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正文
吴永年:走进印度——如何认识、了解、研究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发表时间:2019-02-22 16:53 来源:国际网
对在印度发生的任何有关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人与事,要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判断和处理,实属不易。那种不经艰苦深入调研,就作出主观臆断式的误读、误解和误判,后患无穷。

印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又该如何认识、了解一个真实的印度,进而去研究印度呢?

笔者自北京大学始学印地语、走上学习研究南亚问题和印度学之路后,迄今已有40多年。有些粗浅的认识和体悟与大家分享请教,以便共同加深对印度的认识与了解,为中印友好关系的发展服务。

“看不透”“没治了”“有味道”

首先,要了解、认识、研究印度,须走进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印度次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今日印度的快速崛起令世界瞩目,这个曾受英国殖民者残酷统治200余年的国家,如今在印度人民的奋发努力下,似一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它向全世界宣布,印度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人们也不难看到,印度进入21世纪以来,GDP年增长率平均在7%至8%,有些年份甚至达到9%以上。现在,印度不但成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5000年文明积累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将为21世纪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现代印度复杂多变的乱象,使人迷惑不解,又疑虑重重。它的多元文化和繁杂的宗教教派及种姓间的矛盾、问题和恶斗,使人对印度的认识与了解甚是艰难。印度社会强烈的反差令人惊讶: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昩,民主和守旧,巨富与赤贫,禁欲与纵欲,暴力和非暴力,人口与计划生育,圣洁与肮脏,博爱与杀生几乎同时存在。曾有三个外国人在印度考察周游了一年后相聚,留下三句话引人深思:“看不透”“没治了”“有味道”。

“看不透”指的是印度社会深奥繁杂,又捉摸不定,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似乎都蒙上一层面纱,使人难以看到现象与本质的因果关系。

“没治了”指的是印度社会对存在的种种弊端——肮脏、乱、无时间概念、随意、马虎、言行不一、效率低下、愚蠢、守旧、盲从、固执、无为和残忍,表现出无奈和麻木,吃惊与愤怒,已丧失了最后的耐心和起码的期待。

“有味道”指的是对印度的灿烂文化、哲学理念和价值观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睿智回味无穷与恭敬有加。

总之,认识、了解、研究印度,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更需要智慧和科学的观察。多读印度人的书,各种各类书都要看。多交印度朋友,各层次的朋友都要有。这样才能有所获,看到一个真实的印度,读懂一个印度人: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要做什么?

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访问,有时只能得出目光短浅、不切合实际、缺乏科学预见的误断误判。

没有宗教就没有印度人的生活

其次,要充分全面认识到印度是个宗教国家。

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宗教国家,几乎人人笃信宗教。印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领域,无不与宗教紧密相连。宗教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从生到死都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宗教,就没有印度人的生活。

印度不光有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派别,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祆教和巴哈伊教等,有些还是印度特有的宗教,如崇尚性的性力派宗教及原始宗教派别等。在宗教徒的构成上,80%是印度教徒,10%左右是穆斯林,2%是锡克教徒,还有8%是其他宗教派別。

佛教的发祥地原在印度次大陆,可到了公元8世纪,佛教走出印度次大陆后,因佛教自身的原因与婆罗门教的死灰复燃,佛教渐渐消亡,后被兴起的印度教代替,现存的佛教徒也是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大多由印度教低种姓改信佛教转变过来的,人数很少,约有数百万。

印度有数不清的寺庙,有可容纳数万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庙,也有随处可见的马路边山道旁的小庙神池。几乎每户印度人家都有神龛,但凡人出门、商人开店、工厂开工、集会,他们的第一句话都与神有关。

那么,印度为何成为一个宗教国家?为何有众多的宗教教派?印度人为何与宗教密不可分?宗教间的矛盾冲突,又为何成为印度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印度次大陆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是产生宗教最佳的温床。印度次大陆“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时特暑热,地多泉湿”。高耸的喜玛拉雅山终年白雪皑皑,无人涉足,东、西、南三面都濒临浩瀚的印度洋。东西仅有与外界相连的陆地也被高山、森林和沙漠隔绝。茫茫的原始森林,毒雾瘴气弥漫,使人望而生畏。一望无垠的大沙漠,整日里狂风卷着沙石隆隆作响,无人敢越雷池一步。印度次大陆上的母亲河恒河、印度河也常常泛滥成灾。酷热的热带气候,使人难熬的暑热和倾盆的暴风雨,让古印度人无法认识到是何原因造成如此气候,他们对自然界表现出的各种力量与现象和灾难无可奈何,只是自叹渺小无能,总觉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与人作对和开玩笑。这种力量不可捉摸、无形无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高兴时给人幸福、收获和安慰,发怒时却给人带来种种不测的灾难。它喜怒无常的脾性,使人时刻处在惊恐之中。为了生存,求得好的报应,人们终日胆战心惊地祈祷保佑,于是便产生了对最初的宗教神的崇拜。直至今日,印度神仍在印度人心中显示出无比神威,印度人仍在自己塑造的神像前顶礼膜拜,以求平安、幸福与富足。

