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庞中英:欧盟对华政策在连续中有深层改变
发表时间:2019-03-19 18:30 来源:国际网
今后来自欧盟的对中国的最大挑战是在欧盟“内部”的“反全球化”社会力量。这几年,欧盟一直处在内部一体化和外部全球化造成的困境中。欧盟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上升。多数欧盟人认为欧盟的方向是错的。如果这次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的“反欧盟”的政治势力得势,势必影响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3月12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委员会及其“外交部”长(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High Representative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Security Policy Federica Mogherini)发表了一份“评估”与中国的关系的文件,叫做《欧中战略前景》(EU-China Strategic Outlook)。这是给3月21-22举行的欧洲理事会的建议文件(Commission contribution to the European Council)。这一文件的发表说明,这次欧洲理事会的一个大议题是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这份文件其实很积极,是为了提升欧中关系的。也许是因为一些重要的遣词造句,即中国是欧盟的“经济竞争者”和“全面或者系统的对手”(systemi crival),一时间,这一文件引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世界重要媒体的过分注意。有些评论警觉地认为,这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又一个大调整其对华政策的重要国际行为体。不过,很快,国内有评论家就指出,不必对这份重要的欧盟文件过度反应,这份文件本身确实还不能说明欧盟对华态度大转向、大变化。我认为,这些评论都有道理。尽管欧盟在2019年面对的挑战似乎远大于2018年,在欧盟的多事之春(3月29日英国脱欧无可避免延后,但是脱欧难题依旧;5月23–26极为重要的欧洲议会选举),欧盟对华政策的连续性仍然大于变化性。不过,欧盟提出的这份文件应该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对我们来说,不误解欧盟对华态度、知道欧盟对华态度并未大变等当然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低估与欧盟的关系的大变化前景。

我认为,读欧盟这份文件,我们应该能读出一些来自欧盟的对中国的深层、重大、迫切、长期挑战:

欧盟一如既往地要求中国“在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承担更多责任。如,在落实欧盟充当“全球领导”的气候变化治理上,欧盟将继续向中国施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同现在的美国,在WTO等国际组织的改革中,欧盟也不再认为中国还是那个近20年前加入WTO时的“发展中国家”。

不过,中国与欧盟可以就中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展开建设性讨论。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其实早已存在。这就是,有的欧洲人,如现任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院(Chatham House)主席的奥尼尔(Jim O’Neil)先生。他发明了“金砖”(BRIC)一词,即“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conomies)及其合作。中国尽管不同意美欧说的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早已接受了“新兴经济”这个说法。“新兴经济”是介于原来的“发达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即“中间的国家”(中国)。如果WTO的改革仍然要维持一定的成员之间的“差别”待遇,而不是如美国最近提出的“无差别的WTO”(2019年1月15日,美国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分析文件,题为《一个无差别的世贸组织:自我认定的发展地位威胁体制相关性》,之后又据此提出一份总理事会决定草案,要求取消一大批发展中成员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的权利),那么,中国完全可以“新兴经济”取代原来的“发展中国家”。我认为,美国政府将不会接受这一妥协,但欧盟则有可能接受这一妥协。不知,中国在与欧盟之间关于WTO改革的谈判中是否可以采纳我这一主张。

上述欧盟文件建议,欧盟要与中国形成“更加平衡和互惠的(reciprocal)经济关系”。这是中国面对的来自欧盟的一大挑战。接下来的中欧经济关系谈判中,如中欧《投资协定》,“互惠”、或者“互利”将成为欧盟谈判的指导思想。欧盟提出的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问题,有一些几乎与特朗普的美国一致,如“补贴”和“强制技术转让”。“互惠”一词,让人感到欧盟沿袭特朗普的美国。既然如此,欧盟与美国在针对中国的贸易问题上有许多共同诉求和共同利益,尽管欧盟不大可能与美国联合起来向中国施压(中国也不大可能联合同样遭受美国贸易压力的欧盟)。

当然,“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不是中国一直主张的吗?欧盟今天也开始谈论与中国经济关系的“互利”,这并不是坏事,而是迫使中国不得不努力改革,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欧盟的经济对手。

来自欧盟的对中国的最大挑战还不是在世界多边体制(世界秩序)中中国的身份,也还不是欧盟也要求与中国的贸易是“互惠”的,而是,在欧盟“内部”的深刻社会、政治改变正在的产生的抵制中国在欧洲不断扩大的影响的“反全球化”社会力量。这几年,欧盟一直处在内部一体化和外部全球化造成的困境中。各国选民对欧盟的态度冷淡,对欧盟庞大的官僚主义体制不解决问题或者解决不好问题不满。欧盟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上升。多数欧盟人认为欧盟的方向是错的。这次欧洲议会选举如果“极右翼”的“反欧盟”的政治势力得势,势必影响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这如同代表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特朗普集团上台,中美关系遭到冲击是同一道理。

上述欧盟文件建议,欧盟“采用共同的5G网络安全方法”。这表明,欧盟将在争论中的“关键数据基础设施的潜在严重安全影响”采取共同措施。欧盟毕竟是欧盟,对付来自其“外部”的挑战,即欧盟认定的“全球挑战”,一般是统一的欧盟的治理方案。

最后,本文认为,英国脱欧本身对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有大的影响的。这一点我们是认识不足的,缺少评估和对策。英国退欧谈判将延后,3月29日已经不可能准时脱欧。如果只是延后几个月(不超过3个月的“一次性短期延期”)完成脱欧,无论是否有协议脱欧,欧盟将结束3年来的英国脱欧折磨。这意味着受脱欧之伤的欧盟站到了新起点上:如果剩下的27国克服内部的“反欧盟”挑战,欧盟将重整旗鼓,“欧洲复兴”。一个没有英国的欧盟是新的欧盟。新的欧盟也势必驱动新的对华关系。如果这个脱欧延后是“长期性推迟”,比如是1年,甚至更长,夜长梦多,欧盟继续受困于英国脱欧,为了加强“欧洲团结”,欧盟更是打“中国牌”,即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盟的要求更严格。这可能刺激中欧关系出现新的紧张。

结语:欧盟已经把其对华政策置于其“共同外交政策”中的优先,其对华政策在连续中有深层的改变。中国是否理解欧盟对华政策的内外根源?中国是否有超前的、有效的应对欧盟对华政策调整的方案?

(作者为著名国际政治学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文章转自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