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重压之下,不丹也在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在一个月前发表的声明中,不丹虽然在拖延了两个星期后还是违心地支持了印度的立场,却没有提及自己曾经“邀请”印度进入洞朗。这一点恰恰是印度所谓“替不丹出头”的借口所必需的。由此可见,与其说是印度在替不丹出头,还不如说是印度在强按不丹低头。 |
距离印度边防部队越境进入中国领土、制造“洞朗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印度先是宣称此举是因为中国越过边界进入印度领土才引发印军的回应。在谎言被戳穿后,又不惜违背国际法关于“禁止反言”的基本准则,抛出了所谓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并未最终确定西藏与锡金地方边界的谬论,同样遭到事实的批驳。 于是,印度抛出了其为炮制“洞朗事件”准备的第三个,也是目前为止最经常被提到的借口,那便是印度出兵系为保卫不丹的领土完整。 好一个急公好义的印度,居然会为了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的利益不惜和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相抗衡。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印度的如此“义举”依据的却是一纸与21世纪国际关系准则格格不入的不平等条约。根据印度与不丹之间的所谓“友好条约”,不丹的外交和国防事务由印度负责。 洞朗非争议领土 抛开《印不条约》严重落后于时代的殖民与霸权色彩不谈,单就印度在此次“洞朗事件”期间的行为而论,恐怕人们也无法相信印度边防部队侵入中国领土真是为了替不丹出头。 尽管不丹和尚未建交的中国之间的确存在边界争议,洞朗本身却并非中不之间的争议领土。在以往数十轮中不边界谈判过程中,洞朗从来没有成为过分歧的焦点。 根据《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规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长期以来,中国边防部队和牧民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巡逻和放牧活动。目前,洞朗地区与锡金之间的边界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一部分。 而且,不丹也从未对该条约中关于中国、不丹和锡金的边界交汇点位于吉姆玛珍山这一点提出过争议。 1890年条约已确定,中印边界锡金段起自与不丹交界的吉姆马珍山,这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东端点,也是中国、印度、不丹的三国交界点。此次印度边防部队越界的地点位于中印边界锡金段的边界线上,距离吉姆马珍山约有2000多米之远。此次事件与三国交界点问题并无关系。 当然,在“洞朗事件”发生半个月以后,不丹外交部发表了声明,支持印度的立场。但发表这一份声明,并非不丹政府的错误,而是不丹人民的不幸。 这纸声明及其发表时间,强有力地证明了不丹在印度的严密掌控下,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表达。 如果印军的入侵行动系应不丹的要求而来,那么为什么在事发之初不丹外交部没有发表任何声明以表达对印度的感谢和支持,而是耐人寻味地保持沉默了整整半个月? 正是因为体谅到了不丹的言不由衷,中国政府才没有对不丹的声明进行反诘。中国很清楚并理解不丹的难处,将竭尽所能避免不丹为印度的冒险主义盲动付出代价。 越境点暴露了真相 相对于不丹政府发表声明的时间节点,更加需要引起人们重视也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印度军队越境的地点。 印度宣称洞朗地区是中不争议领土,而自己的部队却是从早已划定的中国印度边界锡金段越境侵入的。 不论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条约做何种规定,甚至附加何种秘密条款,都不可能赋予印度侵犯第三国领土的权力。 而印军没有从不丹一侧进入洞朗,显然也不能被理解为印度决策集团的技术性失误,只能被理解为即使处在印度的严密控制下,不丹也不愿意为莫迪的冒险政策做嫁衣裳。 如果印度能得到不丹的允许,穿越不丹领土进入中国,至少在样子上会显得自己替不丹出头的理由更加充分些。 这一点,印度不可能想不到,因而,唯一的结论只能是不丹根本不愿意给印度借道,这自然也就证明所谓印度系应“不丹的邀请”进入洞朗地区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危险游戏的牺牲品 当然,不是出自不丹的意愿并不意味着“洞朗事件”和不丹无关。实际上,不论“洞朗事件”最终如何解决,不丹以及中不关系都已经成为莫迪这场冒险游戏当中的牺牲品。 印度以不丹为借口侵入中国领土,不仅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是对不丹主权和独立的挑战。 多年以来,中国和不丹始终本着友好和建设性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试图解决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从而为最终实现建交累积条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不两国边境地区一直保持和平安宁。 印度想利用“洞朗事件”制造新的边界争议、迟滞中国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固然必将破产,破坏中不关系正常化进程的意图却已经实现。 “洞朗事件”使得印度控制不丹的野心昭然于天下。 即使在重压之下,不丹也在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在一个月前发表的声明中,不丹虽然在拖延了两个星期后还是违心地支持了印度的立场,却没有提及自己曾经“邀请”印度进入洞朗。这一点恰恰是印度所谓“替不丹出头”的借口所必需的。 由此可见,与其说是印度在替不丹出头,还不如说是印度在强按不丹低头。 不过,印度似乎忘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等到印度武装人员不得不从中国领土上无条件撤退之时——这一前景是不可避免的,印度对不丹的霸权还会显得那么牢不可破吗?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文章转自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