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赵明昊:中美是否陷入了“新冷战”
发表时间:2018-07-04 16:35 来源:国际网
“新冷战”并不是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准确描述,但这一讨论的负面影响是不应忽视的。正如二战后一道铁幕很快将世界划分为对立的阵营,当下,一些政治势力也试图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构筑“玻璃幕墙”。纵观历史,大国常以一种“梦游者”的状态走向对抗、走向战争,中美需要切实警惕两国关系面临的若干新挑战,保持战略克制,调整互动模式,避免在不自知、不自主的情况下真的陷入“新冷战”。

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国际战略界人士在评析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时常常提及“新冷战”,甚至还有人提出中美已经陷入霸权国和崛起国激烈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显然,这一看法夸大了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某些政治势力似也有意借此竭力推动美国对华战略朝着更具“敌对性”的方向发展。

即便如此,也不应轻视“新冷战”论在舆论塑造等多个层面对中美关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冷静、深入地辨析这一论调有助于我们更加警觉、审慎地把握当前中美关系发展面临的若干突出挑战,进而寻求中美关系的良性重塑之道。

很大程度上,“新冷战”论与中美双方对“新时代”的不同定义和认知是相互关联的。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该报告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很多西方人士却对中国的战略意图进行刻意曲解,错误地认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意欲实施地缘扩张和意识形态输出,谋求用中国的“新时代”取代美国的“旧时代”。2017年年底,特朗普政府推出执政后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称美国正面对全球竞争的“新时代”,将中国明确定义为“对手”和“修正主义国家”,认为过去数十年美国旨在通过“接触”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战略假设是错误的。显然,特朗普政府眼中的“新时代”与中国所说的“新时代”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竞争和对抗的一面。

无疑,美国对华战略定位的重大变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虽然美国和中国对“新时代”的看法存在根本差异,但世界政治的确正进入一种大致以“后冷战、后(金融)危机、后西方”为特征的“新时代”。显然,国际秩序的深刻转型与中美关系的深刻转型正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而极大地增加了维护中美关系稳定的困难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试图用“新冷战”这一概念讨论中美关系的走向。“冷战”主要是指二战后不久美国和苏联之间展开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关系,而且这种对抗是以“阵营”为依托,具有全球性影响和零和特征,与意识形态的深刻对立密切相关。与“冷战”相比,“新冷战”也具有大国对抗、意识形态分歧等类似特征,但两者之间存在若干明显差异。

首先,“冷战”中的美苏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国际体系之中,美苏之间也几无经济联系,而当今大国则处于同一个国际体系之中,且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其次,“冷战”中的大国对抗更多体现在争夺势力范围,现在则以大国之间的地缘经济竞争为突出特点。第三,“冷战”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两大意识形态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密切相关,当前则更多展现的是不同发展模式之争,社交媒体等技术发展增强了大国向对手施加政治影响的能力。第四,“冷战”中的两大阵营对立是分明的,当前则呈现出亦敌亦友的情况,即一国在安全领域的敌手同时也是其在经济领域的伙伴。此外,大国之间围绕海洋、网络、外空等全球公域的争夺越发激烈,很多情况下这种争夺针对的不是对“领地”(territory)而是对“联通”(connectivity)和“规则”的控制。

毫无疑问,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远难以认定两国已经陷入“新冷战”状态。虽然特朗普政府采取了“进攻性”的对华经贸政策,并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采取一系列消极举动,但至今中美关系仍维持总体稳定,而且双方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等方面还进行了深度协调。然而,“新冷战”论对于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而言可谓一种重要的警示,双方需要高度重视和共同应对两国关系面临的一些新的突出挑战。

首先,特朗普政府对华不仅打“贸易战”也打“技术战”,不断收紧对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将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作为开展大国竞争的筹码,中美经贸博弈对两国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期性、全局性影响不容轻视。还有人担心中美经济“脱钩”会造成两国关系更为对立。

其次,中美要加紧寻求在“印太”地区开展良性互动之道,尤其是处理好“一带一路”与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之间的关系。2017年11月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印太战略以来,美方不断推动该战略的细化和操作化,包括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太司令部,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地区基础设施和能源安全方面采取实质性的“联动”举措。

第三,美国方面部分人士炒作“中国政治渗透”论,指责中国针对西方民主国家使用“锐实力”扩大政治影响,借助“一带一路”对相关国家输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此外,鲁比奥、科顿等美国国会议员要求清查中国政府在美国的“代理人”,限制中国旨在对美国媒体、智库、大学等施加政治影响的“长臂”。这些举动被认为具有“新麦卡锡主义”的意味。

总之,“新冷战”并不是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准确描述,但这一讨论的负面影响是不应忽视的。正如二战后一道铁幕很快将世界划分为对立的阵营,当下,一些政治势力也试图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构筑“玻璃幕墙”。纵观历史,大国常以一种“梦游者”的状态走向对抗、走向战争,中美需要切实警惕两国关系面临的若干新挑战,保持战略克制,调整互动模式,避免在不自知、不自主的情况下真的陷入“新冷战”。

(作者为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文章转自中美聚焦)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