二是无法认识苦难生活的阶级根源。印度次大陆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阶级压迫日益严重,人民生活也日趋穷困,再加上外族屡次入侵,朝代更换越来越频繁。另外,土邦王公贵族为了各自利益,驱使贫苦的劳动者与外族对抗残杀,使得本已穷困的劳动者更加痛苦不堪,阶级的压迫和战乱使穷人在茫茫的黑夜里痛苦地挣扎爬行,看不到苦尽甘来的曙光。统治阶级为防止穷人的反抗,大肆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的斗志,使他们甘心忍受苦难生活的煎熬。在这些外界因素的压迫下,穷人更无法认识到苦难生活的阶级根源,他们认为人生的福祸命运皆由神的意志决定。因此,印度次大陆上穷苦大众逐渐形成世事如浮云,变幻无常,人生如梦,四大皆空的思想。他们更加寄希望于神的保佑,以求得自己今生和来世有一个好的命运,愿神保佑我,默念神的名字,神就会来到你的面前。连圣雄甘地也不例外,他在临死前不断地用印地语呼喊着罗摩的神名。他死后,这最后的呼喊“嘿!罗摩”刻在了他黑色的墓碑上。

三是宗教文化与人密不可分。人创造了宗教,发展繁荣了宗教文化,但又离不开宗教与宗教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古印度灿烂辉煌的文化始终植根于宗教的土壤中。这种无处不在的宗教文化因素,如绵绵春雨湿润着印度次大陆上人民的心灵,使他们变得更加富于幻想,甘于忍受,几乎消磨了一个人的反抗意志。可以说,印度次大陆人民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反抗运动,最终也是由于宗教力量的驱使。印度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是在宗教的变革中完成的。

圣雄甘地反抗英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与斗争,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渗透着各种不同的宗教因素。圣雄甘地自己也说过,他的政治活动只是去往天国的天路历程中的一种服务。印度人至今还认为,圣雄甘地是一个神,不是人,他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保护大神毗湿奴的第十次化身。圣雄甘地自己还说“我是一个真理的追求者,急于实现当今世界的精神解脱,我为民服务,就是为把自己脱离肉体的束缚……我的努力是天国,只有天国是精神的解脱,达到解脱的路,即不断为人类作出勤苦的服务。我爱国,只到达永久和平和自由国土旅行中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印度,人们都懂得,他们不是为自己生存去斗争,主要是为自己信仰的宗教去奋斗牺牲。他们甚至认为,即使为了信仰的神而死,也是无上光荣,往往把自己的死,设想成脱离苦海与轮回转世,或升入天堂过无忧无虑富足美满的生活。

只有神话传说没有史书

第三,印度没有一部记载真实历史的历史书,有的只是神话故事和史诗传说。

印度天气炎热,一般来说,一年只有三季,热季、雨季和凉季。也有人分为四季,冬季、夏季、雨季和秋季。三季中还夹着一个季风雨,雨多闷热,季风雨的多少,时常是决定农作物的丰欠。不过,热是印度次大陆主要的气候特征。

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的植物王国,遍布热带雨林,丰富的自然资源,给予人富足易得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天气酷热、食物丰富、森林茂密……人们为躲避炎热,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坐立在大树底下,展开想象的翅膀,漫无边际地说东道西。一篇篇传说故事,一道道消息,经过他们的口耳相传,迅速在印度次大陆上传播开来。饿了摘个水果吃,困了在大树底下睡一会,身上盖件薄薄的衣衫就行,久而久之,养成了印度人健谈和富有想象力的脾性。他们把人世间的人与事神话化,使人分不清哪是神哪是人,何为真何为假。

所以至今,上下五六千年,印度没有一部记载自己社会发展的历史书,有的只是神话故事和史诗传说,根本无法分清真与假。故印度人自己说,要说神话故事传说,多得像恒河里的沙子,数也数不清。路上的一块石头,山林中的一棵树,天上飞的鸟,地上爬的虫,河里游的鱼,都可以有一个美妙神奇的传说故事。

印度人最引以为傲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也是神话故事的大集成。

《罗摩衍那》被称之为最初的诗,主要内容是描写罗摩与妻子悉达一生的故事。罗摩是神又是人,他是王子,也是神的化身。史诗中的神猴哈奴曼,他力大无比,忠勇机智,协助罗摩灭掉了十头魔王罗波那。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神猴哈奴曼英雄无畏的光辉形象,对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孙悟空形象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印度神猴哈奴曼,也不可能有中国的孙悟空。

《摩诃婆罗多》则是叙述婆罗多王族的历史传说,不过历史传说中的人与事,都加上了“神性”。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古印度的各种知识,如医学、天文、地理、哲学等知识的记述,故又被誉为古印度的百科全书。另外值得一提的作品还有哲学诗《薄伽梵歌》。这是一部庞大的叙事长诗,对神性的表现登峰造极,在世界神话中甚为罕见。其篇幅也是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8倍,译成中文有4224个字。

中国唐朝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倒是迄今唯一一部记载印度佛教与古代社会、风情、历史的可信的历史书。目前,玄奘的著作对了解当时的印度起到了知识宝库的作用。

总之,印度,这个有着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国家,这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对哲学理念、价值观取向、精神与物质的理解和追求,都有独到特殊的见解与认识。另外,印度人有着与众不同的脾性和文化习俗,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印度智慧。正因如此,对在印度发生的任何有关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人与事,要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判断和处理,实属不易。那种不经艰苦深入调研,就作出主观臆断式的误读、误解和误判,后患无穷。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度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教授,文章转自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