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对于中国,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弊有可能转化,只要策略对头,可以趋利避害。利的一面:英国脱离欧盟会面临巨大经济压力,加上少了欧盟的条规限制,势必要与中国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从欧盟角度看,英国脱出后欧盟经济总量少了,更需要中国资金的注入,也更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撑。弊的一面:英国脱欧等因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也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影响。不过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历来的做法具有务实性和远见性。中国既重视与欧盟总体的关系,又不断加强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有利于推动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英国脱欧公投引起强烈反响,带来一系列疑问。下面就此提出10个基本观点,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1、英国公投是卡梅伦搞的一次自投罗网的政治赌博。酝酿公投历时3年多,卡梅伦的本意一是借助“脱欧公投”,博取党内“疑欧”派的支持,以赢得大选连任;二是借此作为与欧盟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欧盟通过“改革”,为英国继续留在欧盟获取更多权益。卡梅伦却匆忙决定于6月23日举行公投,结果大为失算,事与愿违,卡梅伦被迫辞职。这暴露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深刻的社会矛盾,表明相当大比例的公众对欧盟前途逐渐丧失信心。这不能怪罪英国民众。如有的媒体所说,“卡梅伦背黑锅一点都不冤枉”。 2、英国脱欧是欧盟继债务危机之后蒙受的又一次沉重打击。欧盟是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同时也应该是责任共同体。英国脱欧是由于利益与责任发生矛盾所致。从战略高度看,英国脱欧其实是一种倒退行为而不是进步举措。但这抹杀不了65年来从煤钢共同体发展到今天的宏大规模,欧盟作为一体化典范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深远意义。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中国,会继续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 3、英国公投脱欧原因之一,是难民潮冲击。难民潮的形成,从根子上说,与美国的中东战略有密切关系。从2003年美国无端发动伊拉克战争到近期处心积虑要搞垮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中东局势动乱不止,人民蒙受苦难,滋生了恐怖主义“伊斯兰国”,形成了强大的难民潮冲击欧洲国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当年曾竭力支持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布莱尔正在被追究责任,有可能被弹劾),因此,英国受到难民潮冲击一定意义上是自食其果。 4、英国第二次公投的呼声依然存在,但难以指望,英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拒绝。有人寄希望于英国议会不予批准,但显然挽回不了英国脱欧的结局。试想,若否定这次脱欧公投,西方民主的脸面何在?万一再次公投而脱欧不成,欧盟与英国的谈判更会提高要价,英国会受到欧盟更多限制。这里有两点倒是值得关注:一是欧盟某些其他成员国(如荷兰、捷克)是否也跟着搞脱欧公投,尽管欧盟不会因此就散架;二是英国脱欧可能带来苏格兰、北爱尔兰脱英公投,带来英国本身解体的风险。 5、英国脱欧后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存在未知数,将有一段较劲的过程。卡梅伦在其最后一次欧盟峰会晚宴上表示,希望英国今后和欧盟保持最紧密的经济联系,而关于谈判英国退欧条款的事宜则交由他的继任者处理。英国退欧倡导者并未深思熟虑,他们与欧盟究竟建立什么样的关系。英国领导人既想尽可能维持对欧盟市场准入方面的便利,又想限制欧盟移民和劳工。然而,欧盟在峰会上重申,任何希望加入欧盟共同市场的国家都必须维护资本、商品、服务和工人自由流动这“四个自由”。 6、英国脱欧后欧盟的政治重心将再度调整。有不少媒体称,欧盟解体犹如苏联解体。此说有些言过其实,甚至不无幸灾乐祸的味道。欧盟的多国组合与苏联高度极权的政治体制,不能同日而语。英国脱欧的确是欧盟呈现颓趋的一个信号,但德、法毕竟是欧盟的核心,加上意大利,它们会把欧盟撑持下去。况且,新欧洲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等也都不愿欧盟解散。再说,英国退出欧盟,并非退出欧洲。英国还是北约成员国,将继续在欧洲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个新问题,为北约出资仅次于美国的英国,今后是否、又如何为欧盟成员国的安全担责? 7、英国退欧,让美国暴露矛盾心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不仅欧元对阵美元,尤其是提出防务一体化目标,客观上是对美国霸主地位的一种挑战。美国既不愿意欧盟强大与之抗衡,又要利用关系特殊的英国在欧盟内部为之效劳,乃至起到“特洛伊木马”的作用。奥巴马今年2月与卡梅伦通电时重申了美国的立场,支持英国留在一个强大的欧盟里。4月22日他在与卡梅伦会晤之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又表示,不认为欧盟会削弱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相反,欧盟会加强英国的影响力,脱欧公投结果“将影响美国前景”。 8、英国退欧,俄罗斯高兴。这将有利于俄罗斯实现其削弱美国全球领导力、分化西方的长远目标。俄罗斯声明“不介入”,内心却窃窃自喜。普京给英国对脱欧原因做出诊断,一是因为不愿意牺牲本国利益,补贴贫弱经济体,供养其他国家和民族;二是人民对安全状况感到不满,移民潮使安全情势进一步恶化;三是欧盟过于官僚主义化,“欧洲议会通过的要成员国执行的决议,比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让加盟共和国执行的决议还要多”。欧盟的分化,无疑可以减轻其对俄罗斯的总体压力。 9、英国脱欧对于中国,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弊有可能转化,只要策略对头,可以趋利避害。 利的一面:英国脱离欧盟会面临巨大经济压力,加上少了欧盟的条规限制,势必要与中国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例如脱欧前英国受制于欧盟在武器销售和高科技方面难以同中国深入合作,脱欧之后则可有可能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与中国发展更多面的交流合作。如在产能合作上,中方的高铁、核电技术和英方在风电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优势可形成互补。从欧盟角度看,英国脱出后欧盟经济总量少了,更需要中国资金的注入,也更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撑。 弊的一面:英国脱欧等因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也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影响。尽管我们商务部们认为,“这种直接冲击是有限的”。 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历来的做法具有务实性和远见性。中国既重视与欧盟总体的关系,又不断加强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包括发达国家德、法、英(默克尔九次访华,习近平主席2015年10月访英开创中英“黄金时代”)。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形成16+1框架,乃十分明智之举,有利于推动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10、英国脱欧改变不了世界战略格局。英国脱欧,欧盟一体化进程受挫折,说明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在曲折中发展。但世界战略格局的总体框架不会因此而动摇。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