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行一种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不把人权和所谓的美国价值全球传播作为目标;第二,有限度的使用美国军事力量和美国战略力量;第三,美国不要去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很大程度上,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美国本身的国家利益和需要承担全球警察的责任,需要某种平衡。有原则就是要按照美国的目标和标准行动,强调美国利益优先,而不是其他国家优先。所以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确实代表了特朗普在处理外交和全球安全战略的核心概念。 |
【导语】近日,特朗普政府宣布重启301法案,正式开展对华贸易战,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延续其竞选期间的口号“让美国再次强大”,把拉动美国经济重振制造业放在首要地位。而在政治军事方面,特朗普宣布阿富汗与南亚战略,选择继续驻军防止真空出现,加强对阿富汗的控制与存在。主政白宫将近八个月,特朗普在延续竞选承诺的同时,也在不断修正执政理念,那么特朗普的外交战略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称之为“特朗普主义”?新浪国际记者文晶对话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朱锋教授,揭晓答案。 文晶:前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的调查,重新启动《301法案》,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们如何应对这次法案的重新启动? 朱锋:这显然来者不善,特朗普要延续他竞选期间对中美贸易关系的观点和政策,另外我们也看到特朗普上台以后对贸易所谓的修订和改变,我把它称之为“去全球化”或者“再全球化”。我们需要明确,这并不特定对中国,韩国、日本包括欧盟都在进行贸易调查,它是特朗普政府再全球化贸易调整政策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团队里的“白左”,比如刚刚离职的班农,他们强调要遏制中国在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对美的竞争势头,而且将其视为稳定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上台到现在施政的核心问题就是,拉动美国经济,让制造业回归美国,这是整个内政外交的核心。现在启动301特别调查,符合现在施政重点的选择。它是特朗普施政战略性调整的一部分,这个前提就是把所谓重心放回到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商业竞争力,给美国固根强体。这对中美关系的冲击更加持久,更加具有全面性。 这次特别调查背后的核心是美国要进行整个内政外交战略调整,不再继续充当世界警察,核心关注在于如何让美国的经济、技术、创新保持更持久领先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的调查对中国的压力会尤其突出,因为不是单纯代表双边贸易结构上的争议话题,而是长期战略性调整。 目前对于301特别条款的调查,第一,我们确实要高度重视,我们要意识到这是美国战略性的调整;第二,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调整、产业政策的调整,会带来世界政治经济新的周期性变化,未来10年20年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第三,还是要坚定决心,如今中美贸易高度依赖,如果真打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对于美国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我们都应做好准备坚决回击。 文晶:前两天特朗普发表正式演讲,对美国阿富汗和南亚战略进行正式表态。特朗普提出,美国在阿富汗快速撤军后果将不可想象,ISIS、基地组织等恐怖分子将迅速填补真空,表示将继续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而在特朗普竞选期间,曾反对奥巴马的阿富汗政策,要求全面撤军。特朗普的南亚以及阿富汗战略是否有大的改变? 朱锋:特朗普对阿富汗战略的演讲,强调美国的军队不是为了去守卫建立民主国家,而是要保护美国的利益,保护盟国的所谓西方世界的共同利益。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调整。 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对阿富汗战略的争议从来没有结束过,一部分声音认为阿富汗打了这么多年,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核心是亚太,需要减少在阿富汗的出军,也希望尽可能甩掉阿富汗这个包袱。一部分声音主张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撤的太快,阿富汗重新被打,塔利班完全夺回的话,相当于重新失去阿富汗。 特朗普上台以后,阿富汗局势动荡,几个极端势力包括像塔利班,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打击。阿富汗战争从2001年到现在持续了16年,但如同特朗普演讲说,在阿富汗现在还有20多个美国认定的世界上最极端的恐怖主义组织。