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俞 邃:哪些说法在干扰中美关系
发表时间:2016-03-17 15:49 来源:国际网
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国情所决定,是中国人民所选择。中国的成就再显著,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并不存在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所谓“北京共识”。有人说,美国对“中国模式”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保守心理作祟,即对美国式自由主义的偏执信仰,而其实很多年前就已有美国国内学者提出应该对这种“专横强制的自由主义”进行反思了。这个说法符合实际。至于有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分歧与矛盾目前已扩展到了太空、电子、网络等非传统领域。这些属于非战略层面的问题,需要在有效合作中加以协调管控。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不足为信。

随着中国的高速和平发展,“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鉴于中国发展进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于是“中国崩溃论”时有所闻。这两种极端论调,都会直接或间接有损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理应持续稳定发展。鉴此,需要化解国内外媒体较为流行的种种干扰性说法。

一曰中美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固有矛盾论。此论源于“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建交的30多年,恰恰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岁月同步。两国在平行的轨道上发展,并没有相撞。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竭力维护霸权地位,主导国际秩序。中国则在传统国际秩序内,借助有利因素,朝向既定现代化目标奋进,但同时又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协作,本着联合国宪章精神,提出改善国际秩序的主张,也是天经地义的。

中美建交30多年的历史,并没有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否则中国怎么可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又怎么可能相互派数万、数十万的留学生?

再说,频频出现的地区热点,以近期为例,乌克兰危机也好,中东乱局也罢,并非出自中美关系的“固有矛盾”。相反,正是由于中美协力并与他国合作,才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伊朗核问题,且不断商讨应对朝核问题的办法。至于美国在南海制造事端,给中国施压,也只能说是人为的现行政策产物。

搬用老黄历,无异于自设陷阱。正是避免重蹈“修昔底德陷阱”覆辙,中方诚恳地一再呼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曰中美结构性矛盾不可调和论。所谓结构性矛盾,说白了,最突出的无非是社会制度差异。这个问题历史早已做出答案。二战期间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共同对付德意日法西斯,二战结束70年来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而骚乱却常常出现在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

美国不喜欢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超过自己。这是顽固奉行霸权主义使然。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美国并不构成直接威胁。中国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哪一点与美国的利益相冲突?中国处理国家关系,从60年前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进一步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又有哪一点是美国不能接受的?

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国情所决定,是中国人民所选择。中国的成就再显著,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并不存在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所谓“北京共识”。有人说,美国对“中国模式”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保守心理作祟,即对美国式自由主义的偏执信仰,而其实很多年前就已有美国国内学者提出应该对这种“专横强制的自由主义”进行反思了。这个说法符合实际。

至于有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分歧与矛盾目前已扩展到了太空、电子、网络等非传统领域。这些属于非战略层面的问题,需要在有效合作中加以协调管控。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不足为信。

三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虚拟论。其实,构建这样的平等互利关系,乃是彼此的需要,只不过由中国领导人倡导罢了。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这些是正常国家关系最起码的标准,美国无任何理由公开拒绝。经过多年磨合,美国领导人口头上的认同点逐渐有所增多,但其诚意仍值得怀疑。

中美两国之间当然存在诸多差别,例如通常说的价值观不同,民族信念不同,世界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但这不应该妨碍双方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更重要的方面合作。

有人认为,妨碍新型关系的困难在于中美这样一对战略性关系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战略基础的缺失和战略定位的模糊而造成的”,即我们今天经常谈论的“信任赤字”问题。这可能是主因,但应说清楚,缺乏信任的是美国方面,不能“各打50大板”。

有人认为,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双方尚未形成成熟的相互让渡的利益观。同样应该说,问题主要出在美国。美国久居“领导地位”,从未形成照顾他国利益的习惯。而中国提出“相互照顾各自核心利益”,往往被美国误解或猜疑。

