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和影响之九——大量事实表明,中美经贸关系互补性强和相互利益已深度交融,中美间爆发贸易战必将导致两败俱伤。中国已是仅少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美两国加强互补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惠及两国人民。 |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8月14日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审查所谓“中国贸易行为”。莱特希泽8月18日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宣称,将调查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视性,以及是否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 所谓“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所谓“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包括撤销贸易优惠、征收报复性关税等。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曾对日本、中国等多个贸易伙伴发起“301调查”。莱特希泽曾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里根政府副贸易代表,他参与了对日本发起“301调查”,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钢铁等产品提高关税、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等措施,迫使日本将部分汽车产业生产线迁至美国。“301条款”与“汇率战”都是美国打压竞争对手的武器,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已深陷底谷徘徊困境,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仍指示其团队,继续采取措施,绝不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这次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也是精心策划的。8月17日美国驻华使馆发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题为《美国的天才正在遭受来自中国的袭击》的文章宣称,美国企业每年因知识产权被盗或侵犯的损失达6000亿美元,而在美国海关查获的假货中中国占到了87%。“6000亿美元损失”是如何统计的?美国消费者为何大量购买中国的“假货”?难道这些美国人都是傻瓜?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21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5年里,中国名义GDP增量达3.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期全球名义GDP增量仅为2.2万亿美元。“这段时期,中国不仅贡献了近170%的全球名义GDP增量,而且再次扩大了美国企业的利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美国企业在世界其他地方赚到的利润增加了25%,而在本土获得的利润却小幅下降。”《金融时报》网站8月25日发表文章指出,特朗普的前首席顾问班农离开白宫后仍鼓动美国“与中国打经济战”是一种比疾病本身还要槽糕得多的药方,是对世界经济运转方式的误诊。美国仍一直受益于它与亚洲的贸易。攻击中国,这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毫无帮助。世界报业率迪加网站8月28日发表摩根士丹利集团亚洲区前主席罗奇的文章指出,美国对中国策动贸易战是“天大错误”。 “在中美利益相互交融日深”,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采取有力应对政策和措施。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主要目的是施压中国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美商品贸易额达5194.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2506.8亿美元。据美方统计,2016年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逆差高达3470亿美元。但是,西方国家一些权威机构和著名学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大量贸易顺差在中国,而大部分利润归美国,这种特殊经贸关系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按原产地规则统计夸大了中国贸易顺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三位学者研究显示,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媒体播放器iPod,每台售价299美元,其中:美国获得设计、专利和营销收入163美元(苹果公司利润80美元),零部件和运输费132美元(日本东芝等公司获得94美元),中国仅得4美元(组装费3美元)。但是,按原产地规则统计,中国向美国“出口”一台iPod,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曾提出确定一种“增值”方法用以统计双边贸易差额。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2017年2月22日发表杰西卡·霍尔泽一篇题为《经济学家告诉特朗普:关键不是贸易赤字》的文章介绍,2011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2751亿美元,但是,按照增值方法计算,这一赤字可以减少到1787亿美元。电子产品领域的比较更为明显,美国在该领域的贸易赤字为1363亿美元,而按增值方法计算仅为542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被忽视,而中国出口产品中包括许多外企零部件,美方统计往往夸大了对中国贸易逆差规模。如果按各国产生的增值计算,对中国贸易逆差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2%降至0.8%,与美国和欧盟间的贸易逆差相当。 二、“迁移效应”影响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2017年2月3日发表美国作家、企业家詹姆斯·麦克斯雷题为《特朗普与中国打交道如何获胜》的文章介绍,中国出口产品50%以上是外资企业生产的,特别是高科技产品70%是外企生产的,其中包括外国大量零部件在中国组装的产品。这种“迁移效应”也夸大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 从2007年到2016年,美国苹果公司已销售10多亿部iPhone手机,“据大多数金融分析师预测,目前每天都在破纪录的苹果公司的总市值到2017年年底有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而苹果公司的手机几乎都是在中国组装的。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学者研究显示,一部iPhone手机批发价为178.96美元,其中零部件来自日本、德国、韩国和美国,共172.46美元,占96.4%,中国组装费6.5美元,占3.6%。一部iPhone手机在美国市场售价500美元,增值321美元,其中渠道商营销收入和苹果公司利益各占50%。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017年3月28日一期刊登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教授真家阳一篇题为《征收高额关税受害的是美国》的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中,排在第一位是电脑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31.3%,排在第二位的是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8.8%。但是,这些都是中国进口核心零部件进行组装的产品,而零部件供应者不少是苹果、惠普和戴尔等美国跨国公司。因此,中美两国这部分贸易可以说实质上是“美美贸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7年4月9日发表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题为《美国必须致力于发展美中经济关系》的文章指出,从商业角度紧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误导性的。美国要减少对特定短期商业利益的关注,而更多聚焦那些100年后历史学家会记住的问题。 三、投资内涵不同使美国从中国获取巨额利润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7年1月2日发表题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增长》的文章介绍,几十年来,美国跨国企业一直在中国建立工厂并进行其他重大投资,而反向投资很少,尽管北京把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于2016年11月的研究显示,美国企业自2000年以来对华投资累计达2280亿美元。同期内,中国在美国的投资累计为1090亿美元,其中近50%是2016年投资。美国对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严加控制。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达到456亿美元,在美国雇工超过10万人。但是,据路透社2017年7月20日报道,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CS)今年迄今至少向9宗外资收购美国企业的计划提出反对。对中国海外企业并购潮而言,这一创记录的数字预示着前景不妙。美国《政治报》网站2017年1月2日援引被特朗普选中领导商务部的威尔伯·罗斯在被加拿大《盈利杂志》记者问及外包问题时说:“中国现在成了美国的替罪羊,就像大约15年前的日本一样”。 美国限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限制美国高技术流入中国,就是不限制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公布,截至2016年6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已超过1.15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外债的六分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教授研究,美国在中国投资的利润率高达20%甚至30%,而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回报率仅3%左右。美国从二者之差获得多少超额利率?对此,美国从不谈及。据美国一家权威机构统计,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合作每年可使其GDP平均提高0.7%,物价平均下降0.8%,全国居民一年节约1000亿美元。 大量事实表明,中美经贸关系互补性强和相互利益已深度交融,中美间爆发贸易战必将导致两败俱伤。 中国已是仅少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美国前财长保尔森预测,到2020年中国对美国年度投资将达1000亿至2000亿美元。2016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出口额为1344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预计,到2026年和2050年,美国对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将分别达到3690亿美元和5200亿美元。中美两国加强互补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惠及两国人民。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