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美国铁杆盟友的菲律宾与美国拉开距离,同中国全面改善关系,促使南海热点迅速降温、地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使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遭到重创。王毅外长在2016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研讨会上谈及中菲关系时说,杜特尔特总统成功访华,双方就全面改善中菲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菲关系的这一华丽转身标志着南海问题重回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意味着有关国家利用南海问题搅乱地区的图谋彻底破产,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进一步深化合作扫除了障碍。”又说这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最引人瞩目的一项成果。” |
年终岁末,各大媒体和相关研究机构都会对过去一年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作一番回顾,甚至会评出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新闻。就亚洲形势来说,2016年最值得关注和最值得称道的新闻当属菲律宾政局的变化和中菲关系的全面改善。 人们清楚地记得,菲律宾在阿基诺三世当政的6年中,仰仗美日的支持,在南海问题上同中国强硬对抗。2013年1月更就中菲南海争端向海牙国际仲裁庭提起强制仲裁,致使中菲关系跌入谷底。特别是2016年7月2日国际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裁决出炉,试图全面否定和侵蚀我国在南海的有关主权和海洋权益。美日等借机大肆炒作,制造舆论,要求中国接受仲裁结果,导致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16年6月杜特尔特就任菲律宾总统后,大幅度调整菲律宾的内外政策,对内大张旗鼓地向毒品开展,对外奉行“自主外交”和“平衡外交”。一方面谋求减少美国在菲的军事影响力,宣布终止同美国在南海的联合巡逻和联合军演,要求美军在两年内撤出菲律宾。同时表示愿同中方就南海争议进行双边协商对话,谋求中菲南海争端的“软着陆”。 10月18日至21日,杜特尔特总统应邀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是他访问东盟以外的第一个国家。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和张高丽副总理分别同杜特尔特举行会见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从两国根本和共同利益出发,顺应民意期盼,推动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并取得更大发展。双方签署了包括经贸、产能、农业、禁毒、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文件13项,涉及金额240亿美元。关于南海问题,菲律宾虽是南海总裁案的当事方,但杜特尔特在会谈中却对此只字未提,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同意“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由直接有关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这样,中菲两国政府以正式外交文书的形式向全世界通报了双方就南海问题达成的共识,也宣告了所谓南海仲裁庭所做的仲裁彻底破产。 杜特尔特总统访华后,中菲双方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中方虽继续对黄岩岛进行正常管辖,但菲律宾渔民可以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捕鱼。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针对杜特尔特总统关心的问题,中方基于中菲友好情谊作出了妥善安排。”与此同时,双方旅游合作迅速加强,中方赴菲游客大幅度增加。两国旅游部门商定2016年接待中国游客100万人,2017年增至200万人,2018年增至500万人。双方正考虑给中国游客免签证的措施。接着,杜特尔特总统于11月中旬宣布,菲律宾将从中国购买一批武器,付款期限为25年。中国决定提供10亿美元,,为菲律宾兴建一座可容纳一万人的戒毒中心。12月17日杜特尔特重申他将搁置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不会向中方强加任何东西。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欢迎杜特尔特总统的上述表态,杜特尔特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政策符合中菲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双方日益深化的政治互信和友好感情。”华春莹还说:“今年10月杜特尔特总统成功访华以来,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并持续向好发展,双方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展开并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愿同菲方继续共同努力,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曾经是美国铁杆盟友的菲律宾与美国拉开距离,同中国全面改善关系,促使南海热点迅速降温、地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使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遭到重创。王毅外长在2016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研讨会上谈及中菲关系时说,杜特尔特总统成功访华,双方就全面改善中菲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菲关系的这一华丽转身标志着南海问题重回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意味着有关国家利用南海问题搅乱地区的图谋彻底破产,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进一步深化合作扫除了障碍。”又说这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最引人瞩目的一项成果。”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