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召开在即,这对三方都是重要契机。三方合作不应该是“三国演义”,而应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努力实现合作共赢。一是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二是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三是加强文化、教育、旅游、媒体等领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四是继续通过对话和协商,积极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五是加强沟通与配合,共同为亚洲发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5月9日,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在日本东京举行,届时李克强总理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出席会议。这意味着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中断两年多后重启。中日韩合作之船将再度扬帆起航。 中日韩三国是亚洲重要国家和经济体,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截至2017年底,中日韩三国总人口为16.45亿人,占东亚人口的72%、世界的22%,经济总量为19.13万亿美元,占东亚的91%、世界的24%。中日韩合作的稳定发展,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进步的重要因素备受期待。 回溯往昔,中日韩合作兴起和发展取得斐然成就。1999年,中日韩领导人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中日韩合作进程。2000年,三国领导人决定将会晤定期化。2002年起,三国领导人早餐改为正式会议。2008年12月,首次10+3框架外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2011年9月,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在韩国首尔成立。可以说,三国合作发展近20年间,取得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三国人民的福祉,为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日韩合作已形成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磋商机制为支撑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体系,经贸财金、政治安全、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亚洲校园、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等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中日韩投资协定》签署生效。2017年,三国间贸易总额超过6400亿美元,年度人员往来超过2700万人次,共结成友城500多对。 回首历史,也总会有几多感慨。中日韩合作发展的历程并不平坦。尤其是过去这些年,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始终复杂,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现实矛盾分歧,以及某些域外大国因素综合作用下,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困难,导致三国领导人会议停摆。 令人欣慰的是,中日韩三方致力于合作的意愿从未动摇,寻找机遇打开局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 拨得云开见日出。今年以来,亚洲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朝鲜半岛局势也呈现近十年难得一见的积极发展势头。中日、中韩关系明显回暖,并逐步迈向正轨,日韩关系也趋于缓和。三方共同的坚守和努力终于迎来了中日韩合作新的春天。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召开在即,这对三方都是重要契机。三方合作不应该是“三国演义”,而应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努力实现合作共赢。一是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二是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共同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文化、教育、旅游、媒体等领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四是继续通过对话和协商,积极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并与其他各方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五是加强沟通与配合,共同为亚洲发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贸易保护主义说“NO”,推动区域和世界经济保持开放、增长,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中国、日本、韩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三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三方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论是中国的长江、日本的信浓川,还是韩国的汉江,都不拒细流,奔流向海。尽管不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友好合作始终是三国人民共同的期盼和追求,共同发展始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而今,中日韩合作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三方应该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精诚携手,共同发展,让三国合作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河,润泽亚洲的土地,惠及世界和人民。 (作者为国际问题学者,文章转自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