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季志业:东北亚局势与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
发表时间:2017-12-11 17:49 来源:国际网
当前东北亚地区力量格局变化巨大,地区局势尚不稳定。尽管东北亚地区局势一直不稳定,不过中国和俄罗斯恰恰充当了东北亚地区的二个“稳定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进而开始担心会丧失在该地区的“存在感”。因此,俄罗斯对东北亚的基本政策就是保证在该地区的“存在”,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中俄关系的加强是建立在解决两国所有边界问题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牢固的。而且两国间最大的共同利益都是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所以与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俄罗斯是最有利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蒙古六个国家。但由于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有5万美军长期驻扎在这两国,且美国又是本地区政治、经济、安全事务的实际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因此在考虑东北亚力量对比的时候,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存在。

一、东北亚地区力量格局变化巨大

1.东北亚力量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东北亚地区是国际力量格局变化最大的区域,主要体现在中国和日本力量的一升一降。中国在近40年中迅速成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期,日本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至第三大经济体。且日本曾经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停滞期,造成了经济力的相对下降,改变了日本近200年来始终维持的本地区最强国家的地位。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引起了本地区一些国家对现有格局的担忧,从而努力加强自身力量,设法保持并发挥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以便在新格局的形成中处于有利地位。

日本图谋在力量发生变化的形势下继续维持既得利益,一方面紧抱美国大腿,反复要求美国确认安保承诺。另一方面,加快扩张本国的军事力量,以便在恢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望之时可通过增强军事实力,保持其未来在地区格局中的优势。同时,美国认为中国的成长速度无法掌控,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也在迅速增强,会“威胁”到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地位;而其自身恰恰又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在削弱。因而,美国为了确保其在东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除了加大对该地区的军事投人外,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同盟体系是其必然的选择。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曾表达对美日同盟关系的不满,使人一度猜测他是否还会继续加强这一同盟关系。但在正式就职后,他认识到为维护美国在东北亚的利益,除了加强美日同盟外别无选择。

同时,美国还加强与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的同盟关系,维持着与泰国的军事同盟。除此之外,美国还加强与新加坡的军事合作,将两艘最先进的濒海战斗舰长期停靠在新加坡港口,甚至把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也纳入其军事合作对象。

中国的发展使东北亚地区力量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无端遭到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种种围堵,领海、领空秩序频频受到干扰,并且被指责不遵守国际规则。对此,中国践行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的方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倡议,成为实现这种理念的具体抓手。中国坚定地以和平方式来消除各方的担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大多是“国强必霸”,但中国的做法与历史上所有大国都不一样。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仍难以获得各国的信任。有人甚至怀疑,中国现在不称霸,是因为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军事上还不那么强,若将来军事力量也强了,是否也会像历史上的其他大国那样争当霸主呢?

朝鲜半岛是导致东北亚地区力量和格局变化的重要区域。冷战结束后,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与韩国建交,而美国和日本没有摆脱冷战思维,未与朝鲜建交,导致半岛南强北弱的力量对比延续至今。中苏朝对美日韩的格局已不复存在,朝鲜显得尤为孤立。加之冷战结束后,朝鲜从伊拉克、利比亚等案例中看到,没有核武器或放弃核武器的政权必然失败。在朝鲜看来,一个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于美国的中小国家想要独立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拥有核武器。朝鲜的核武器试验无疑引起了韩国的紧张。在此情形下,韩国不仅加强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也加强了同日本的军事合作。同时,该地区其他各国也在不断增强自身军事实力,相互提防,缺乏互信。朝核这一不稳定因素,使东北亚各国陷人了紧张与不安。

2.东北亚地区局势尚不稳定

东北亚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半岛问题。冷战结束20多年来,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没有改变,南北方仍处于分裂状态,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还没有结束。而中美两国与之关联密切,其中美韩是同盟关系,中朝则是法定的盟友关系,导致该地区形势复杂且不稳定。

在朝鲜半岛,冷战时期的对峙格局一直延续至今,爆发冲突的风险非常高,有人因此把朝鲜半岛称为“冷战活化石”。正是这种南北对立的局面,把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四个大国牵扯在一起,给东北亚地区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定因素以及发生动荡的可能性,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中美俄日关系,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

