们的第一任期都干得不错,第二任期都遭遇相似的内外压力,几乎无法继续与美西方缓和的进程。对这种囹圄或怪圈,美国人怪罪于伊朗,伊朗人怪罪于美国。扎里夫辞职风波,只是美伊关系波浪中的一朵浪花,类似的浪花还会不断涌现,却还达不到跃出“冷战”框框的程度。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2019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