所以美国在阿富汗的担子卸不下去,如果卸下去了,就等于说阿富汗白打,阿富汗会变成整个伊斯兰恐怖势力新的巢穴。特朗普演讲表明了特朗普政府在阿富汗问题上新的政治决心,美国不情愿但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继续增加军队、加强对阿富汗的介入,使得阿富汗军事更好的稳定,阿富汗的极端势力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遏制。 文晶:特朗普上台之后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朝核问题的升级,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选择对阿富汗和南亚战略做出这样的表态和声明? 朱锋:对美国来说,安全议题不只有一个,一定是多样的,只不过现在朝核问题是重中之重。南海问题上,特朗普上台比奥巴马时期更加高密度的军事施压干预,保持自由航行;叙利亚问题上,特朗普发动了战俘的导弹袭击。为什么宣布新的阿富汗战略,这是新政府必须做出选择。到底是增加投入,保持阿富汗稳定,还是美国真的想卸掉这个包袱?昨天新的战略报告,表明美国没有办法卸掉自己的责任,或者说没有办法脱身。现在的阿富汗战略报告,代表了特朗普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文晶:特朗普上台八个多月,目前来看,他已经有成型的外交战略了吗?如果有,到底是什么? 朱锋:特朗普对阿富汗战略的演讲,代表了特朗普对于美国的海外介入乃至全球战略的核心认识和理解。美国推行一种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不把人权和所谓的美国价值全球传播作为目标;第二,有限度的使用美国军事力量和美国战略力量;第三,美国不要去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很大程度上,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美国本身的国家利益和需要承担全球警察的责任,需要某种平衡。有原则就是要按照美国的目标和标准行动,强调美国利益优先,而不是其他国家优先。所以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确实代表了特朗普在处理外交和全球安全战略的核心概念。 文晶:有原则性的现实主义,是否可以把这解读为“特朗普主义”?阿富汗战略算不算是一种“特朗普主义”? 朱锋:我把这个关健词称之为“特朗普主义”未尝不可,有概括性的一面,特朗普“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指的是不是一时灵机一动,这个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大纲领性意义,确实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外交安全和全球战略集中认识和思考。我觉得这是至今为止纲领性的设计,就是美国的外交和安全战略是“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它确实比较集中的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或者特朗普总统本人对于外交和安全战略集中的思考和认识。 文晶:我们能不能说特朗普也是在修正他的外交战略,他现在的战略与竞选期间有出入,比如之前主张的是要撤军,但现在应该不会放弃在阿富汗的存在。 朱锋:任何美国总统候选人在选举的时候,内政外交的观点和施政主张与作为实际总统执政所追求的外交政策的执行,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调整是正常的。 文晶:上半年朝核危机不断升级,中韩关系也应萨德部署进入冰冻时期,建交25周年也未见大的回暖,你如何看待半岛的安全困境,特朗普到目前为止,他的对朝战略到底是什么? 朱锋:半岛和平化必须实现,不管时间多长,付出什么样的成本和代价,因为整个东亚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是不允许也是无法承受拥有核武器的朝鲜的。东亚的地缘政治目前有竞争,但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它分裂,我们更不愿意看到整个东亚地区再重新回到东西方阵营,你死我活对抗的时期。中韩建交25年关系磕磕绊绊,为什么韩国要部署萨德?核心问题就是朝核问题没有解决。 特朗普对朝鲜的政策,已经基本成型,就把它称之为是一种“战略性的强制政策”:第一,最大限度施压,断绝朝鲜的所有经济来源,尽可能压缩朝鲜国际活动空间,甚至鼓励东盟、东欧、南亚、中东断绝和朝鲜经贸往来关系,印度目前已经切断了和朝鲜的所有经贸联系;第二,利用美国自己国内的财政贸易和金融杠杆制裁跟朝鲜有联系的企业和个人,这是对朝政策的核心;第三,全面加强对朝鲜所谓军事遏制的能力,美韩军正在针对朝鲜的所谓导弹部署进行军事遏制;第四,对话,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把外交对话的大门关上,美国务卿蒂勒森也说,对话依然是美国的第一选择,但是美国并没有降低对话的门槛,不可能接受朝鲜是事实拥核国家。特朗普的朝鲜政策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优先事项并且确实在不断成型。 (受访者朱锋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与东亚安全问题专家。采访者文晶为新浪国际记者,文章转自文晶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