特朗普执政后,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恐怖主义,二是朝核问题。对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在国内实施了驱逐令等一系列政策,在国际上则采取打压政策。而朝核问题在美国人看来涉及其自身安全,这对一个追求绝对安全的霸权国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目前,朝鲜的远程导弹技术逐渐成熟,按照美国专家的估计,近期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已有能力打到美国本土。也就是说,朝鲜的导弹技术已经对美国本土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朝鲜有可能会成为美国的敌人,美国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延续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战略耐心”。基于此,特朗普政府于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防长、国务卿、副总统接连访问韩国和日本,特朗普总统本人也不断发声。其目的:一是全面应对朝核问题,从与金正恩见面对话,到加大对朝制裁,甚至动用武力,做好了解决朝核问题的一切准备;二是向日本、韩国表达安全关切,表示坚决阻止朝鲜军事冒险的举动;三是对中国及其他相关国家施压,要求各方加大对朝鲜制裁的力度.面对外界打压,朝鲜一再表示,已经做好了进行第六次核试验的准备,同时将不断进行导弹试射。由于美朝双方僵持不下,东北亚地区遂成为当前全球最敏感、最紧张的地区之一。

3.东北亚地区存在的稳定因素

尽管东北亚地区局势一直不稳定,但近几十年来,也没有发生大问题,这取决于该地区存在的积极因素,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一地区的稳定。中国与东北亚地区所有国家,包括与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和蒙古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像“粘合剂”一样把有关各方联结在一起。中韩合作使韩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中日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中俄合作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俄罗斯经济没有崩溃,而中蒙合作的顺利与否更直接影响了蒙古经济的走势。可以看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稳定器”。然而,尽管中国是一个积极因素,但一个地区能否稳定发展,仅仅靠一个国家是不行的。俄罗斯恰恰充当了东北亚地区的第二个“稳定器”,它和地区内各国也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大的方面讲,俄罗斯是东北亚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稳定器”。中国希望通过恢复“六方会谈”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同时形成一种地区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来解决地区问题,特别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这种思路是保持地区稳定的根本思路。

二、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

俄罗斯一直把东北亚视为一个重要地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事务,并提出在这个地区要有自己的“存在感”,有自己的声音,以维护自己的国土安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进而开始担心会丧失在该地区的“存在感”。因此,俄罗斯对东北亚的基本政策就是保证在该地区的“存在”,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中俄关系的加强是建立在解决两国所有边界问题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2001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双方相互利益需求之上的,因而是牢固的。两国间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体实力大幅度下降,没有更多精力投人到远东地区。因此对俄罗斯来讲,与有着4300公里共同边界的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最有利的。

在东北亚地区,俄罗斯并没有把所有力量都投向中国。从俄罗斯媒体的很多报道中可以看出,曾经有一段时间,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劳工是非常警惕的,担心其“占领”远东和西伯利亚。直到现在这种担心仍然存在,担心单一地与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合作,未来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因此,俄罗斯所追求的是建立并保持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等距离”合作关系。

俄日之间的领土问题阻碍了两国关系的深人发展。俄罗斯希望与日本加强经贸合作,但大部分日本政治家始终不敢将经贸发展放在领土问题的前面。只有在桥本内阁时期(1996年1月一1997年9月),日本曾一度想先发展两国经济合作,但其让步程度也仅限于不那么强调领土问题优先而已。所以日本很难用战略的思维与俄罗斯沟通,导致俄日关系很难改善。在俄罗斯经济困难、日本不能给俄罗斯提供援助的情况下,领土问题会更难解决。因此就目前来看,俄日关系很难有所突破。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对朝鲜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但由于俄自身经济能力所限,不能给朝鲜提供更多经济援助。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和中国一样,主张半岛无核化,希望朝鲜半岛稳定。尽管俄罗斯与朝鲜只有17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但朝鲜不稳定也会波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也担心以现有的能力,无法管控好远东地区安全,所以一贯主张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通过谈判解决朝核问题。

俄罗斯也比较看重俄蒙的合作关系。蒙古国处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有着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不断谋求来自“第三邻国”的保护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希望加强与蒙古国的关系。在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总统、总理、上院议长接连访问蒙古国,频率之高从未有过。但俄蒙除恢复联合军演外,在经济领域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俄罗斯并没有提出具体项目或方案,蒙古国也主要是借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由此可见,对俄罗斯来讲,东北亚的安全比经济更重要,这也是俄罗斯对东北亚政策的基本考虑。

在对美关系上,俄美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存在利益交集。东北亚地区有着美国的同盟体系、军事基地及最新装备。从小布什执政起,美国就开始建设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实际上,宙斯盾驱逐舰、X波段雷达以及现在的“萨德”,都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打破了过去美俄间的战略平衡,给俄罗斯的安全带来威胁。如果大国之间存在战略平衡,双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很低;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大国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从这个角度讲,俄罗斯最担心美国建设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和加强其与日韩的同盟关系。