据报道,美国学界有人认为过去几年中美间出现了一些严肃的问题。一是中国缺乏透明性。二是中国对周边邻国所显示出的越来越强硬的姿态,而这些国家很多都是美国的盟国。由于中国的不透明性,使得美国及其盟友越来越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三是很多中国国有的媒体也不是很透明,对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帮助。姑不论这类人的立场如何,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多少从侧面给我们提供了应如何加以应对的启示。

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民意非常重要。据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2015年6月2日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面对和平发展的中国,67%的美国民众主张与中国进行“友好合作和接触”,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中持这一主张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78%。相反,只有29%的美国民众主张应主动“制约”中国实力的增长,在民主党、共和党领袖中,这一比例则分别下降到22%和25%。应该说,从中可以看到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有利因素。

四曰中美围绕亚太地区领导权争夺论。美国在亚太拥有领导权,这在美国政界人士眼里似乎是无可非议、动摇不得的。美国有些人甚至对中国提出亚洲安全观、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都感到紧张不安。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演讲时扬言美国领导世界一百年。所谓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战略再平衡,无非是出于这种考量。

有人说,现在亚太国家发明了一种二元结构或者双轨结构,就是经济靠中国(中国几乎是每个东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安全靠美国。的确,一些国家讲究实惠,“脚踏两只船”。美国生怕在潜移默化中丢掉亚太领导权,作为一招,蓄意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与王毅外长会晤时地表示,华盛顿相信外交途径可以解决南海争议。此说恐多为外交辞令。英国加入亚投行,带动其他的国家纷纷加入,惹得美国很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在跟美国缩小差距,其他国家跟美国的差距都在拉大,所以想让中美关系能有实质性改善,是做不到的。还认为,鉴于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担忧,在未来十年期内中美发生试探性军事摩擦的可能性高于朝鲜战争以来的任何时期。这个评估足以引起警惕,且要竭力避免,但看来也是反应了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行性过于信心不足。

五曰朝鲜核试挑起中美分歧论。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一贯基于三点:其一,确保朝鲜作为主权国家的安全与正常发展;其二,朝鲜半岛必须也只能无核化;其三,分歧应该也只能借助六方会谈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后两点中国与美国是一致的。正因为美国不接受第一点,导致朝核问题复杂化。朝核问题的症结在于朝美关系。

有人说,目前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被放大了,形成一种朝鲜核试直接挑起了中美矛盾的观感。中美之间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面大于分歧面,例如最近中美两国再次就扩大对朝制裁的方案达成一致。

六曰中国四面出击咄咄逼人论。当今中国外交呈积极进取态势,是有能力、有信心的表现。国外有人攻击中国外交“咄咄逼人”,居然也有中国专家以“四面出击”为题来形容中国外交!所谓“出击”,无非是攻击、打击的意思,且有四面树敌的暗示,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中国外交,很不恰当。中国外交的每一举措,都紧紧围绕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增强合作、谋求共赢,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身份。

有人说,我们从2013年提出了一个“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是韬光养晦执行不下去了,我们才讲只能是奋发有为。如此这般解释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的关系,实在匪夷所思。

七曰为对付美国中国必须结盟论。不结盟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政策,并非权宜之际。依据的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观,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有人一再鼓吹应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付美国。这不是国策,而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外国则有人鼓吹“亚洲减一”和“隐形同盟”对付中国,也不过是蛊惑人心的把戏。

八曰中国陷入亚太困局和孤独大国论。这与中美亚太争夺论相矛盾。既然足以与美国争夺,何来困局与孤独?既然陷于困局与孤独,何能与美国争夺?

中国并未出现有人所期待的困局和孤独。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不仅安然度过,而且如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有人企图利用TPP束缚中国的手脚。TPP12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40%,但成员国的贸易总量只占全球的25%。常识是,只要中国新产生的经济量和贸易机会在世界范围内表现突出,TPP定难以回避某种方式向中国的需求和影响靠拢。

有人指出,一个自信、锲而不舍的中国遭遇一个不自信、焦躁易怒的美国,致使中美关系难题增多。此说发人深思。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