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李开盛:朴槿惠弹劾事件:“韩剧”还是政治课堂?
发表时间:2016-12-13 17:03 来源:国际网
民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基,但绝非全部。特别是法治的相对独立性,才是现代社会稳定的真正平衡器。顺从民意是民主之源,但屈从民意也可能是暴政之始。在朴槿惠弹劾案进入宪法法院程序时,韩国国内也出现了法官要考虑民意的舆论。从宪政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韩国之福。政党不断看民众眼色或政府眼色行事,结果失去了稳定政治这一重要功能。

近来,有一个“段子”说:现在中国人都不看韩剧了,因为当前韩国的政治风波远比虚拟的韩剧更精彩:传闻中的总统与神秘宗教的关系,围绕着朴槿惠的闺密、秘书以及财阀间的纠葛,史无前例的民众示威,以及国会内跌宕起伏的弹劾悲喜剧。12月9日下午,这部现代韩国政治剧的剧情终于达到了一个高潮:韩国国会通过弹劾案,朴槿惠总统职权中止,她与韩国接下来的命运,将等候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

但对中国人来说,朴槿惠事件应该远不只是一出“狗血”的政治剧。围绕这一事件的种种现象,涉及民主政治在生根、发芽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西方理念在进入东方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磨合与碰撞,而其演进进程本身以及最后的结果,又关乎这一理念自身的命运,以及东方社会的最终选择。事实上,从10月24日以来韩国“闺密门”爆发并演变至今,从光华门(示威地)到青瓦台(总统府),再到汝矣岛(国会),一起构成了一个现实而严肃的政治课堂。对这个课堂的内容进行讨论,其结果对于韩国以及韩国之外的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一起围绕总统而起的政治风波,或许首先要问的问题是:总统到底不可以做什么?记得丑闻刚刚爆发之初,中国的媒体并没有多少报道。或许中国人一时也无法理解:总统把文件交给自己的“闺密”看一下,是一个多大的错吗?为什么韩国民众特别愤怒、一定要坚持她下台呢?多数韩国总统任期内都有贪腐问题,但这次至少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指出,朴槿惠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金钱方面的利益,然而,这一次韩国人显然要更加愤怒。

根本的原因是,朴槿惠作为接受国民委托的总统,却将将权力秘密地付诸私人(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自己的秘书,而是无任何政治职务的密友)。朴槿惠的本意或许只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潜意识里,却可能是作为前独裁者朴正熙长女所继承下来的,对公权与私器的不加区分。而这正是现代民主之大忌,也是一切腐败的渊薮。从这点来看,韩国人不断示威,坚持要朴槿惠下台,在外人眼里或许难以理解,但确实涉及到了宪政层面的根本问题。

当然,令他们不满的还有:这种公权私托还反映出朴槿惠的能力问题。甚至有人在媒体上分析,因为受到早年母亲遇刺的刺激,朴槿惠的心智还停留在青年时代。也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位前“公主”不善或不喜与人沟通,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少接见自己的部长,更少举行民主体制下常见的记者会。

但是,这些现象其实早已存在,韩国人为什么仍选出一个这样的总统?这里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植根于血缘的“移情”现象:出于对创造了“汉江奇迹”的朴正熙的认可,而选择了她的女儿朴槿惠(看看菲律宾无所不在的政治家族,就知道这一现象的极端后果,但幸亏韩国远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二是韩国政治中的痼疾“地区主义”,即选民总是对出身本地区的政治家给予无条件支持。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可能还会出现“为什么我选了朴槿惠”这样的问题。

另外,由于肯定朴正熙而“移情”朴槿惠,也反映出对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关系的认识问题。在这次反朴大示威中,仍然有一些人站出来公开挺朴槿惠,他们基本上属于肯定朴正熙政绩的老一代,指责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挨过饿,不懂感恩,不理解年轻人为什么要上街示威。其实,老一代与年轻人或许都没有错。在韩国从混乱走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的威权主义或许是需要的,老年人对朴正熙的怀念不无道理(这位前独裁者的墓地还在韩国的国立显忠院里占据着最好的位置)。但在经济已充分发展时期,对威权的任何依恋都可以摧毁新生民主的脆弱成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些街头示威的人确实没有必要对朴槿惠有任何负疚之感,而且应该在下次选举时更提醒自己,注重候选人的能力与品格,而不是出身、地域这样的个人之外的因素。

不过,示威者或许该思考的是,尽管代表了大部分民意(朴槿惠的支持率已跌到4%),但他们是否真有权力要求朴槿惠辞职?这次韩国示威者的素质令人赞叹:上百万的人游行组织井然有序,只有烛光没有暴力,真正展现出了和平的力量。民众无疑可以表达自己要求总统下台的诉求,但当这种诉求汇聚成一种不达目的就不罢休的强大政治力量时,对一个国家的宪政真是一件好事吗?

现代民主都是间接民主而非直接民主,选出来的议员或行政官员都有一定的期限,在此期间,非出现法定情况与法定理由,不能罢免。这是为了保证治理社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韩国民众的普遍理由是:既然总统是民众选出来的,那么民众现在也就有理由收回自己的授权。确实如此,但最好是在下次选举而不是示威时这样做。在汹涌民意的推动下,摇摆的韩国国会最终高票通过了弹劾决议。根据宪法,国会有权对“违反宪法与法律”的总统提出弹劾,但事实是:现在独立调查才刚刚开始,事实真相远未揭露。从严守法理的精神来看,这样的弹劾是不是早了点?

民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基,但绝非全部。特别是法治的相对独立性,才是现代社会稳定的真正平衡器。顺从民意是民主之源,但屈从民意也可能是暴政之始。在朴槿惠弹劾案进入宪法法院程序时,韩国国内也出现了法官要考虑民意的舆论。从宪政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韩国之福。

朝野各党在强大民意中的摇摆,也反映出韩国政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政治中,政党不但是不同理念、诉求与力量的聚合器,成熟的政党分布也应该构成一个可以引导民众、构建(执政党)或制衡(反对党)政府的稳定政治架构。虽然在韩国的政治光谱中,有保守派、进步派和温和派之分,但具体的政党经常变来换去。目前的执政党新国家党前身是大国家党,在朴槿惠担任党首时才改现名。而现在的主要反对党民主党,则由大统合民主新党与原民主党合并而来。之所以出现党名常变、党员常新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政治力量甚至首要政治人物不断分化组合。其后果之一就是,政党理念常常得不到一个稳定、强大的政治组织的维护,而这可能正是政党在韩国政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重要原因。政党只能不断看民众眼色(有强大示威时)或政府眼色(缺乏示威时)行事,结果失去了稳定政治这一重要功能。

与政党无法发挥正常作用相比,则是韩国大财阀对政治的顽强渗透。因为涉及此次政治风波中的强迫捐款问题,韩国几大财团巨头都被迫出席国会质询,韩国金钱与政治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因此浮出水面。但是,很难期待这一民主政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这一事件就会得到根本改观。事实上,那些被弹劾吸引了全部眼球的韩国政党与民众,对这一深层次的政治痼疾,可能只是投以匆匆一瞥。如果不能在财阀与政界之间建立制度性的隔离,大韩民国可能仍然只是“三星共和国”的代名词,而另一次总统贪腐或被弹劾丑闻,或许仍为期不远。

面前这部现实的政治剧,无论戏内戏外,都没有局外人。撇去那些“狗血”的政治泡沫,去体味韩国民主进程中的种种挑战及其普遍性启示,才是这一仍未结束的课堂留给所有人的“课后作业”。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文章转自金融时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