从远东地区发射导弹可直接打击美国本土,因此美国要在东北亚设置导弹防御体系,实现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战略攻击能力的掌控。而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同样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构成了威胁,导致俄罗斯在“萨德”问题上态度强硬。

另外,俄美两国还有对朝鲜半岛交叉承认的问题。戈尔巴乔夫和老布什在任期间曾达成过口头协议,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美之间曾约定:苏联承认韩国并与之建交;美国承认朝鲜并与之建交。但结果是,在之后不久的1990年,苏联就履行协议,与韩国建交,中国也随后于1992年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却并没有同朝鲜建交,日本也同样没有与朝鲜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美国方面至今坚决否认与苏联有过口头协议。所以,在俄罗斯看来,美国作为冷战胜利者和世界霸主,没有履行其承诺。这就导致半岛力量失去平衡,使东北亚地区处在动荡之中,这也是俄罗斯反对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一些做法的原因。

三、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佳时期

当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最佳时期,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战略协调与合作关系。

第一,中俄两国,一个是曾经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新兴大国,中国对俄罗斯的意义在于保证其东部地区的太平,即保证4300公里中俄边界的稳定与太平。对俄罗斯来讲,整个东部陆地边界的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才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欧洲部分的发展问题和高加索地区的分离问题。实际上,俄罗斯提出的“东向政策”很难实现,因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西部欧洲部分,所以,中国对俄罗斯的首要意义还是保障其安全利益。而中国对俄罗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提供了新的选项。同时,中国生产的大量日用消费品满足了俄罗斯市场需求。而民众能够获得优质廉价的生活用品,恰恰是其社会稳定的基础。另外,中国丰富的资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俄罗斯的需求。当然,俄罗斯并没有“敞开大门”引进中国企业的投资。实际上,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并不好,不仅有腐败问题,还有限制外国投资的政策,尤其是限制外国国有企业的投资,甚至还有法律法规加以限制,而中国当前对外投资的主体恰恰是国有企业,致使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并不多。

总体来讲,中俄两国安全和经济上的相互需求是存在的。重要的是,中俄领导人都能够站在本国核心利益的立足点上,来寻求两国的合作,既能够看得长远,也能够顾全大局。目前,两国最高领导人每年都会进行5^-6次正式会晤。除正式访问外,还有各种场合的会面,如APEC峰会、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峰会、G20峰会等。两国领导人充分利用各种会面的机会来商谈共同的议题。

第二,中俄两国间有着诸多合作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国政府间的合作机制,由两国副总理主持。针对不同领域或不同层面的问题,两国还有不同的合作机制。正是这样一套机制,使得中俄间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坐下来探讨,并且可以依据问题的重要性,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商谈。中俄间的这些机制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三,两国间的军事合作也很重要。两国的军事合作不仅体现在军方高层会晤,双方的联合军演也在不断扩大。两国军事演习已经从小规模、单兵种,扩展为大规模、多兵种,双方非常重视带有某种战略意义的联合军演。另外,军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提升双方的战略互信。

第四,两国政府看到了人文合作的重要性。两国举办了各种人文合作交流,如“国家年”“青年年”“文化年”“旅游年”等。近年来两国还开展了媒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国威胁论”以及中俄间的历史恩怨已经不再作为重点被宣传,这大大降低了媒体的负面作用。人文交流为推进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足的是,目前两国的人文合作主要还停留在政府层面,源自民间的、自发的人文交流还不够。但可以看到,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民众往来较之以前有所增加。据统计,每年到访中国的俄罗斯人数超过300万人次,中国到访俄罗斯的人数也有180万人次,到三亚、青岛、大连休假的俄罗斯人尤其多。

第五,两国科学技术领域合作大大加强。在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方面,已经由过去的主要将俄罗斯技术引进中国来“孵化”,转变为现在的双方共同研发,如C929远程宽体客机的共同开发。

第六,两国在地区层面加强合作,如东北亚地区合作。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朝鲜核问题上。中俄两国密切沟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参与六方会谈,在朝核问题上表达一致的立场,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协调沟通。

此外,中俄合作背后的美国因素也很重要。一些中国学者担心特朗普执政后俄美关系会走近,甚至妨碍中俄关系的发展。然而,尽管特朗普本人很想改善对俄关系,但俄美间的结构性矛盾短时期内很难解决,影响中俄关系的大环境也不会有大的变动,中俄关系仍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文章转自《东北亚学刊》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